[公选王遴选网导语]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不愿为、不思为、不想为、不善为等“为官不为”问题,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公信力,更严重侵蚀了干部队伍战斗力,阻碍了改革开放进程,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这个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把情况搞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把对策想明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我们必须从加强队伍建设、改进考核机制、突出正面激励、转换治理方式方面下功夫,切实解决“为官不为”难题。
1.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解决“不愿为”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的崛起增添了新动力。在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下,一些习惯了当官做老爷、习惯了阿谀奉承、习惯了只拿荣誉不干事的干部,面对“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强大号召深感不适,错误的在思想上行动上把“干事”与“干净”对立起来,害怕引火烧身,不愿干事创业,难有积极作为。必须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在干部队伍中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思想矫正、教育引导等方式,真正从思想上引导干部克服惰性思想、增强宗旨意识,根治干部“不愿为”难题。
2.健全完善奖优罚劣考核机制,解决“不思为”难题。一方面,一些干部将“等价交换”原则移花接木,错误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成一种利益交换的资本,却又碍于党中央持续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在不敢权力寻租的同时,干脆把权利搁置,同时也把责任搁置了。另一方面,由于干部考核机制比较粗放,部分考核指标已难以体现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性,同时考核结果运用也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不强。必须针对干部考核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善考核办法,健全考核机制,改进考核方式,倒逼干部不得不为,解决“不思为”难题。
3.持续强化干部队伍正向激励,解决“不想为”难题。“不想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面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一些干部做事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来干,失败之后会有重罚,而成功之后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和荣誉,直接削弱了各级干部想干事的激情。因此,在加强规范约束干部队伍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对那些干实事的干部给予奖励。激励的方式应该多元化,并不局限于物质激励,还应大力引进荣誉激励、晋升激励、容错激励等,鲜明实绩用人导向、完善职业保障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从正面激励干部想有作为,解决“不想为”难题。
4.积极转换政府管理治理方式,解决“不善为”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出谋划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责任担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这些成果的实现与各级政府的积极作为是分不开的。但是,时代在发展,一些过去认为好的东西,如今已成了我们的牵绊,一些过去好的治理管理方式,放到今天却不适宜。比如,以GDP为主导的政绩观就不适宜当今的发展。必须改进政绩评价标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转变治理方式,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考核评价中端正干部政绩观、权利观、事业观,解决“不善为”难题。
【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