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大报告中,将“美丽”纳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多次提出要建立“美丽中国”, 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这意味着是把‘五位一体’中生态建设方面的目标,也纳入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之中,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它:第一个字叫‘高’,第二个字 ‘重’,第三个字 ‘远’。所谓‘高’这是一个高层的战略,高端的战略,或者叫顶级战略;所谓 ‘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重要的战略;所谓‘远’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要持续千年的战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思想的深化和理念的升华。第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就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我们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过程当中都要准确地把握,都要把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二个亮点,我们既要生产更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就说我们这个现代化是和生态文明相联系的,是相统一的,所以我们现代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
第三个亮点,就是还自然于宁静、和谐、美丽,这句富有诗意的一种表述,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的责任担当,历史使命,它的思想是非常深邃的。”
王毅说:“从我的理解,美丽中国的核心就是要提升我们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包括大气,包括水,包括土壤,包括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整体的提升。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我们美丽中国目标,实际上是一个加速的过程,意味着我们在未来十几年这个时间里头更大的力度,更多的投入,更多地去关注环境问题,更多地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够按时,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要实现美丽中国,并不容易,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是要解决所有人对于绿色发展的观念转变问题。
杨伟民说:“落实的关键在哪里呢,在于思想观念的真正转变,真正转到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一些理念上来。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如果思想上的雾霾不除,大气当中雾霾是不可能根除的。”
在十九大报告中,绿色这个词不仅仅出现在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一章节中,还出现在了其他领域章节当中,这也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而是要和其他的发展理念交织融合。绿色并不制约发展,反而可以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大数据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业态,内生动力是科技创新,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无污染。
二是体制制度的完善以及政策的实施落地。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是近几年国家为了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提出的一项制度。过去的五年内,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40多项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多个需要完善的制度,如信用评价制度、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严惩重罚制度、天然林保护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耕地等休养生息制度、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等等。
如何保障这些制度能够更好地落地执行呢?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