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遴选考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为中国经济迈向更高形态指明了方向,更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跨越转型的重要关口,大力推动中国品牌做大做强、突破升级,对顺利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大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过去几年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中央与地方紧密配合,政府与企业共同发力,中国品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大批中国品牌撕掉了大而不强、价廉质低的标签,突破了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的枷锁,向世界重塑了中国质量的信心,打造了中国创造的名牌,赢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尊重和认同。
品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必须积尺寸之功,聚众人之智,集社会之力。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品牌建设更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筑牢品牌发展的基石,夯实产品质量,以品牌升级撬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人们对消费期待逐渐从过去的“价优者得”转变为如今的“质优者得”,甚至“品牌优者得”。品质的高低、品牌的强弱深刻影响着消费的选择。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供给侧改革的主力军,一方面要勇于担当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者,加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掌握世界前沿核心科技,实现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应用,赢得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先机;另一方面要践行工匠精神,培育工匠文化,不断打磨品牌升级质量,为品牌成长固本强基,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实现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时代使命。
二是重视品质消费,以品牌价值提升拉动消费升级。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意味着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从满足温饱转变为追求品质。需求升级带动价值创造,价值创造引领需求升级。加强中国品牌建设,能够拉动经济增长越过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转型升级的门槛,提升供给质量,释放消费潜力,激活市场活力,开拓未来蓝海,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更充分、更平衡,走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时代。
三是丰富品牌建设的内涵,培育具有强大包容性和中国特色的品牌文化,树立品牌自信。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经验智慧,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呈现新的内涵。中国的企业和品牌要想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困境,点亮自我特色,就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品牌注入差异化的品牌性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善于从中华优秀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提炼精华、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文化,让中国品牌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同时,也使得中华文化借助中国品牌,成为走向世界的新载体、新符号,向世界展现充满自信、朝气和魄力的中国形象。
四是善于运用媒体,加强传播纽带作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酒香也怕巷子深。再优秀的品牌,如果没有传播助力,也只能门庭冷落、自说自话。媒体是传播中国品牌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展现中国品牌形象的镜头,传递中国品牌声音的话筒,书写中国品牌故事的笔墨。中国品牌应加强与媒体合作,借力媒体方阵,以内容为核心,以消费为驱动,针对不同人群画像,在不同渠道打造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传播产品。在国内和国外同时发声,立体展现,推动传播有效落地,促进中国品牌向世界舞台中央持续迈进。
人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品牌论坛,既是切实落实中央关于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勇担历史责任的媒体担当,以权威公信的媒体平台、交流平台、智力平台助力中国品牌加速发展。希望大家充分发挥论坛的平台作用,积极建言,畅所欲言,推动中国品牌在新时代实现新飞跃。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