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6日上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学前教育这块“短板”如何补齐?
陈宝生指出:
一是实施好第三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确保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毛入园率达到85%;
二是制定一个新时代既符合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又能较好适应幼儿教育需求的发展规划;
三是继续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挂牌监管,督导各级各类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
四是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
五是综合治理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
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努力提高幼师、保教人员的待遇;
七是立法,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起草学前教育法。”
●中小学生“减负”怎样才能真正实现?
陈宝生说:
一是从学校教学减负,主要是加强科学管理,把减负的任务落实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是校外减负,主要是规范教育秩序,治理整顿超前教、超前学、违规办学、无资质办学的各类培训机构;
三是考试评价减负,要改变评价方式,完善学业考试办法,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不允许以分数高低对学生排名;
四是老师教学减负,老师要按照大纲足额授课,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甚至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培训;
五是家长和社会减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
●优质教育资源是否会集中向“双一流”高校倾斜?
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非均衡发展战略工程,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增强中国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不少国家都有类似计划;“双一流”是开放的、动态的、持续激励的计划,各个学校都可以积极发展培育,具备条件就能进入“双一流”;在资源配置方面,现在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是1万多亿元人民币,“双一流”建设仅占其中的2%多一点,不会影响中西部高校的发展。
●如何加强高校的思政工作?
陈宝生说,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政观,不能把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割裂开来,不能让思政课脱离学生具体的成长环境和过程,也不能让思政课脱离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过程、育人实践。
2018年要出台一项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不断充实思政工作的优秀教师;举办全国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展示交流大会;对所有思政课老师进行一次专题轮训;啃下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等一批“硬骨头”;要建设一批思政课发展创新研发中心、培训研修中心等。
更多遴选考试时政热点、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考点,可以学习网站遴选真题栏目、遴选核心考点栏目、策论范文栏目、案例分析等栏目,最全、最新的遴选考点、最权威、最专业的真题解析都在公选王遴选网。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