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我们要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强大合力,以足够的历史耐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朝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确保农村改革发展健康推进。“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在方向上不能出现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处理好城乡关系及农村内部的生产关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险滩暗礁,要树立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防患于未然。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农村改革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一时拿不准看不清的做法,要先行试点,进行全面评估。看准了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措施,要积极推动集成、扩面与推广,但不能急于求成。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确保现实问题得到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在一些地方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过去的经验教训表明,粮食生产一旦放松就会滑坡,农业农村工作一旦松懈形势就会逆转,并且长时间都缓不过劲来。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面临着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多、农村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须现代化等一系列带有长期性、复杂性的问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担当责任,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将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幸福美丽新家园,让发展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是坚持量力而行,确保成效实实在在。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公共财政要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更大力度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吊高胃口,更不能为了追求短期政绩,乱开“空头支票”。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要脚踏实地多“雪中送炭”,谨防浮躁之气,千万不能搞成运动战、突击战。
四是注重顶层设计,确保任务实施科学有序。“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只有做好顶层设计,谋定而后动,才能有序推进。各地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做好自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好工程、计划和行动,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指导性,发挥好规划的引领功能。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不搞统一模式。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一般村庄、城郊村庄、特色村庄、搬迁撤并村庄等内在差异,因村制宜确定发展方向,不搞一刀切。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更多遴选考试时政热点、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考点,可以学习网站遴选真题栏目、遴选核心考点栏目、策论范文栏目、案例分析等栏目,最全、最新的遴选考点、最权威、最专业的真题解析都在公选王遴选网。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