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21政研室遴选考点】从“两个相结合”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21-08-05 阅读: 1829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跟着公选王遴选网一起来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论述,从理论高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实现“两个相结合”的理论自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两个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史的经验总结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坚持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个“行”体现在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之中,而这一历程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不断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这种结合并非一帆风顺。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付出了惨痛代价。1930年,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938年毛泽东又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调查研究,分析中国国情,科学认识中国革命形势,走出了一条创建工农武装,开展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经历了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较为严重的挫折,走了一段超越阶段、脱离实际、跨越发展的弯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脱离了中国实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不动摇,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进行科学谋划、推动发展,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作出新的理论创造,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创造性升华。

百年党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论在哪个历史阶段,都能够根据时代需要,充分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动力。马克思主义因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更具有“中国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汲取马克思主义而更具有“时代性”,正是在这种双向融合中,才创造性地发展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主张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坚持古为今用,创造性地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毛泽东还根据唯物史观,对中国传统“民为邦本”的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著名论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命题进行了认识论上的创造性诠释,使其具有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继承了古代“小康”思想的精华并予以新的内涵,将其界定为中国式的现代化。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首次将“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写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纲领。胡锦涛赋予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时代内涵,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家园出发,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智慧,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特别注重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作用,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化建设、革命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开拓了中华文明现代化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这说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与真理性为近代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也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扎根中国大地、为中国人民接受和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基础。

“两个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明确提出“两个相结合”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两个相结合”的新表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和方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941年,毛泽东第一次详细阐释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被进一步拓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内涵不断丰富、层次更加清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相结合”,最根本的还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所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同时,我们也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和精神血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意味着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从治国理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逐步建立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脉的思想体系。“两个相结合”的提出实质上包含着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正确认识和定位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把握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实现结合。

总之,“两个相结合”是在新的时代环境和国际形势下,站在新的理论高度,以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从实践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觉。一个国家和民族必然受到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影响当今人民生活的精神因素以潜在的和隐形的方式发挥作用,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元素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恰恰是这一规律性认识的实践表现。这种理论自觉归功于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归功于伟大、勇敢和勤劳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开创出的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新局面。其理论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客观规律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具有亲和性,特别是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与实践当中,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

增强实现“两个相结合”的理论自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相结合”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自觉和文化上的自信。强调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充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融合,是同所处时代的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强调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充分注意到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续,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思想和历史的结合,注重传统的中国文化对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学习贯彻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定位和时代要求,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更需要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

理论自觉包含着对自身理论优势的自知之明和自信心,也包含着对其发展历程与未来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因而可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理论自觉意味着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意味着自觉地系统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何以能“行”。过去百年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开启新的征程更要坚信马克思主义“行”,通过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和一直都“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它被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进程所证明,在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在于它自身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的真理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在新的实践中同新时代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实践的行动指南,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重要意涵。如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现在我们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加深对政党与国家、民主与法治、政府与市场等重大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上的思考与运用。

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需要把它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独特的精神标识、民族力量的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滋养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要紧密把握新的时代条件,立足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领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层内涵,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领域的要素,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形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应该积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去实现“两个相结合”,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2021民政遴选考点】 詹成付署名文章:《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1政研室遴选考点】习近平思想学习⑯:如何理解要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021政研室遴选考点】习近平思想学习①: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21政研室遴选考点】习近平思想学习(28):如何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下一篇: 【2021气象遴选考点】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气象保障工作,有这些要点!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