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某地搞扶贫,给一贫困村提供了120头母羊,还派技术人员下乡,提供饲养管理、专业防疫、母羊配种等技术服务,农户们却不买账。他们嘀咕说,前些年,政府出资修建了统一制式的新房子,但没有羊圈的位置,羊在哪儿养?村子周围全是戈壁荒滩,没有草也没有水,怎么放羊?出村的交通也不便利,养成的羊、剪下的毛,怎么运出去?即使运出去,运费成本高,肯定要贴进卖价里,高价羊,会有人买吗?结果120头“扶贫羊”,被村民吃剩了不到60头。
材料二:媒体报道了西部扶贫开发重点县某行政村群众因病、因孤致贫的问题,县领导邀请该媒体再访贫困村,3辆县政府的中巴车载着20多人,浩浩荡荡进了村。令该媒体记者惊奇的是:患脑血栓、风湿性关节炎而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竟“神奇”地站了起来,还换上了崭新睡衣;有的贫困户家原本蛛网密布,便壶、药盒到处乱丢,屋里臭气难闻,现在垃圾被打扫干净,房间也被归置整齐……随后召开的扶贫现场会上,该县农业、扶贫、交通、民政、社保等部门领导纷纷表态,一定集中资源,加大扶持;县领导当场拍板,将这个村定为自己扶贫联系点,要求“一年有变化、两年出成效、三年要‘摘帽’”。
某扶贫办干部直言不讳地说:“领导干部下乡搞扶贫调研,预先准备、提前收拾在一些地方成了惯例:扶贫效果好的村社是‘盆景’,各级领导、各个单位都扎堆去。发展滞后的村社,如果领导要去,也得提前‘装扮’一下。不然发展了这么多年,还这么穷,干部脸上挂不住。”
材料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是贵州省唯一一个地跨月亮山、雷公山的县份,苗、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据初步统计,2014年这个县地处高寒月亮山区“吃低保”的人口约占三分之一。
“上山似登天,下山到溪边,两山能对话,走路大半天。”这是加退村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该村220多户人家全是苗族,全部散居在大山梁上,世世代代靠天吃饭,以传统种植为生,四口之家1年能有3000元收入就不错了。“这里的群众,没技术、没文化,即使出去打工也语言不通,只能干些没技术含量的体力活,很难赚到钱。有的人家,操劳一辈子能在寨子里修起一栋房子,就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问题: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