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项目受挫成为6月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关注焦点。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73亿吨,如果堆在一起,可以堆出500多座百层高楼。北京每天产生的垃圾如果用2.5吨的卡车装载,能从天安门一直排到河北廊坊;上海每半个月的垃圾量能堆出一座88层的金茂大厦;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打比方说:“广州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8万吨,两天不处理,垃圾将堆到香港。”但是城市周边已无垃圾“葬身”之地,而垃圾焚烧项目又屡遭抵制,地方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今年5月10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及附近地区人员因反对垃圾焚烧项目选址,发生群体性事件,封堵省道和杭徽高速公路,一度造成交通中断,多人受伤。事发后,余杭官方表态,在没有履行完法定程序和征得大家理解支持的情况下,垃圾焚烧项目一定不开工。杭州市常务副市长徐立毅也表示,全程确保群众知情权,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成能求取最大公约数的项目。
近年来因垃圾焚烧等事件引发了多起群体性事件。专家介绍,对于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经济发达的城市,垃圾处理应优先考虑焚烧。同样的处理量,垃圾焚烧用地仅是垃圾填埋的1/20左右。更重要的是,一般垃圾在填埋场中分解需要10至30年,而只要垃圾的熔点低于850摄氏度,2小时左右就可焚烧处理完毕。同时国家关于垃圾焚烧污染排放的国家标准也在完善,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垃圾焚烧厂排放的二噁英为0.1ngTEQ/m³(即每立方米烟气中二噁英含量小于1000亿分之一克),与欧盟2000制定的排放标准相同。
经过多年的科普,公众在认同“技术无害”的同时,仍在担心监管有漏洞。“不要言必称垃圾焚烧在日本、德国如何如何,人家的监管体制那么完备,人员素质那么高,我们能做到吗?”在某市城管委固废管理中心负责人看来,“邻避问题”不是个人素质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看法的体现。“你说没污染,很多居民是同意的,但是(建垃圾焚烧厂后)他种的茶叶就会被采购商压价,他的房价就会比别人低。这些反对垃圾焚烧项目的居民不是没素质,而是他有实际利益的牺牲。”
问题:请你分析当前我国出现“邻避效应”的原因。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