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女排精神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最好诠释,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女排精神是2016年遴选考试的一大热点,各位准备参加2016年遴选公务员考试的朋友需留意。>>>【遴选考试讲话稿范文】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1.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依靠团队协作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五连冠”的传奇。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队员在赛场上能相互弥补、相互包容、相互信任。即使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也不会因为队友的失误而指责,她们给予对方的是微笑和鼓励,想着如何打好每一个球,想着“把这盘拼图给拼好”,于是成功共度难关。正所谓“同心山成玉 协力土变金”,正是这种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激发起女排姑娘们的巨大潜能和斗志。她们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攻坚克难,背水一战,取得了令世人折服的骄人成绩。诚如女排队员魏秋月所说:“我们靠的是团队力量,不管场上还是场下,大家拧成一股绳。”郎平更明确指出:女排队员“极富团队合作精神”,“女排精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
2.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爱国主义已成为凝聚所有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981年,中国女排经过激烈争夺,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里约奥运会,女排姑娘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不仅要战胜强大的对手,而且要战胜伤病这一最大的敌人。她们的腿上、胳膊、手指都缠着纱布等护具,个个都“伤痕累累”。这种不顾伤病、舍身忘我的强大动力源于“给祖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爱国精神,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
3.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小组赛阶段,以2胜3负位列小组第四名。勉强晋级八强,且在实力、经验上的确没有优势,但女排姑娘们“面对困难顶着头”,最终靠顽强拼搏,冲出“死亡之组”,创造了时隔12年后再次夺得奥运冠军的奇迹。诚如郎平所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没错,中国女排可以被打败,但从未被打倒,这是浸透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自强不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2016公选遴选笔试面试热点】“顶住”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4.不囿成规的创新精神
中国女排的成长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诚邀当时拥有“魔鬼教练”之称的日本教练大松博文三次来华,运用“魔鬼训练法”训练中国女排。1976年,袁伟民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后,他把欧美式的高举强攻和亚洲式的快速多变结合起来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打法,终于登上了世界排坛的高峰。2013年,拥有美国等多国排球队执教经验的郎平再次出任身处逆境的中国女排主教练,她聘请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体能教练、康复师等,将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打造“中西”复合型团队;将“大国家队”理念首次带入中国女排,大胆起用新人。正是郎平的大胆改革创新,才使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女排队伍在里约奥运会上,以舍我其谁的精气神,出其不意,再创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之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