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17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用典(8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6-12-08 阅读: 4445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中多处引经据典,比如,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要求领导干部敬民爱民,落实民生小事;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警示领导干部要做到喜不忘忧,未雨绸缪;以“为官避事平生耻”勉励领导干部勤勉任事,敢做敢当……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公选王遴选网提醒大家,这些典故经常以写作题的形式出现在遴选考试中,需读懂并加以运用。

回顾上期>>>2017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习近平用典(8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习大大的话:

为政者需要学与思,古人早就有箴言。《论语》写道,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常人只重“学而优则仕”这后半句,并以此激励自己刻苦读书,希望来日出人头地。为政者则要看重前半句,善学善思,善作善成,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摘自习近平《之江新语·为政者需要学与思》,作于20061211

【出自】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东周·孔子《论语·子张》

【释义】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大意是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孔子认为士人和君子做两件事:一是做官,二是做学问。而且,最好是两件事都做,即“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虽然是子夏说的,却很能代表孔子的意思,因为这就是孔子的理想──在读书与做官之间游刃有余。过去,人们常常把“学而优则仕”理解为书读得好,就能做官,或就去做官,这是不对的。因为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仕而优则学”。如果“学而优则仕”是“书读得好就做官”,那“仕而优则学”是什么意思?是“官做得好就读书”吗?显然不通。其实,这里的“优”,不是“优秀”,而是“优裕”,即“有余”或“富余”。也就是说,做官而有余力,就治学;治学而有余力,就做官。一边做官,一边做学问,两边都不耽误。

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领导干部更应当加强学习,才能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首先,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就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其次,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现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要认清科学发展大势、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统领科学发展全局、创造科学发展业绩,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读书学习。再次,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也是必然要求。

习近平引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旨在希望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善学善思,善作善成,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更多精彩请看>>>【2016公务员遴选考试必看复习资料】习近平用典大汇总(附典故解析)

公选王官方二维码.jpg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17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用典(8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下一篇: 【2017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用典(87)——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