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取,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事实证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只有领导干部从谏如流、为说真话者撑腰,才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直言,进而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为什么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取?
从根本上说,这是实施正确领导和决策的需要。任何领导者要实现领导目的,都必须保证决策正确。正确的决策来自对各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对形势的正确判断,而这些一般不是领导者个人所能做到的。正如古人所说,一人之耳目有限、思虑难周,非集思广益,难以求治。这就要求领导者全面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特别是正直之言。正直之言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能够帮助领导者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防止由于“报喜不报忧”而造成的情况不明、信息失真等问题,进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兼听则明”是实施正确领导的基础。如果只听少数人之言、顺耳之言,而听不到或不愿听正直之言、逆耳之言,做不到“兼听”,领导者就不可能“明”,就难以作出正确决策。
怎样才能听到真话和正直之言呢?
应当看到,从谏如流与敢于直言、听真话与说真话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说真话的“指挥棒”握在听真话者手中。唐官裴矩,旧为隋臣。隋炀帝喜欢恭维,他就溜须拍马。唐太宗爱听真话,他就面折廷争。司马光评价说,裴矩“非其性之有变也”,而是“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者有听逆耳忠言的胸襟与肚量,闻过则喜、闻颂则忧,人们就会越来越习惯于说真话。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同志下基层调研农民对公社食堂的看法。当时“浮夸风”盛行,地方搞“安排”,农民有顾虑,调研最初并不成功。为了听到真话,周恩来同志挤出4天时间走家串户,与群众同吃同住,终于让群众说出了掏心窝儿的话。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坚持以听真话、听心里话为目标,积极创造听真话的条件,为说真话者撑腰,就一定能够听到真实的声音,也一定能够扭转不说真话的风气。纵览中国古代盛衰兴替的历史,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往往是良政善治的开端;壅蔽言路、闭目塞听,常常是政治衰败的前兆。下级对上级的批评是为了纠正上级的缺点和错误,对领导干部改进工作、完善自身是有益无害的。英国哲人培根也说过,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这实在是福气和造化。
虽然各种意见未必都有道理,但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善待批评意见,从积极的方面理解群众心情,从中听到问题、读懂民意。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自己的示范行动引导党员、干部打消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的思想顾虑,对于各种批评意见应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营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氛围。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见,领导干部只有从谏如流、为说真话者撑腰,才能做到“兼听则明”、作出科学决策;只有乐于和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学习:
更多遴选考试时政热点考点,可以学习网站遴选真题栏目、遴选核心考点栏目、策论范文等栏目,最全、的遴选考点都在公选王遴选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