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22遴选面试社会热点关注】高考复读十几年,是否该被列为“失信考生”?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21-11-24 阅读: 2266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应该明确,有些权利不可被轻易触碰,对公民的泛道德化评价不可轻易施加,这些价值认知才是完善公共政策的前提。

【事件】

前段时间,一部纪录片让广西一位复读12年的考生唐尚珺火了。唐尚珺今年已经33岁,参加过13次高考,期间考上过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学校,但因为只想去清华,所以一一放弃。

如今,有人建议对唐尚珺这种行为进行“处理”。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广西领导留言,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考录取未报到的失信考生处理”,如果录取了但未就学,措施包括下年高考总分减10分,填报志愿缩减;次年若录取,取消在校期间市级以上评奖评优资格;甚至建议该规定适用研究生。目前广西考试院已回复,“充分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益”。

【评价】

扣分、取消评奖、扩展到研究生,不难看出建议里对录取未报到考生的“恨意”,也带着一股“杀伐果断”的狠戾。有意思的是,近些年失信措施在一些地方被滥用、泛化,舆论不乏批评,但网民也开始自觉地祭出类似手段,并且毫不手软。

但应该明白的一点是,高考作为受教育权的一种形态,是守法公民的天然权利,而非特权,所以不可被剥夺,也不可被限制,这是讨论问题的基础。

所以扣分、不让评奖一类信手拈来的惩戒措施,出于网民之口当然可以,但要落到现实政策里,就无法嵌合基本的法理基础。类似措施观感上的“凶相”,也正因为这和高考的存在逻辑是冲突的,高考是普惠的、天然的、毋庸置疑的,而非可以扭曲的、区别的、设前提条件的。

公允地说,录取而不读,确实“招人恨”,尤其是对于考不上这些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客观上也会造成名额被浪费,影响招生工作。但根本上说,这依然是考生的自由,相当于投票中的弃权,不能说因为会有废票,所以弃权都是不允许的。

对于考生来说,这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可能他要重新经历一次复读的痛楚,错过一次宝贵的机会,“虚度”数年光阴。所以录取而不读,并非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考生的选择和所付代价是相等的。当然,对于招考单位和学校来说,也会造成无谓的消耗。但不无矫情地说,这是“自由的代价”,因为要保障选择的自由,所以没法计划得天衣无缝。

目前确实已经有少数地方出台了所谓“失信考生”的政策,但在舆论场上不是没有争议。归根结底,分数是考生自己考出来的,被学校录取是自己争取来的,个体选择权是社会应当保障的高层次价值。如果是出于节约教育资源和行政资源的功能性目的,那么也应当从行政逻辑入手,进行招考制度的改革,而非动辄给考生扣上一个“失信”的帽子,挤压个体权利。

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屡屡出现录取而不读的情况,很大原因在于集中录取、集中调配的计划录取方式,让考生、学校都缺乏转圜的余地。增加招考制度的灵活性,完善信息反馈机制,让学生得以“后悔”,高校可以“补救”,这些才是更合理的解决思路。

应该明确,有些权利不可被轻易触碰,对公民的泛道德化评价不可轻易施加,这些价值认知才是完善公共政策的前提。

(来源:新华网)

公选王遴选网精彩推荐:

【2021公务员遴选公文写作热点事件】“白银马拉松事故”追责问责情况通报

【2021遴选面试热点事件关注】秀粉为打投狂倒牛奶?畸形追星该消停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22公务员遴选素材积累】***金句学习(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下一篇: 【2022遴选公务员重要考点学习】人民日报八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