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到共享床铺,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事物被网罗到“共享”范畴内。如今,“共享经济”的风潮已吹进了图书行业。7月16日,曾做过微博“网红”、上过人民日报、当过高考作文题材料的合肥三孝口24小时新华书店,以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身份正式亮相,又一次吸引了舆论的眼球。
在大多数情况下,共享本身即是一种经济行为。对于读者来说,“共享书店”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共享书店”模式引入了图书馆功能,只要缴纳99元押金,读者便可享受10天内免费借阅服务,完成相关阅读任务还有机会得到“阅读奖学金”。如此一来,“共享书店”将有效地为读者减少阅读成本、降低阅读门槛、激发阅读兴趣,从而让更多的人便捷地读到自己想读的书,也让更多的好书被更多的人读到。
也许有人说,“共享书店”的借阅模式与传统图书馆类似,并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其实不然。跟“共享书店”比起来,很多图书馆在藏书数量、更新速度、阅读环境上都望尘莫及。并且,“共享书店”跟市场上的其他共享项目一样,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可能在短时间内遍地开花,能有效弥补图书馆因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广而难以满足阅读需求的问题。再者,“共享书店”之所以敢对公共图书馆发出挑战,正是因其切中了读者的需求痛点,能给读者创造更多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书店服务人员从过去的销售身份变身为用户的专属阅读顾问,借助智能运作方式与阅读大数据的积累,实现人与人之间、书店与读者之间、出版与发行之间的信息共享,给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的阅读服务,还可通过共享模式的社交功能增加读者之间的交流,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需求和情感需求,真正做到创造价值、分享价值。
当然,书店进军“共享”市场,进场并不必然意味着成功。搞活“共享书店”,必须要算好两笔账。
首先,要算好经济效益账。从卖书到借书,书店经营模式的改变是颠覆性的。书店不卖书靠什么盈利?靠那点随时可退的押金肯定不行。钱从哪儿挣?借阅的人多了,书店的流量自然会大涨,读者的买书需求在绝对量上可能并不必然会减少。即便卖书这一块减少了,只要书店的服务质量确实好,读者与书店的黏性将大大增加。在高频、深度的互动中,只要合理营造书店多元化的经营业态,充分挖掘延伸线下活动,书店无论是在品牌塑造还是经济收益上,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要算好社会效益账。“共享书店”到底能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还有待市场检验,但其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却是立竿见影的。在网络时代,纸质阅读日渐式微,“共享书店”提供的便捷免费借阅服务及其相关增值服务,能够把不少人的目光从手机、电脑上拉回到书本上。把满足共享需求的配套服务都做好了,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人们的阅读热情,不仅有可能拯救一个行业,也可以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
借助共享经济力量,搭建图书共享平台,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释放巨大的社会效益,是摆在“共享书店”面前的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是“共享书店”所能预想到的最大机遇。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