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报告全文>>>【2017江苏徐州市直遴选复习资料】2017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周铁根)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徐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转型的攻坚期。
徐州新一轮发展面临着三个非常现实的状况:
一是徐州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如何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
二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徐州的发展是跟随发达地区的脚步走,还是摆脱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在新兴产业、创新型经济发展上追求突破,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绿色、生态、创新发展新路子?
三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生产要素流动重组日趋活跃,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颠覆性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国内部分大城市受高房价等因素影响商业运行成本不断攀高,形成了生产要素的挤出、溢出效应,我们如何抓住机遇,实现生产要素的快速集聚,抢占发展的先机?
对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外部环境、内在条件、阶段特征和动力支撑的新变化,立足优势谋发展,发挥优势求突破,打破产业梯次转移、跟随发展的思维定式,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更高层次上吸纳要素资源、更大范围内汇聚发展能量、更大力度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弯道超越,谱写好徐州发展的崭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示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宜业宜居的民生幸福城市。[公选王遴选网注:全力打造五个城市]
主要预期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达到8000亿元和800亿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济总量在淮海经济区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民生福祉显著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45000元和25000元,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圆满收官,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社区形成医疗、社保、文化、健身、养老等15分钟便民服务圈,城乡居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就业、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强化。研发投入占比达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5%以上,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全国中上水平,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区域性产业研发集聚、产业化发展集聚、创新产业孵化集聚、高层次人才集聚态势基本形成。
——城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中心城市功能、品质、能级显著提升,城市“首位度”显著提高,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发展优势互补、融合互动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提高到68%以上。
——双向开放领域显著拓展。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开放高地。利用外资规模质量全面提高,进出口总额实现翻番,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功能、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全省的地位、在全市的经济份额显著提高。
——人居生态环境显著优化。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取得重大成果,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0%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8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以上,让徐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社会治理能力显著进步。法治政府加快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更加稳定和谐,法治建设满意度、人民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
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研发投入占比力争达2.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确保完成省定任务。
新的一年里,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强产业经济,夯实全面振兴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根本,全力落实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和发展现代农业四大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以产业振兴带动老工业基地“凤凰涅槃”。
(二)聚力创新驱动,构建区域领先、体系健全的创新高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三)聚焦富民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民生为本,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让徐州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提升城市品质,构建富有魅力、宜业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引领,加快城市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让我们的城市有神有魂、有个性有品位、有魅力有活力,实现由“靓丽徐州”到“品质徐州”的提升。
(五)深化改革开放,营造活力迸发、动力强劲的良好氛围。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攻坚和开放转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激发市场活力,在扩大双向开放中集聚发展要素,为全面振兴转型增添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六)加强环境保护,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本着对徐州发展、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全力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环保专项行动,认真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查整改要求,更加自觉、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两减”为突破口,切实减少污染物源头排放。
以“六治”为主抓手,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以“三提升”为着力点,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全面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
紧紧围绕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凝聚力。
注重科学施政,树立干事创业的政府形象。
坚持勤政为民,树立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加强依法行政,树立阳光法治的政府形象。
全面从严治政,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