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19北京市直遴选考点】《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全文)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9-01-07 阅读: 4180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2018年6月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现场公告展正式向公众开放。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2016年—2035年)

2018年12月

北京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抉择,从摊大饼转向在北京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也是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

——2016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重要指示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历史性工程,必须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握好城市定位,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重要指示

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带动中心城

——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

序  言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城市副中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对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对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市组织编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时代,紧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课题,着眼于进一步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不断提升“四个服务”水平;坚持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打造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有序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延伸;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汇聚各方智慧,齐心谋划新时代城市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精细蓝图,努力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配置各类资源要素,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区,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功成不必在我,保持历史耐心,谋定而后动,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重要的一翼。

本规划是指导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规划期限至2035年。

目 录

总 则

第一章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

第一节战略定位 

第二节发展目标 

第三节规模与结构  

第四节空间布局 

第二章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建设新时代和谐宜居典范城区  

第一节完善功能承接体系,提高对中心城区的服务保障能力

第二节营造良好承接环境,推动新时代和谐宜居城区建设 

第三节以新促老、新老融合,让人民群众更有归属感  

第三章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  

第一节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第二节建设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第三节建设文化传承的人文城市

第四节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

第四章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第一节打造国际一流的设施服务环 

第二节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体系

第三节建立绿色低碳和节水节能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第四节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

第五节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  

第六节健全坚韧稳固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七节建设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

第五章推动通州区城乡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第一节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完善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 

第二节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第三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舒朗有致的美丽乡村  

第六章推动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发展,建设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第一节建立统一的规划实施机制

第二节建立功能协同的整体格局

第三节共建协同发展的设施体系

第七章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构建“城市副中心质量”规划建设管理框架,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第二节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策集成与创新

 

 

总则

第1条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建设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载地,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第2条 区位及规划范围

城市副中心位于北京市域东部,长安街东延长线与大运河交汇处,距天安门约25公里,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约20公里,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约60公里,距河北雄安新区约10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历史底蕴深厚。

本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西至与朝阳区之间的规划绿化隔离带,东至规划东部发展带联络线,北至现状潞苑北大街,南至现状京哈高速公路,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13公里,总用地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区覆盖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

第一章 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要着眼于新时代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对北京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各项要求,紧紧围绕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发挥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明确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强空间管控,预留弹性发展空间,努力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作出示范。

第一节 战略定位

城市副中心为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要处理好和中心城区“主”与“副”的关系,促进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与城市副中心承接的紧密对接、良性互动,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处理好和通州区核心与拓展的关系,加强城乡统筹,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提高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处理好和东部各区、廊坊北三县地区激活带动、协同发展的关系,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东部综合服务中心和枢纽,实现以点带面、区域共进;处理好和雄安新区差异化发展的关系,避免同构化,实现一核两翼共同促进首都功能优化提升。

第3条   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坚持生态优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顺应自然,呵护蓝绿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新建区与老城区的包容互促,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坚持绿色发展,科学配置生产、生活、生态资源要素,提高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支点;坚持文化传承,萃取大运河历史文化精髓,注入时代创新活力,集聚城市精神财富,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和谐文明的美丽家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坚持公平共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坚持城乡融合,分区分类引导小城镇功能联动和特色发展,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城市副中心形成“众星拱月”的整体城乡格局,共同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同时加强空间管控,防止贴边蔓延,避免出现城乡结合部管理失控的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创新城镇化实施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一体化,形成功能联动、融合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打造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坚持分工协作,激活带动顺义、平谷、大兴(亦庄)等东部各区联动发展,实现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发展,形成分工有序的网络化城镇体系,提高对首都功能优化的服务保障能力;坚持共管共控,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协调机制,共同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共同建设大尺度生态绿洲,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坚持互惠共赢,有序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助廊坊北三县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携手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第二节 发展目标

第4条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作用全面显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实现,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建成北京新的两翼。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成效卓著,奠定新时代千年之城的坚实基础。

——成为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

——成为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成为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

——成为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

——成为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成为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第三节 规模与结构

落实减量发展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框定总量、限定容量;以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为出发点,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为落脚点,提高质量、留有余量,合理确定人口、用地、建设规模与结构。

第5条 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布局与结构

合理确定人口规模。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就业人口规模控制在70万-75万人,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平方公里以内。到2035年通州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万-205万人以内,就业人口规模控制在115万-120万人。

优化人口布局与结构。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到2035年承接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促进承接人口融入本地生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生育政策变化,提高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提升人口整体素质,吸引年轻人才集聚,为城市副中心注入新生力量,形成与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主导功能相适应的人口布局与结构,让城市副中心成为“留得住人,扎得下根”的地方。

第6条 严格控制用地规模,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设用地总规模(包括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及部分水利设施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按照“先减后增、以减定增、多减少增、增减挂钩”的实施机制,城乡建设用地实施的平均拆占比约1:1。通州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75平方公里左右,平均拆占比约1:0.8。

压缩生产空间规模,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城乡产业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由现状24下降到-17,通州区城乡产业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由现状下降到左右。

适度提高居住及其配套用地比重,改善人居环境。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城乡居住及其配套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由现状提高到-38,城乡职住用地比例由现状1:1.3调整为1:2左右。通州区城乡居住及其配套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由现状提高到左右,城乡职住用地比例由现状1:1调整为1:2左右。

大幅提高生态空间的规模与质量,强化生态底线管控。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生态空间面积达到总面积的,通州区生态空间面积达到总面积的以上。

第7条 合理控制建设总量,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落实疏解承接任务,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规划地上建筑规模控制在1亿平方米以内。

科学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利用。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地下空间建筑规模控制在2000万-2500万平方米以内。

第8条 预留弹性发展空间,提高规划的适应性和空间的包容性

积极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划定战略留白地区,为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预留空间。提高混合用地比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元需要。合理调控供地结构和时序,灵活应对城市发展的动态要求。

实行多层次战略留白。城市副中心预留约9平方公里战略留白地区,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约。拓展区预留约30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白指标,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约。

提高多层级混合利用水平。推动区域层面的功能混合,围绕重点功能区加强产业与居住功能的混合,促进职住就近平衡。推动地块层面的功能兼容,增强城市活力。推动建筑层面的复合利用,实施空间分层供给,提高城市生活的便利度。

第四节 空间布局

第9条 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顺应自然、尊重规律,遵循中华营城理念、北京建城传统、通州地域文脉,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依托大运河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一轴:依托六环路建设功能融合活力地区,形成一条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

多组团: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构建集成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设施服务环,有机串连组团和家园,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第10条  塑造端正大气、古今同辉、人文荟萃的总体城市形象

通州位于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自古为京畿咽喉重镇。坚持大历史观,贯通历史现状未来,明确主副空间秩序,塑造集约紧凑、大疏大密的城市格局,形成长安街东延长线规整有序、端正大气的畿辅门户形象。

重构空间秩序,依托大运河塑造由古及今、古今同辉的城市风貌。围绕燃灯塔强化五河交汇处整体空间景观营造,围绕一带一轴交汇处精心建设市民活力中心,熔古铸今,徐徐展开一幅运河蜿蜒流淌、古城伴水而生、绿心层叠苍翠、空间疏密有致、高度舒缓有序、街巷尺度宜人的美丽画卷。

重塑城市魅力,更加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精心打造好每一个街区、每一栋建筑,不留历史遗憾,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统一,让运河与六环焕发活力,让街道和公园更具魅力,让人们荡舟运河上、漫步森林中,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建设人民生活满意幸福、人文荟萃的理想之城。

第11条  加强空间管控,提升空间品质

科学确定城市空间管控边界及管控分区。加强各类规划空间控制线的充分衔接,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全域管控,对各专项系统的统筹管控,对每一寸土地的精细管控。

确定空间刚性管控边界。划定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河湖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坚持全域管控,推动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两线合一,遏制城市连片蔓延发展。

确定城市品质管控分区。划定建筑高度分区、建设强度分区、建筑风貌分区、城市色彩分区、第五立面分区、公共空间分区,保持城市建筑风格的基调与多元化,加强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管控。

确定一体化管控区。划定从常水位线到建筑退线的滨水一体化管控区、路缘石线到建筑退线的街道一体化管控区、轨道车站地上地下一体化管控区、设施服务环一体化管控区,加强一体化设计、建设、管理,提升城市空间质量水平。

第二章  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建设新时代和谐宜居典范城区

优化提升城市副中心功能,有效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强化“腾笼换鸟”,积极吸纳和集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使城市建设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按照“一带、一轴、多组团”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配套综合服务,营造良好的承接环境。促进新老融合,建设美丽家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新时代和谐宜居典范城区。

第一节 完善功能承接体系,提高对中心城区的服务保障能力

第12条  深化功能定位,明确承接重点

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坚定不移调存量,为承接功能顺利落地创造条件。促进行政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有机结合,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

有序承接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向城市副中心转移,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到2035年承接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

第13条  细化主导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瞄准科技前沿,坚持创新引领,严格产业准入标准,有序引导高端要素集聚。做实转移疏解产业,集中平移中心城区适宜产业资源,做精现有优势产业,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做优新兴战略产业,培育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在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建设市级行政中心。构建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主副分明、运行高效的城市治理新格局。适度引导相关政务功能向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布局,构建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功能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模式。

建设国际化现代商务区。引导京津冀区域性金融机构集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城市副中心设立京津冀区域性总部或一级分支机构,推动京津冀区域基金管理机构、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总部集聚。增强总部经济发展吸引力,加快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建设文化和旅游新窗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善与中心城区相协调的文化和旅游休闲功能布局,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深度融合、彰显京华特色和多元包容的大文化产业。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宋庄、台湖等特色地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主题旅游、原创艺术、演艺娱乐等产业,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引进顶尖职业赛事和俱乐部。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融合发展,与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导功能互为支撑和依托。建立市场化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实施一批前沿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等创新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制定技术领先、标准规范的智慧城市建设和运算标准,推进物联网、计算机、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的广泛应用。

第二节 营造良好承接环境,推动新时代和谐宜居城区建设

第14条  以一带、一轴为统领,组织城市功能布局

打造凸显公共空间魅力的生态文明带。划定长约23公里、面积约41平方公里的大运河沿岸空间管控区。以大运河为骨架,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加强生态建设,统筹两岸公共空间、城市功能、交通组织和滨水景观。沿大运河重点培育运河商务区、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和城市绿心3个重点功能区。大运河两岸组织完整连续的自行车道、跑步道和漫步道,开通以水上旅游观光为主的通航线路,营造充满现代活力、再现历史记忆的滨水公共空间,形成韵味深厚、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带。

打造缝合城市功能的创新发展轴。划定长约14公里、面积约27平方公里的六环路沿线空间管控区。结合现状六环路入地改造建设六环公园,有效织补城市空间,消除现状六环路的割裂影响,引导两侧城市功能互动发展和创新功能集聚,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与重点功能区及相关组团建设充分融合,重点建设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4个重点功能区。依托原六环路面构建以自行车高速路为主的复合慢行体系,建设无人驾驶示范区。形成贯通历史现状未来、功能汇聚、集约高效的创新发展轴。

依托城市绿心建设最具亮点的市民活力中心。在一带一轴交汇处,规划建设面积约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对原东方化工厂地区进行生态治理,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建成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公园,实现森林入城,全面提升生态效应和碳汇能力,在绿树掩映中高水平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亲民性、便利性和实用性,形成森林郁郁葱葱、小径鸟语花香、景观四季分明、空间充满活力、游人流连忘返、群众幸福乐享的市民活力中心。

第15条  以组团、家园为单元,提供均衡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

加强组团差异化引导,实现家园系统化管控。统筹考虑现状条件及发展目标,将12个组团划分为更新改造、城乡统筹、创新示范3种类型,细化分解功能定位、人口规模和建筑规模,制定差异化的公共服务保障策略,统筹调配各组团的职住关系和公共服务。以36个家园为基本单元,传导落实组团的各项刚性管控内容。

完善多层级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宜居便利、均衡发展,建立市民中心-组团中心-家园中心-便民服务点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5-15-30分钟生活圈。强化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鼓励配套服务功能集中设置、混合利用、统筹核算,实现均衡布局,就近满足居民的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需求,实现居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达家园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30分钟可达组团中心及市民中心,享有丰富多元的城市生活服务。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

第三节 以新促老、新老融合,让人民群众更有归属感

第16条  促进新老城区空间、功能、社会深度融合

促进新老城区空间融合。坚持整体协调、系统贯通。强化空间织补,在老城区做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以舒适宜居为标准,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保持老城区的风貌格调,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附属设施,增补小微绿地,推进停车位改造和市政设施扩容,加强公共空间建设,打通堵点、理顺脉络,逐步由街巷整治转向街区更新,让老城区脱胎换骨。在新建区构建品质卓越的公共空间体系,加快推进六环公园、城市绿心等示范项目建设,加强与老城区的系统衔接,实现新老城区水网、绿网、路网内畅外联、互联互通。

促进新老城区功能融合。坚持以新促老、统筹互补。强化新建区主导功能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老城区功能置换、产业升级,为老城区复兴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本地居民就业回归。统筹调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新老城区合拍共鸣、凝聚合力,实现更有创新活力的经济发展,更均衡的职住关系,更平等的公共服务,更宜人的生态环境。

促进新老城区社会融合。坚持公平正义,普惠共享。构建均衡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挖潜老城区存量土地资源,优先补充公共设施短板,加大新建区公共服务对老城区的延伸和辐射力度,实现同管理、同服务。建设以百年老店和通州夜市为主题的特色街区,推动老城区历史文化记忆与新建区现代文化体验全面融合,依托充满活力的组团、家园中心,富有魅力的水岸、公园、街巷、广场,促进邻里交往,形成亲善友爱、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软件建设,推进遗产保护,唤醒历史记忆,传承文化基因,形成文化自觉,激发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实现由地缘相近到人缘相亲,创造城市副中心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第三章 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城市设计,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古与今的关系,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构建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秩序,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展现“绿心环翠承古韵,一支塔影认通州”的新时代城市画卷。

第一节 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大运河是元明清三代南北交通动脉,通州的兴起及发展与运河漕运密不可分。传承运河历史文化,秉承自然生态理念,构建“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安全,重构水与城、水与人的和谐关系。

第17条  建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的亲水城市

活力营水。继承传统水城格局,以大运河为主脉,恢复部分河流历史故道,疏浚治理主要河道,构建树状河网结构,形成约18平方公里水域,贯通约163公里连续滨水岸线,营造约40平方公里滨水空间,划定河湖保护线和滨水一体化管控区,实现常水位线到建筑退线一体化建设管理。

魅力亲水。优化滨水空间功能,将滨水空间划分为生活游憩、商务休闲、旅游观赏、自然郊野、历史文化五种类型,实施分类控制和引导。生态化改造现状混凝土河岸护坡,消除过高堤防的视线阻隔,营造自然宜人的滨水环境,结合岸线特征精心设计河岸两侧建筑高度、体量和布局,形成高低错落、灵动舒朗的滨水界面。改善滨水交通条件,加强桥梁规划设计,建设连续贯通的慢行系统,增加直达河岸通道,提升滨水空间可达性,促进滨水空间回归居民生活。

第18条  建设安全可靠、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

精明理水。借鉴古人“堰”的分水理念,基于自然地势,顺应水系脉络,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合理优化海河流域防洪格局,统筹考虑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建立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安全,稳定常水位,为营造安全有活力的亲水岸线提供条件。完善北运河、潮白河防洪减灾体系,合理划定河湖蓝线,完善多功能生态湿地(蓄涝区)等设施,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防涝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

海绵蓄水。建设自然和谐的海绵城市,尊重自然生态本底,构建河湖水系生态缓冲带,发挥生态空间在雨洪调蓄、雨水径流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综合采用透水铺装、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实现对雨水资源“渗、蓄、滞、净、用、排”的综合管理和利用,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

第二节 建设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总量,构建结构清晰、布局均衡、连续贯通的绿色空间系统,提升绿色空间的便捷性、共享性和舒适性,让居民享受自然,抬眼见绿荫、侧耳闻鸟鸣。

第19条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严守生态安全底线。划定生态控制线,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系统保护、系统修复。构建区域生态网络,保护碳汇空间,提升碳汇能力,到2035年通州区森林覆盖率由现状28提高到40,塑造水韵林海、绿野田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地区。

防止城市副中心与周边地区贴边连片发展。在通州区形成“两带、两楔”的绿色空间结构,在城市副中心西侧与朝阳区之间有条件地区规划预留宽度不小于500米的生态绿带,东侧与廊坊北三县地区之间共建平均宽度不小于3公里的生态绿带,南侧与北侧划定宽度约7公里的生态廊道控制区,共同形成城市副中心外围的环状绿色生态绿带。发挥生态绿带护蓝、增绿、通风、降尘等作用,促进城市副中心与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机衔接。

第20条  健全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体系

构建城市级、社区级两级绿色空间体系。在城市副中心内形成“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总量,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约41平方公里。划定包括公园绿地、生态绿地等在内的绿地系统线,保障绿地有序实施。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

城市级绿色空间生态文明带、创新发展轴、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设施服务环、城市绿心、大型城市公园、河道绿廊和交通绿廊。

社区级绿色空间:社区公园和小微绿地。

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率先在城市绿心实现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森林生境,依托长安街东延长线以及广渠路、观音堂路等景观大道种植高大乔木,实现森林入城。鼓励城市干道设置中央分隔带种植高大乔木,在有条件的隔离带、人行道种植两排乔木,形成连续的林荫路系统,街区道路林荫化。

构建完整连续、蓝绿交织的绿道网络。依托河道绿廊、交通绿廊,建设绿荫密集、连续贯通的干线绿道,有效串连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依托小规模绿色线性空间,构建尺度宜人、慢行舒适的次级绿道,有效串连社区公园与小微绿地。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成绿道约280公里,水岸及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以上。

第21条  提高绿色空间的活力和品质

丰富休闲服务功能。推动绿色空间与体育、文化等城市功能的混合利用,为文体设施建设预留条件,合理规划、加强设计,提升绿色空间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利用绿色空间举办节日庆典、运动赛事、文化表演等公共活动,营造充满活力、引人入胜的绿色空间。

提高生态服务质量。围绕绿色空间,修复本地生物谱系,提高本地动植物种类和多样性,选择以长寿、抗逆、食源、美观为主的乡土树种,营造以乔木为主、树种多元、层次多样、色彩多变的复合稳定的植物群落,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品质。

第三节 建设文化传承的人文城市

担当起塑造新时代城市副中心文化之魂的历史使命,保护并利用好以大运河为核心、多类型文化并存的历史文化资源,构筑全面覆盖、亘古及今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高质量保护利用文物,保护展示文物本体,控制文物周边环境,为公众提供高质量文化交流场所,提升文化品质、激发文化活力,增强文化创新驱动力,充分展现城市副中心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第22条  构建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

完善历史文化整体保护格局。深入挖掘通州历史文化底蕴,以大运河、燕山南麓大道水陆两线串连各类历史文化遗存,构建一河三城、一道多点的整体保护格局。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严格控制历史文化保护重点管控区的建筑高度与建设强度,保障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本体安全,营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环境。健全历史文化保护线的划定机制,逐步扩大管控范围,到2035年历史文化保护重点管控区占城市副中心总面积的比例达到8以上。

一河指贯穿城市副中心南北的大运河;三城指路县故城(西汉)、通州古城(北齐)和张家湾古镇(明嘉靖);一道指东西向燕山南麓大道(历史上北京地区沿燕山山前通往辽东地区的一条交通廊道,包括秦驰道、清御道等);多点包括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地下文物埋藏区、传统村落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

形成全覆盖的运河文化传承体系。强化历史景观营造,丰富民俗文化展示,促进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公众自觉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凸显运河记忆的文化魅力场所,利用城市绿道和文化景观廊道组织文化探访路,依托特色景观与历史文化遗存划定文化精华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副中心历史文化景观体系。围绕各级文化设施植入丰富的文化活动,广泛收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运河故事。

第23条  加强一河三城整体保护

1.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古运国脉的文化精髓

严格落实大运河遗产保护要求。认真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重点加强通惠河通州段、北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提升历史水系的景观品质与文化内涵,进一步擦亮大运河金名片。保护好永通桥、通运桥、虹桥、东门桥、广利桥、张家湾石桥(善人桥)等历史桥闸,合理疏解过桥交通功能、修复周边历史环境,为桥闸预留展示空间。全面落实河长制,完善大运河保护实施机制。

积极拓展大运河遗产保护内容。按照遗产类、挖掘类、环境类、水系类、文创类等5种类别,区分轻重缓急,分类推进。深入挖掘与大运河相关的沉船、古建筑、古遗址、历史村镇以及相关联的环境景观等各类遗产,健全大运河遗产管理与展示体系,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积极推动历史水系恢复。加强历史河道与码头的考古勘探工作,通过景观营造、意向展示、地面标识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科学再现明清通惠河、玉带河、北运河故道、石坝码头、上码头、下码头、土坝码头、中码头、里二泗码头等,全面展示完整的大运河历史水网和古码头群。

2.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三座古城保护

整体提升通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结合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积极推动通州古城保护。完整保护通州古城历史空间格局,继续深入发掘历史遗存,结合历史景观的恢复性修建、历史遗存的合理利用及公共空间的精心营造,全面展示古城整体价值。恢复历史水系、营造主题景观、塑造文化节点,着重勾勒由通州古城墙、古城门和护城河等构成的船形历史城廓。整体保护十八个半截胡同空间肌理与历史风貌,同步改善人居环境品质。完整保护三庙一塔历史景观,重点强化燃灯塔景观的标志性,加强周边地区空间管控,严格保护天际线,对现状影响观塔视廊的建筑予以拆除或降层,营造良好的观塔视廊,再现“一支塔影认通州”的历史画卷。

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加强考古发掘、历史研究与保护展示,采用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呈现考古发掘现场,提高公众历史认知,提供高品质文化交流场所,丰富公众文化体验,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活力与内涵,创建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加强张家湾古镇的保护与利用,丰富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复兴。镇区内通过空间织补恢复历史风貌,结合张家湾镇城墙遗迹、通运桥保护及下码头恢复,建设遗址公园。镇区外加强张家湾镇村(史称长店村)整体保护,保护村庄肌理及历史文化遗存,挖掘历史信息,留住历史印记,精心设计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建筑细节、公共空间和街道家具。结合琉球国墓的保护,展现明清外交盛景的历史场所。积极引入设计大师和优秀团队,高标准规划设计,再现运河古镇的特色风貌。

第24条  实现一道多点全面保护

1.深入挖掘古道文化,构建串连古今的区域文化廊道

传承燕山南麓大道文化内涵,延展长安街空间格局,形成串连主副、古今交融的京津冀文化廊道。开展对秦驰道、清御道的考古调查,挖掘历史价值,提取文化要素,强化沿线景观设计,充分展现两条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全面阐释通州之通。

2.加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以更开阔的视角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拓展和丰富保护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加强文物保护,全面开展文物保护区划划定工作。加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活化利用工业遗产,确定保护名录,划定保护范围。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完整保护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通州兵营旧址、通州起义指挥部等红色纪念地。逐步完善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工作,全面保护地下文物。突出运河沿岸村落特色,保持好传统风貌,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地域

文化魅力。创新保护利用方式,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现代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空间建设有机结合。

城市副中心现存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通州区44处)。

第25条  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完善长安街东延长线,塑造沉稳大气的形象气质。突出行政、文化等核心功能,加强空间形态与建筑风貌管控,强化城市街道界面和城市家具设计,建设绿意盎然的林荫大道,重点做好五河交汇处的空间营造,传承通州古韵、融合运河水韵、描绘时代风韵,推动文化共建共享,实现长安街东延长线的精彩收尾。

发挥文化功能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围绕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发展文化交流和旅游休闲产业。围绕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培育以当代原创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围绕台湖演艺小镇,发展创意创作、艺术推广、展演交流等文化创意产业。

建设国际一流的文化设施集群。规划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文化设施共建共享,提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全方位、系统性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生活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充分发挥大运河金名片价值。萃取文化精髓,弘扬文化精神。梳理、提炼、统一大运河文化符号与文化标识,精心培育大运河文化品牌形象,强化京津冀内在文化联系,完善文化创意、文化展示等功能,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共有3条信息1/3123下一页尾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19湖北遴选考试素材】写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三周年之际①:共护这一江清水

下一篇: 【2019福建省直遴选考点】赵克志对基层民警提四点要求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