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存在片面强调“知识本位”和不太重视学术研究的倾向,严重制约思政课功能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政课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而必须把握好政治性与学术性这两者的关系。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功能定位,以及传递“中国好声音”的客观要求,规定了其重点是“讲政治”,当然是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抓好马克思主义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对此不能有模糊认识,也不能机械套用专业课标准来要求思政课。否则,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也不符合党和政府在高校设置思政课的初衷和目的。理直气壮“讲政治”,是高校思政课及其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任何时候动摇不得。
在坚持正确导向上,思政课教学中尤需厘清两个关系:
一是与其他思想理论的关系。根据教材内容,课堂上运用一些其他学科的理念和方法包括西方学术理论是可以的,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思政课向青年学生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
二是与热点敏感问题的关系。思政课如果不联系实际问题,就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学风要求。但在联系实际时应该引导学生辩证分析,既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也说明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说明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
总之,高校思政课应当在坚持正确方向、弘扬主旋律中传播正能量和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
用学术讲政治。高校思政课是一个以人文社科知识为依托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其教材内容大多“微言大义”,带有纲领性,如果“照本宣科”难以入耳走心,这就需要拓展和深化,否则无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面对多元纷呈的社会思潮,我们要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变化的世界、发展的中国,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到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教学方法的创新,包括对“微课”“翻转课堂”等课堂形式的借鉴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内容为王”,还在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解释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应“本末倒置”,也不应搞“花架子”。讲好思政课亦需学术积淀,思政课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学术性为依托。在思政课建设中,这个定力缺不得。
政治和学术“两手都要硬”。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课程体系,跟专业课有共同性,必要的知识教育不可缺少,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它又有特殊性,价值观教育更根本。
可见,思政课是一门集智育和德育于一体的理论体系,我们要辩证看待学术性和政治性的关系,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加强对学术性的引导,另一方面也要在学术性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崇高的价值追求。
当然,现实中针对某个特定问题,不排除有时会有所侧重,但在思想认识上仍然要全面把握。离开学术性谈政治性是空洞的,离开政治性谈学术性是危险的。只有思想上的完整性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片面性。为此我们必须“两手抓”,一手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另一手重视“用学术讲政治”,努力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国家战略目标奠定必要条件和良好基础。
【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