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提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确保打赢三大攻坚战,必须与提质增效有机结合起来,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攻坚克难的指引。
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铺摊子”模式,开始向“上台阶”发展。当此之际,倘若风险由点及面不断累积,会呈几何级数膨胀放大;倘若城乡、地区的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将阻碍需求的扩大与供给的升级;倘若环境问题解决不好,经济系统必将遭到生态系统的报复,试图踏上有隐患的台阶,很可能一脚踩空、跌跟头。因此,高质量发展题中之义就是要防范化解风险、缩小收入差距、建设美丽中国,三大攻坚战的取胜又会更好地推动发展质量、效率与动力的深刻变革。
一、防范风险要靠提质增效“筑屏障”。2016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47%,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5%,高于国际警戒线。“僵尸企业”的僵而不死,部分国有企业的债务膨胀,一些地方政府的“明股实债”,房地产领域的滥加杠杆,金融行业的信用扩张,这些都是宏观金融风险累积的重要原因。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一方面要“堵”,坚决管住货币信贷总闸门,防范和治理各类经济泡沫,处置“影子银行”“庞氏骗局”;另一方面要“疏”,引导资金“脱虚向实”,鼓励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率金融服务。
二、精准扶贫要靠提质增效“填洼地”。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00多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艰苦边远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而3年时间每年要扶贫上千万人口,还要防止返贫,时间紧、任务重,难度相当大。清除贫困的“死角”,要瞄准特殊群体聚焦发力,真正为“老少边穷”地区铺好路、加满油。同时,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创造更多农村青年向上流动的机会,才能激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为贫困地区优势产业造就千千万万有知识、高技能的劳动者。
三、防范污染要靠提质增效“辟蹊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仅占1/4,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比例超过8%,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仍较普遍,距“根本扭转”目标道阻且长。我们需要在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排污者责任等“宁静、和谐、美丽”的关键词外,增创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等“创新、兴业、富民”的掘金点,以及推动从消费、生产、流通、投资到生活方式全方位绿色转型,为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注入更多绿色低碳的生态基因。
三大攻坚战联系密切,决不能搞各自为战、单兵突进。金融资本容易“嫌贫爱富”,要让信贷资金精准流向扶贫、环保产业,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债券与基金,推进金融业绿色转型。贫困地区经常是生态保护红线区,“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让生态建设不单向付出,成为特色经济的生长点,才能让绿色技术与金融带动脱贫。越是边缘领域、交叉行业,越有机会诞生原创的、颠覆性的科技与产业创新,形成新的消费动能。所以说,好金融、好民生、好环境,在高质量发展的调控维度上是完全一致的。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攻坚战面临的硬骨头一块比一块难啃,要“硬啃”,更要“巧啃”;要有底线思维,更要有“穷则变、变则通”的创新意识,为供给侧寻求全新的动能转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金融工作的领导,无畏攻坚的挑战,抓住攻坚的机遇,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我们定能扎实有效补上短板,把全面小康的决胜句号画圆、写满。
【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