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我们在河北、贵州、广西共22个深度贫困村的调研中发现,部分贫困群众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认为“穷占便宜富吃亏”,把扶贫资金看作净收益,已经达到脱贫标准了也不愿摘帽;有的认为“脱贫是干部的事,我不脱贫干部难交差”,有的认为直接发钱最实惠,对项目徘徊观望,只关心“赔了谁负责”。这些现象在深度贫困地区尤为常见,成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一个难题。
贫困的成因复杂。从历史自然条件来看,长期贫困造成群众失去斗志;贫困的连片分布使得与富裕地区缺乏对比,群众对贫困习以为常;教育文化发展落后,群众整体素质和能力偏低。从政策因素来看,外部力量快速强大的投入,加上一些地方扶贫工作大包大揽,使贫困群众力量弱化、依赖性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决心信心、克服畏难情绪,让精神扶贫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内生动力。为此,建议:
“扶志”,提振信心决心。首先,加强宣传引导。将课堂式大集中与互动式小分散相结合,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与广播、文化墙、大篷车等传统方式相结合,将农民夜校、道德课堂、农民讲习所等线下平台与远程教育线上平台相结合。用贫困群众能听懂的语言,以快板、评书等文艺节目为载体,让党的精神入脑入心。其次,树立标杆典型。特别是树立身边勤劳致富的正能量典型,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其三,建立激励机制。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形式,让群众体验到付出劳动才有收获。
“扶智”,提高能力素质。教育是摆脱精神贫困的根本途径。要着眼长远,高度重视深度贫困地区教学条件改善和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从孩子的教育抓起,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送文化下乡、送技术上门,增强他们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本领。
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发挥村民议事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开展乡风评议,弘扬勤劳向上的传统美德;鼓励简化婚丧仪式,防止因婚丧致贫返贫。
完善机制,改进方法。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基层干部精神扶贫工作培训,调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专家学者、道德模范、致富能手、乡贤寨老、心理工作者共同参与,扩大工作队伍;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提供平台让他们发表意见,全程参与扶贫项目,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量化精神扶贫的考核指标,用好考核指挥棒。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