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马路乱象你并不陌生,这是个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马路乱象问题日益突出,不仅扰乱交通秩序,危害群众生命健康,也在损害城市的文明形象。因马路乱象引起的事故频频发生,深剖马路乱象背后的根源并探究治理之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产生“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
1、群众漠视交通法规,文明素养淡化。一是部分机动车驾驶员把车辆当作一种炫富的资本,“任性”的闯红灯、逆行、变更车道不打转向灯、随意停放车辆等等。还有网上调侃的“中国式开车”,只要绿灯亮起,一脚把油门踩到底,不管斑马线上是否有行人在走;在遇到堵车或者行人在过马路时一直不停的按喇叭,更有甚者,过去了还要开窗户骂两句;二是非机动车(电动车)在机动车道肆无忌惮的行驶,只要哪里方便就往哪钻;在过马路时,完全无视机动车与行人,横冲直撞,让人措手不及;三是行人无视交通规则,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的规则意识淡薄,而且国人特性比较重视实用主义,一种趋利性导致大家去选择更加方便自己、节约自己时间的方式过马路,进而衍生出了“中国式过马路”。
2、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人性化设计。一方面,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交通路口只有斑马线通道,而红灯等待的时间甚至都在100秒以上,一旦是上下班高峰段,会聚集很多群众在路口;另一方面,道路建设上,大部分的城市只注重对于机动车道的修建和完善,不断的拓宽,相比较挤占的就是非机动车道以及行人道的空间,使得非机动车道越来越窄,逼的他们无路可走。
3、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第八十九条规定“ 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虽说有明文规定,但是现实生活中,处罚落实很不到位,大部分采取的都是口头警告、批评教育。使得人们法律意识淡薄、遵守规则的意识不强。
4、监督机制不完善,未形成社会共治。长期以来,马路乱象的问题监督治理仅靠交管部门,随着我国城市路网发达,交通路口比较繁多,仅仅依靠交管部门人力监督显然力度是不够的。
【公选王遴选网治理措施】
1、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加强宣传引导。文明素养需从小培养,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添加遵纪守法的内容,让孩子从心里有文明的意识;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做好孩子的榜样;政府要综合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过文明出行热点话题讨论,拍摄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微电影,制作交通事故动图等通俗易懂的方式直观反映给大众,引导人们遵守交通法规,安全出行。同时,请交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现身说法,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非机动车、行人过马路的规定,提升全体市民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基本素质。
2、合理规划,增设交通基础设施。在交通路口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天桥、地下通道,利用现代科技智能手段,根据高峰时段和人流量合理设置信号灯的时长;对于现存的天桥、地下通道等要规范管理,定期的巡查,对于阻碍物等要及时的清理,保障它的作用能够正常发挥,减缓交通的压力。
3、明确处罚细则,加大执法力度。一方面对于行人或者非机动车闯红灯,细化处罚条款、刚柔并进,比如第一次闯红灯罚款20元,第二次罚款20元并告知相关单位或者对于闯红灯者让其在一定时间内在路口指挥交通,通过多样化的处罚措施,规避闯红灯乱象。另一方面在各个路口配备志愿者协助交警执法,或者通过技术升级,研发抓拍识别系统,对违章者的脸部进行抓拍并与个人征信系统相结合,使惩罚制度更具有操作性。
4、加强社会共治,营造守法的氛围。每个人都要严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乱闯红灯。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朋友圈转发遵守交规的视频,呼吁身边的朋友共同遵循。另外,每个人作为一个自媒体,通过发起“随手拍”活动,发现闯红灯者可以拍下小视频,提交到相关部门,形成人人都是监督主体,处处不乱闯红灯的景象;也可以申请做引导交通的志愿者,不仅自己遵守交规还劝阻行人闯红灯的行为,共同营造守规则、讲文明的良好氛围。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