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19中央机关遴选司法考点】袁曙宏: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全面依法治国壮丽诗篇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8-11-16 阅读: 2233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40年来,改革和法治交相辉映,谱写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壮丽诗篇,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滚滚向前。

回溯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有两条脉络清晰可见: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极大调动和释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二是坚持保障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探索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法治道路,有力保障和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奇迹。40年来,改革和法治交相辉映,谱写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壮丽诗篇,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滚滚向前。

一、全面依法治国在40年改革开放中铿锵前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号角,也开启了走向全面依法治国的壮阔征程。在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探索和发展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性大发展。

在改革开放启航中恢复和重建法治。从1978年到1992年,随着实行改革开放、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法治建设也开启了向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推动国家各项工作进入法治轨道的重大转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明确要求加强法制。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一时期,现行宪法颁布施行,制定实施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代表法、选举法、国家机关组织法等保障人民民主、规范国家政权组织机构和经济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推进改革开放的法律132部、行政法规340部,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局面;“文化大革命”期间基本瘫痪的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机构得到恢复和重建,司法制度逐步建立;法学教育蓬勃发展,法学法律人才加速培养,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全面提升。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依法行政基本准则。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既有赖于法治的推进、规范和保障,又为法治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肥沃土壤。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从1992年到2012年的20年间,制定修改法律308部、行政法规499部,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合同法、物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大批法律法规集中出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形成。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一往无前的宏大气魄、雷厉风行的坚毅行动、激浊扬清的责任担当,揭开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与之相适应,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推进法治、厉行法治,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是全面依法治国举措最有力、最集中的6年:成功召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届二中全会,分别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作出决定和审议通过修改宪法的建议,成功推出和实施200多项重大法治改革举措,制定修改法律164部次、行政法规280部次,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方面,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这6年,也是全面依法治国成就最丰硕、最显著的6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实现新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实现新跨越,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取得新突破,司法改革书写新篇章,全民守法、法治社会建设迈入新阶段。6年来,全面依法治国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汇聚起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磅礴伟力,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气象。

改革开放4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法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取得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巨大成就,凝聚了党治国理政的博大智慧,形成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宝贵经验。

二、改革开放40年法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大保障作用

在改革开放40年的浩荡浪潮中,改革和法治相伴而生、相向而行、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也创造了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世界奇迹和法治发展的世界奇迹。

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保障经济40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并与时俱进修改宪法,制定实施公司法、合同法、物权法、企业破产法、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数百部法律法规,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定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自主权,赋予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合法地位,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大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保护力度,从无到有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主体、产权保护、市场竞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法治,40年来我国不断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桎梏,调动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智慧和力量,有力推动和保障了中国经济的大变革大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民主、公民权利和人权。40年来,法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制定并与时俱进修改宪法,制定实施代表法、选举法、国家机关组织法、监督法、监察法、居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保障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权力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法治,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公民权利和人权得到切实保障,形成、巩固和发展了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保障文化繁荣兴盛和社会和谐稳定。4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通过法治弘扬美德义行、促进社会文明、维护公平正义,制定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电影产业促进法、文物保护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制定实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等法律法规,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制定实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立健全诉讼、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公正理性解决。通过建立和完善法治,40年来,我国逐步实现了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结合、法治德治自治相得益彰的社会治理模式,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的氛围日益浓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加强,制定实施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30多部法律、50多部行政法规,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可靠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法治,4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推动港澳回归,遏制与打击“台独”和民族分裂势力,保障国家主权、统一和民族团结。40年来,制定实施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为现实,保障了港澳顺利回归、长期繁荣稳定。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完善涉台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和保障两岸人民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制定实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确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防范和打击各种民族分裂势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融合和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法治,40年来,“一国两制”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有力推进,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

推动依法处理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保障对外开放和和平发展。40年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运用法治方式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改革开放初期,为吸引外资,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一系列涉外法律法规。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构建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的法律体系,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增强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建立和完善法治,40年来,我国成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制度,夯实了立国兴邦、长治久安的法治根基,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国家主权、统一和民族团结,确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力推动和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永不变色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下的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好时代,也正处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最好时代。要使法治如一江春水,伴随着改革和发展的脚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奔流不息、浩荡前行。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今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军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这次讲话中集中概括为“十个坚持”,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

坚持改革和法治双轮驱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路径,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要把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衔接统一起来,把1000多项重大改革成果固化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并保证得到严格执行和全面遵守,以最大限度发挥改革和法治的共同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3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个阶段安排,全面依法治国也在这两个阶段接续深入推进: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安排目标远大、气象恢弘、催人奋进。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征程上,接续谱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的壮丽诗篇。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2019中央遴选商务考点】江必新: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2018中央遴选司法考点】傅政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展现新作为

【2018中央遴选司法考点】完善多元化环境纠纷解决机制

【2018农业农村遴选考点】立足司法职能 服务乡村振兴

【2018司法遴选考点】傅政华:公证减证 便民增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19中央机关遴选妇联考点】沈跃跃:团结带领妇女坚定不移跟党走 奋力建功新时代

下一篇: 【2019中央机关遴选商务考点】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根本遵循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