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其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提到了关于文化的一些认识误区、错误倾向,值得大家警惕。跟着公选王遴选网一起来看!
一、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
总书记说: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公选王遴选网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要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理念。但是这里有个地方需要注意,传承传统文化是否就意味着照搬照抄?答案是否定的。为了防止走入误区,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提到,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
那么,怎样才能既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同时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保持其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原则,成为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精心呵护,也要加强挖掘和阐发,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二、“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总书记说:
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公选王遴选网注:
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关键是要靠好作品。什么才是好作品?一段时间以来,总有一些人打着“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旗号,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最终只能落得“邯郸学步,失其故行”的下场。更有甚者搞“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对于文艺作品而言,缺失历史定力,缺少价值立场,其作品必然如无根的浮萍,难以成为时代的扛鼎之作。任何看人家眼色行事,不惜丑化历史、辱没民族以迎合口味的扭曲态度,都是需要纠正和克服的!
既然如此,究竟什么才是好作品?坚定的文化自信、浓厚的家国情怀、高扬的民族大义、强烈的社会责任等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后人赞叹鲁迅先生“笔墨所至,精神顿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胸中有大义,笔下有乾坤。大义、乾坤不会凭空产生,必定来自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理想,来自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正确认识和运用,来自对民族英雄的由衷崇敬与礼赞,来自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的浓厚情感。有这样的自信屹立胸中,文艺工作者才能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三、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
总书记说: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公选王遴选网注:
上文说到,不赞成“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那么是不是就无须向国外学习了呢?当然不是。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们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从哪里来?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立足的文化土壤。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这是我们独特而珍贵的思想资源。面对当前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提炼那些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可以为时代发展提供新指引,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公务员遴选考生学习>>>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