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然而,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城市发展也出现了产业同质化等突出问题。在一些区域,城市规模过于均匀,大城不大、小城不小的问题比较明显。推动我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应深入理解和把握城市发展背后的逻辑和地缘经济关系,促进大城市朝着规模化、小城市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大中小城市间形成具有合理地缘经济关系的城市产业分工体系。
一般而言,城市规模是空间、产业、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城市发展之所以会出现大城不大、小城不小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各城市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较强的竞争关系,会为了发展经济而争抢资源、政策、项目等;当一个城市发展取得了成功,其他城市就会纷纷效仿,从而造成各城市产业发展同质化。二是受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农业转移人口也因此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只能在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生活和就业,从而限制了大城市规模优势形成和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同时导致中小城市规模偏大且难以建立起符合地缘经济特征的特色产业。
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大城不大、小城不小会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造成经济发展效率损失。从理论上分析,与小城市相比,大城市可以给居民提供更高的收入和福利,吸引更多人口聚集,因而在产业发展多样性和技术进步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合理扩大大城市规模可以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中小城市则可以利用在空间、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与大城市形成具有合理地缘经济关系的产业分工体系,提高产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率。但现实中,一些地区城市发展存在大城不大、小城不小问题,使大城市无法充分发挥出规模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中小城市也不能集中有限资源走向专业化,导致大中小城市间无法形成具有合理地缘经济关系的城市产业分工体系,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效率。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形成紧密联系的城市产业分工体系,就要着力改变大城不大、小城不小的城市发展现状。应在国家和省域层面完善城市发展整体格局,促进城市分工协作、一体化发展。同时,不断深化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使大城市在扩大规模中充分发挥自身规模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中小城市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走向专业化。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小城市政府要认清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地缘经济关系,努力为中小城市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在尊重市场主体选择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中小城市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与大城市形成具有合理地缘经济关系的产业分工体系。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公务员遴选考生学习>>>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