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前不久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3600多家企业参加了博览会,此次盛会进一步搭建了全球共享共创的务实合作平台和发展平台,对促进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使全球展客商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了良好的文化效应。
一是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借用上海进博会的平台,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为世界各国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利时机。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展示项目,有发源于汉代,相传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芝麻(古称胡麻)做成的周村烧饼;有《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中国名曲的演奏;有海派插花艺术品、中式盘扣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上海剪纸等,为全球展客商增添了一份对中华文化的美好记忆。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精髓,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开放视野和宝贵精神遗产,给世界各地的展客商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启迪,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
二是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进博会不仅是全球经贸交易的盛会,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在进博会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人们不仅谈生意、聊合作,更用心体验和感悟对方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从斯里兰卡的民族舞蹈,到古希腊哲人的经典名言;从匈牙利特色体育项目桌式足球,到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从法国的钢琴演奏,到拉脱维亚的摇滚乐队……进博会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不断加深彼此了解和互信,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共同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台,同时也是一个点亮世界文化交融的展台,在为全球展客商提供一份珍贵的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美好记忆的同时,其所彰显的互利共赢、共享未来的合作理念,也获得了广泛认同。
三是打造了“文化+”的特色品牌。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在品牌中注入文化内涵,对于提升品牌的美誉度,进而产生溢价效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届进博会上出现了不少“文化+科创”跨界融合的文化产品,打造了蕴含中国元素独特魅力的特色文化品牌。在德国家电科技品牌福维克展厅,有一款智能茶艺机,只用45秒便冲制一杯功夫茶,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便捷享受的同时,将中国的茶文化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一并传播给了全世界。丹麦乐高集团首次发布的带有中国元素的玩具——舞狮,让全世界的孩子通过这款玩具了解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华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广泛,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商品中加入了中国元素,既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需要,也为越来越多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世界各国消费者提供了选择,可以预见,蕴含中国元素的文化品牌必将会日益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和光彩。
四是拓展了文化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世界各国间的文化、经贸交流,需要有良好的平台作支撑。进博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有国际贸易和国际文化交流两条主线,二者相互交汇,互为补充,拓展了文化和经贸交流的平台。就二者的本质而言,经贸和文化具有天然的相似性,各国间的经贸发展水平各有不同,各国间的文化也各具特色,因为差异的存在,就有了交换、交流的基础,商品通过交换实现了互通有无,文化通过交流实现了融合共生。因此,文化一直是活跃在经贸领域中的重要因素,而经贸领域中的文化商品也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被运往地中海国家,同时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搭建进博会这样一个平台,进一步拓展了文化和经贸领域的合作,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既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本届进博会上,各参展国在充分展示本国轻工业、重工业、化工业等传统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的同时,还着力推介了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精美的世界文化遗产等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有待提升。通过进博会这个窗口,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很好产业发展前景这个有利条件,也让我们意识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于我国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领域,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