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1.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就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等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当前和今后的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对文物工作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全面加强党对文物工作的领导,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管理利用的水平和能力,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文化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文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藏”,创之于民、传之于民,也必须用之于民、惠之于民。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保护文物既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共同财富、维护人民的持久利益,又是为了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是民心善政之举、千秋功绩之举。
坚持保护优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文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稀有性甚至唯一性特点,一旦被损毁就再难复原复制,造成历史的“失忆”、文化的“断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他强调,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历史和现实说明,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把住“根”、留住“魂”,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更持久、更全面的发展。
坚持深化文物工作改革。文物工作必须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抱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推动制度化、法治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三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8年10月,《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专门针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并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的中央政策文件;将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工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等列入“十四五”规划等。这些为新时代的文物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翔实的法律制度依据以及有力的政策保障。
2.守护文物“金山银山” 集聚文化绵延动力
文物往往是“灰头土脸”的,在经过及时保护、合理开发后能重见天日、焕发新生,成为“金山银山”,为文化发展和文明建设汇聚不竭动力。
文物保护汇集民族凝聚力。文物集中凝结着先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彰显着民族的历史底蕴和宝贵精神,是承载记忆的“活化石”、学习历史的“活教材”。我国是文物大国、文明古国,有着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自豪的文明史,这是加强民族认同、凝聚民心民意、增强民族自信的宝贵财富。讲好中国的文明故事、持续提升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认识水平,能够从根本上培基固本,进而强化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自信。
文物保护激发人民创造力。“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镌刻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创造,这是激发我们不断向前、更好地创新创造的源泉动力。
文物保护提升产业带动力。文物不光“全身是宝”,还能带动旅游、鉴定、修复、新材料等行业产业的集群发展,是一件“利当代也利千秋”的大事。文物保护既推动着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也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硬实力。此外,还有文物本身价值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撬动以及给城市形象和地区带来的无形影响力等。
文物保护扩增对外交流力。文物是对外交流的“金色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介绍了陕西法门寺出土的琉璃器,为在法国展出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题写序言,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倡议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提出了“中国方案”。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为世界第一。文物正成为跨国度、跨地区、跨文明交流的“主角”,承载文明精髓,提升国家形象,增进不同文明和地区的交流沟通及相互理解。
3.创新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关于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政策先后出台。各省市结合自身文物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围绕建立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让文物活起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纷纷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及具体措施,共同构建了全国文物工作的新格局。
在文物安全管理方面,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利用“互联网+监管”实施在线监控,陕西、辽宁、浙江等地探索利用无人机进行安全巡查。在让文物活起来方面,北京、甘肃、福建、山东等地纷纷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3D打印、5G等技术,推出了“绘真·妙笔千山”“数字敦煌”“畅游遗址”“数字文物展品库”等数字项目。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方面,山西省于2017年4月启动了“文明守望工程”,出台了我国首个省级政府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下出了文物认领认养的“先手棋”,探索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文物保护新机制。
打通“主动脉”,让文物工作“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做好文物工作首先要牵好“牛鼻子”,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山西省先后出台了《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文物建筑认养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政策和保障措施,把政府和社会力量“拧成一股绳”,破解了文物保护的队伍、资金、动力不足等问题,畅通了全社会参与的主渠道。
盘活“微循环”,让文物认养“热起来”。山西省严把认养审核关,遴选优秀申请者并签订协议,在不改变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给予认领认养者一定年限的使用权、经营权,使很多有志于文物保护事业、资金实力较强、社会信誉高的企业家纷纷加入认养行列;鼓励城乡居(村)民参与文物的日常养护、看护巡查等工作,引导全社会形成爱文物、护文物的良好氛围。
激发“内生力”,让文物学习“火起来”。认养文物实质上就是引导全社会认养共同的记忆、守护共同的瑰宝、把握共同的根脉、延续共同的文化。认养文物的过程就是学习该文物“是什么、从哪里来”的过程,也是思考“怎么传、传什么”问题的过程,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历史文化的积极性,汇聚民众维护保养、管理利用文物的智慧和方案,实现增强文化自信、厚植民族情感、激发创造热情的统一。
奏响“交响乐”,让文物事业“强起来”。文物是共同的财富,保护文物不能单纯依赖政府、企业、志愿者等力量,应提升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文明守望工程”实施以来,山西省文物认养、出资修缮和吸引社会资金方面都已取得喜人成绩。在新发展阶段,山西应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在文物的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等方面“动脑筋”,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吸引更多力量共同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为推动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建设增添动力。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