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关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时候单独发威,更多时候二者相互配合、狼狈为奸。
(一)二者之区别
二者在表现形态上不同。马克思说过,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形式主义就是这样,徒有其表、无有其里,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割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违背形式服务内容的原理,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本末倒置、头重脚轻。其主要表现为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文山会海,官话套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切实际,不求实效;落实不力,工作疲沓。列宁曾说,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指不负责的领导作风,以及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虑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其主要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实情;高高在上,贪图享乐,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责任意识不强;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在1963年5月的党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周恩来列举了官僚主义的20种表现,这些概括十分生动、十分具体,譬如高高在上,孤陋寡闻;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从早到晚,忙忙碌碌;等等。这些至今依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者施行对象不同。搞形式主义的人,既在上层,又在基层;既有领导干部,又有普通党员干部和群众。形式主义虽然人人反对,但由于成本较低,让人“获利颇丰”,因而施行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搞官僚主义的人,大都是领导干部。少数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远离基层、脱离实际,不自觉地沾染上了官僚主义的习气。当然,也有一些“小官”,身在群众中,喜欢当官老爷,爱耍官威,成了“小官僚”。总的来说,官僚主义大多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
二者产生根源不同。形式主义背后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乏,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担责,满足于做表面文章,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官僚主义背后则是官本位思想,价值观走偏、权力观扭曲,盲目依赖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举一个例子。苏联剧作家考涅楚克的话剧剧本《前线》,剧中有两个很典型的人物:一个是靠捕风捉影、捏造事实来写文章的新闻记者客里空,是说空话、说假话、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代表人物;另一个是前线总指挥戈尔洛夫将军,他有忠心、有勇敢、有功劳,但爱摆老资格、不学习,是官僚主义的代表。透过一个剧本,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特征。
(二)二者之联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一定的区别,它们有时也会单独行动,来回折腾、反复干扰,增加工作负担。但很多时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借势、共同发威,犹如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官僚主义借助形式主义,使自身更加令人讨厌,更加让人不可理喻;形式主义借势官僚主义,虽然臭名昭著,却能频频听到“表扬和夸奖”。譬如那些毫不停歇的文件、毫无休止的开会、毫不节制的发言材料,以及还未实践就写好的经验总结、检查考核中的彩排预演等,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相互作用,不仅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危害,也让纠治和祛除的难度加大。为基层减负,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尽快消灭党和人民的大敌,必须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准把脉、重点下药,综合考虑、一体祛除。
二、如何破除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带头很重要。作风的转变、风气的革新,关键看领导。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才能有效减少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斗争精神不可少。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泛滥成灾,很大程度上是有些人缺少斗争精神、片面迎合的结果。党员干部只有敢于亮剑,发扬斗争精神,不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长的空间,才能避免工作打乱仗,真正给基层减负担。
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祛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要善于运用“靶向治疗”的科学方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形成,非一日之功,纠治起来需要开对方子、精准施策。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很多外在的表现,要想彻底消灭它们,必须找准其内在的靶子,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如果根源上的靶子不找准,看似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只停留于表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会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生一茬。
党员干部一定要实打实、硬碰硬,大力整治并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真正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把基层的负担减下来。
(来源:学习时报)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