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是立身之本
——牢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①
每一名党员都牢记入党誓言、不忘初心,讲政治、讲规矩、讲担当,承担起光荣使命,我们的党必将永葆生机,我们这支队伍必将战无不胜
“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
几个月来,这条名叫《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你在一起》的视频热传网络,“中国共产党”这一人格化、生活化的形象打动了千百万人,也在8800多万党员心中再次吹响集结的号角。
“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36年前,《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这样问道。
“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6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每一名党员提出增强“四个意识”的要求。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才能坚守诺言,担负起“始终和你在一起”的使命。
作为“四个意识”的第一条,“政治意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虚东西”,而是对党员的第一要求。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坚守党性原则,坚定政治信念,增强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是党员的立身之本。
市场经济,利益诱惑层出不穷,党员是坚持宗旨信念,还是随波逐流、谋取不正当利益?多元社会,思想交流交融交锋,党员还要不要守纪律、讲规矩,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答案显而易见,但并不见得每位党员的回答都是“不假思索”。事实上,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一名党员对自己的政治面貌、对党员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准确程度。
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曾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讲政治,无疑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然而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因为种种原因,对这个“重中之重”有所忽视,这在一些事上可以看出端倪:缺乏交党费的自觉,没人催就不主动交,忘记了个人之上还有组织,家庭生活之外还有政治生活;缺乏谨守边界的自律,在公开场合发表不当言论,传播消极、抵触情绪;缺乏对“第一身份”的自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抛诸脑后……
“顾大局”是基本素养
——牢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②
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自觉树立大局意识,才能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毛泽东同志多次讲过这么一件事: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为什么?因为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小小一名炊事员,也有大局观、战略观。这是一个党员的基本素养,也是一支队伍的坚强保证。
我们常说,“要做革命的螺丝钉”,这颗螺丝钉也应该是有大局意识的螺丝钉。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谋全局不只是领导者和战略家的事,也是普通党员干部的事。作为党的一分子,没有顾全大局的视野,没有“一盘棋思维”,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党要求向东你向西,党要求快跑你带水拖泥,党要求做点牺牲奉献你老大不乐意。
这样的说法绝不是夸大其词。具体实践中,就有一些基层党员认为,自己“人微言轻”,只要干好“一亩三分地”的活儿就行了,至于大局观念,那是高级领导干部和上级机关的事。有的单位业务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往往“自转”的事安排得比较好,“公转”的事却注意不够。久而久之,一些人陷入“埋头拉车却不抬头看路”的窘境,导致一些工作从局部看是“功”,从全局看就成了“过”,甚至可能方向走偏、南辕北辙。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可以说多不胜举。邓小平同志讲,“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这个话永不过时。
看不清大局与小局的关系,有认识水平的问题,说到底则往往是利益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局意识不只是战略素养,更是面对利益取舍时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党性修养。通常来说,有什么样的大局观,就有什么样的胸襟气度和处事格局。比如,简政放权,一些部门面临“动自己奶酪”的考验;结构调整,一些行业难免会历经阵痛;协调发展,必然要求跳出“一亩三分地”的狭隘……如果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个人账,就会影响改革大局,甚至破坏发展全局。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服从大局没有特殊、没有例外。识大体、顾大局,还要护大局。回首解放战争的往事,邓小平多次称赞刘伯承元帅为了大局勇挑重担的高风亮节。当年中央决定10万多冀鲁豫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由于“吸引敌人”的任务充满艰险,一些干部顾虑重重。但刘伯承元帅说,“釜底抽薪,焉能惧怕烫手?”正是这种维护大局舍我其谁的意识,保证了我军取得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与过去相比,尽管今天的中国身处和平年代、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但我们所从事的,同样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改革发展,许多矛盾和问题交织,特别需要强化维护大局的责任担当,以大局为重,放下斤斤计较的小九九。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自觉树立大局意识,才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眼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才能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大局是战略,大局是党性,大局是担当。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篇章,每一名党员都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把“顾大局”作为基本素养,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讲服从”没有任何例外
——牢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③
懂不懂规矩、守不守纪律、讲不讲服从,是党性问题,更是方向问题。这里的“方向”,意味着道路如何走、旗帜怎么扛,检验着一名党员干部的“核心意识”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作为中共党员,相信每个人对党章中的这段话都耳熟能详。
1938年4月17日,张国焘发表书面声明脱离共产党。时年10月,毛泽东在向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作报告指出:“鉴于张国焘严重地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这是我们党从血与火的考验中总结出的信条,是这个组织中任何人都不能成为例外的铁律。
党员有其特殊的政治使命,入党意味着在政治上讲忠诚、行动上讲纪律、组织上讲服从。抗战时期,中央军委政治部找李先念谈话:“先念同志,组织决定你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当营长,你有什么意见吗?”当时红军缩编,此次岗位调整是从军级降到营级,李先念毫不犹豫地说:“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的榜样。
“讲服从”是党员的基本素养,也是衡量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坚定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党员把“服从”扭曲了:有的视之为一团和气、蝇营狗苟,沦为无党性、无原则、无底线的服从;有的视之为“不定项”,对己有利者从之、对己不利者弃之;有的视之为好听的口号,口口声声讲原则、顾大局,背地里却搞团团伙伙、圈里圈外;还有的甚至视之为待价而沽的筹码,谁给甜头、给位置,就听命于谁、服帖于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组织、对待服从,迟早会出问题。
懂不懂规矩、守不守纪律、讲不讲服从,是党性问题,更是方向问题。这里的“方向”,意味着道路如何走、旗帜怎么扛。归根结底,服从谁、围绕谁、拥护谁,检验着一名党员干部的“核心意识”。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是领导全国人民干事创业的核心。“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员干部如果不能弄清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一级党组织如果不能摆正与上级党组织、党中央的关系,服从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今天我们讲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就是要强调经常主动地向党中央看齐,做到全党队列整齐、步调一致。
今天,行进在新长征路上的中国,面临着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组织形式的多态化。孙中山先生曾经告诫,一盘散沙,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敌人;我们常说,“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独特的制度优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88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如果不讲服从、没有核心,怎么去集中、怎么办大事?
从入党的那一天起,每一名党员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是组织原则,重大事项必须向组织请示报告是组织纪律,不打折扣地落实组织作出的决定、交给的任务是组织要求。面对具体问题,党员有实事求是向组织反映实际情况的义务,有在党内各抒己见、发表个人观点的权利,但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党组织“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必须“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挥好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
“常看齐”才有众志成城
——牢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④
看齐是方法,整齐是目的,看齐要见行动,整齐要见效果。向党中央看齐,要最终落脚到落实中央各项部署和方针政策上,落脚到修身律己、干事创业各个方面
说到看齐,有这样一件令人动容的往事: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遭到地主武装袭击,部队被打散。战士们无精打采,稀稀落落地散坐在地上。这时候,毛泽东站起来走到人群中间,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对大家说:“现在来站队!我站第一名,请连长喊口令!”这种坚强、镇定、大无畏的精神,立刻感染了所有战士。他们纷纷起立列队、向排头看齐,开始了向井冈山转移的新征程。
看齐,正是这样一种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自觉,一种号令严明、团结一心的力量。长征途中,面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不轨图谋,朱德的回应干脆果决:“我们要接受党中央的领导,不能同中央对立!”回首95年壮阔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带领亿万人民筑梦小康,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全体党员高度的看齐意识,在于党内高度的团结统一、步调一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参差多态体现的是自然之美、多样之美,整齐一致体现的则是秩序之美、集体之美。如何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离不开激发党员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需要树立有规有矩、同心聚力、向中央看齐的自觉意识。对党员干部来说,讲看齐不是个人自主裁量的小事,而是事关政治方向的大事;不是一般的品行要求,而是党性的要求。政治上的看齐是无条件的。听从党中央指挥,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是每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正像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更实了,党内政治生活更严了,党员干部自觉主动的看齐意识和看齐行动,凝聚起爱党、护党、为党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小到随意转发“政治段子”、过分看重个人私利,大到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对党中央要求阳奉阴违,种种不去看齐、不想看齐、不会看齐的问题也在警示我们,向党中央看齐,要靠理想、靠党性、靠纪律。经常、主动地与党章党纪对标,经常、主动地展开灵魂深处的净化行动,我们才能在政治上站稳立场、在思想上辨明方向、在行动上善作善成。
人心齐,泰山移。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队列整齐是事业发展的有力组织保证。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看齐是方法,整齐是目的,看齐要见行动,整齐要见效果。向党中央看齐,要最终落脚到落实中央各项部署和方针政策上,落脚到修身律己、干事创业各个方面。中央以上率下,全党统一行动,党的领导必会坚强有力,各项事业必定所向披靡。
有人说,真正的忠诚源于觉悟,坚定的追随来自认同。看齐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我标榜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觉悟和认同。提高党性修养是一件活到老学到老的事,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懂真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理解真认同,我们就能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内心坚定充实,始终奋斗无怨无悔。
回顾上期>>>2016党报风向标(8):解读十八届六中全会五大遴选必考重点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