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期>>>【2017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习近平用典(9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习大大的话:
当然,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摘自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出自】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
【释义】
上述这段话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编著的《左传·昭公七年》。文中提到的正考父是春秋时宋国的上卿,孔子的远祖,曾辅佐戴、武、宣三公,恭俭从政,且地位愈高行为愈检点。正考父为了惕厉自儆,也为了教训子孙,他特意在家庙铸鼎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鼎文的大意是: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我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我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我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是顺着墙根儿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尽管是这样,但也没有人看不起我或胆敢欺侮我。不论是煮稠粥还是熬稀粥,我都是在这一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满足了。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一个“偻”“伛”“俯”,把正考父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更为谦卑的形象勾画得淋漓尽致。从常理看,正考父作为辅佐三朝君王的老臣,三次受命, 应该一次比一次更为坦然才是。但是正考父却是始终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低调而谨慎地做事情。正考父所担任的上卿之职在当时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但是他没有骄纵自己,反倒是恭谨低调,平和有加,俭朴至极。也正是如此,他才能被三朝君王拜为上卿。正考父在家庙上的这段鼎文也启示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要权重愈慎、位高愈谦、志得愈恭,时刻谨慎用权,谦虚低调,克己奉公。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工作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领导干部要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戒除骄傲自满。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党和人民,因此,领导干部不能拿着手中的权力“出风头、耍威风”,更不能拿来对上级领导拍马溜须,而要把手中的权力切实用于为人民谋福利。
其次,领导干部要做到勤政务实,戒除空谈懒政。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意识要体现在为民服务的行动上,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办事,对群众热情主动,对工作任劳任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倾情奉献、造福群众。
第三,领导干部要清廉朴实,戒除贪念私欲。清廉朴实是干部“政治细胞”的主导基因,也是确保干净干事、干出业绩的底线。领导干部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不为浮华所扰、不为微利所诱,修身自强,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养成戒奢以俭、廉洁奉公的好作风。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用正考父的鼎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旨在勉励领导干部要像正考父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严于律己,诚以待人,以身作则,把位置放低一点,少些自满,多些干劲。
更多精彩请看>>>【2016公务员遴选考试必看复习资料】习近平用典大汇总(附典故解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