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期>>>每日一句习近平用典(12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更多精彩请看>>>【2016公务员遴选考试必看复习资料】习近平用典大汇总(附典故解析1-100)
习大大的话: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从哲学上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为事物存在优点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是不全面的,因为事物存在缺点就把它看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全面的。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摘自习近平在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1月17日
【原文】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清·沈德潜《古诗源·古诗二首》
【解释】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意思是,甘甜的瓜同苦味的蒂相连,甜美的枣却生长于荆棘之中。后两句“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是说利益的旁边是一把刀,贪婪的人往往自己害自己。“甘瓜苦蒂”是我国古代的俗语,唐·马总《意林》之“墨子十六卷”条云:“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意即是说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周礼·天官·医师》曰:“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 郑玄注:“全犹愈也。” 贾公彦疏:“谓治十还得十。”后来“十全十美”用来形容没有完美的事物。
中西方对待美的观念虽不尽相同,却也有相通之处,如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一致的。《论语》中13次出现了“美”,如《八佾》篇中,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钱穆在《论语新解》中所言:“尽美,指其声容之表于外在。如乐之音调舞之陈容之美;尽善,指其声容之蕴于内者,乃指乐舞种所含蕴之意义言。”叶朗所言:“孔子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强调艺术要包含道德内容是完全符合他本人的思想逻辑的。美与善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艺术的形式应该是美的,而内容则应该是善的。”柏拉图曾发问:“美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最终答案。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善和美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东西,因为二者都是建立在同一真实的形式上面;但它们的意义却不同,因为善于欲望相对立,其作用恰是后因,而美与知识相对立,其作用有如形式因。各种事物能使人一见而生快感即称为美。”可见中西方的哲学家对于美和善都是同等重视的。
此外,中西方也如出一辙地强调接纳“不完美”:西方古代哲学认为人在尘世的存在是不完美的——断臂维纳斯 因其揭示了“美之为美并不在于它是完美的”的哲理而成为世界经典艺术名作;“完美是美好的敌人。”出自法国18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伏尔泰之口;而丘吉尔则说:“完美主义让人瘫痪。”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处处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老子《道德经》有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庄子》中描写了很多形象高大的残疾人,如:申徒嘉、哀骀它。庄子并没有因为肯定他们就用文学的手法去美化他们,而是肯定人自然本真面貌的不完美性与完整性。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戴复古的诗句“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也流传至今成为众人皆知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习近平主席在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了“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借中国传统的辩证审美智慧巧喻全球化。我们不追求完美,但是我们也不会惧怕困难,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浪潮所涌,只有迎难而上,方能享受全球化所带来的美好。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