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期>>>每日一句习近平用典(146)——草木荣华滋硕之时 则斧斤不入山林
更多精彩请看>>>【2016公务员遴选考试必看复习资料】习近平用典大汇总(附典故解析1-100)
习大大的话:
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自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
【出自】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论语·述而》
【释义】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出自《论语》,纲指大网,弋是带线的箭,宿是归宿之鸟。整句话的大意是:君子钓鱼而不用网去捕鱼,射鸟不在他们睡觉的时候。孔子的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古人仁义施及禽兽的理念和在取用自然资源时常怀有珍惜爱护之心的生态观念。
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早在西周时期便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并设立了政府部门——虞官,对采伐林木和猎取鸟兽等行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监督管理。据《礼记》记载:“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就是说,孔子将不按时节砍伐捕猎,视为“非孝”,这种“孝”,曾子将其解释为“博施备物”的大孝。也就是可以理解为人类应该博施仁义,特别是对于哺育了人类的大自然,应当不让其匮竭。《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古人这些有节制地取用自然资源的认识和措施,表现出一种生态智慧,为现代人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对待自然问题上,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习近平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使用自然资源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取之以时,即顺应天时,不一次用尽,给后续发展留足余地、蓄足潜力。取之有度,即合理开发,不过度利用,准确把握好质变和量变的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因而,“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上引用“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旨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要有节制地取用生态资源,“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而是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