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期>>>每日一句习近平用典(237)——与人为善
更多精彩请看>>>【2017公务员遴选考试必看复习资料】习近平用典大汇总(附典故解析101-200)
习大大的话: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问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
【出自】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释义】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讲求和谐。”指在为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拒绝苟同,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
“和而不同”,首先要把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意见表达出来,以此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决不盲从附合,更不背后捣鬼。这种君子之风,就是坦荡正直阳光磊落真率简约而决不心理阴暗潮湿行为苟且猥琐。《论语》有言“当仁,不让于师”,“朝闻道,夕死可矣”;西方则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表达的皆是“和而不同”的真实境界。无论东方西方,都崇尚“道”、“真理”这个“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没有比坚守“一”更重要的东西了,所以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道乃仁、仁心仁德仁政。就人之个体而言,是仁厚真诚善良正义博爱宽容律己知耻;就治国理政而言,是尚仁德尚文化尚文明尚礼教。
“和而不同”还含蕴中庸之精义。孔子强调的是两条:要坚持正确意见,以纠正谬误,这是原则;但要用得体的方法把它做得恰到好处。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互相批评,又和睦共处,这即是孔子要求的“士”,也是孔子向往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
再次,能否做到“和而不同”,孔子视为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分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愚意以为,孔子对君子与小人不仅在意,而且研究得极有深度。在“和而不同”的思想中,其实暗含着人作为主体的生于内而化于外的独特方式,在《论语》中有一段话既有趣又重要:“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夫子看来,君子没有可争的事。若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相互作揖然后登堂,走下堂来相敬饮酒。这种竞赛即便是争也是君子。这是对“和而不同”形象的恰切的直观的描述。这是存在的诗意。这是人性的升华。说白了,“和而不同”是真和,“同而不和”是假同;君子博弈,小人暗斗;君子团结,小人勾结。
最后,若做到“和而不同”,社会尚仁,至少要在修身立德、教化教养方面持之以恒去强化、去努力。孔子十分重视道德与教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孔子看来,修齐治平,修身是起点,人之要立,必以德为本。修炼仁德,忠恕而已矣。
“和而不同”是一种智慧,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法则,在当今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