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15遴选考点聚焦】***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5-04-12 阅读: 4962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战略谋划,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奋勇前行。公选王为您整理习大大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其讲话颠扑不磨,期望对您参加公选遴选考试有所帮助。

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专程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详细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习近平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习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建设一个美丽富强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梦想和力量之源。这力量,根植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习近平对东方文化中和谐平衡思想的深刻理解。

 “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习近平的讲话掷地有声。

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彰显了总书记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全局出发,2012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

这部由习近平担任起草组组长的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无论在国内主持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还是在国外访问、出席国际会议活动,常常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有关重要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35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这是对生态与文明关系的鲜明阐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保护好生态环境,要有科学和系统的视野。在习近平看来,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亿万年间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2013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在另一次重要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他要求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操作,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习近平认为,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他多次指出,林业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

把天保工程范围扩大到全国、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对有条件恢复的湖泊湿地退耕还湖还湿;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扩大京津平原的森林湿地面积,提高燕山太行山绿化水平。

顺应世界大势,实现永续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引领中国人民奋力抒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这是引领中国长远发展的执政理念和战略谋划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原油可以进口,世界石油资源用光后还有替代能源顶上,但水没有了,到哪儿去进口?”2014314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的问题振聋发聩。

他指出,治水的问题,过去我们系统研究不够,今天就是专门研究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森林、湖泊、湿地是天然水库,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涝、净化水质和空气的功能。然而,全国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已有200多个萎缩;全国因围垦消失的天然湖泊有近1000个;全国每年1.6万亿立方米的降水直接入海、无法利用。

针对严峻形势,总书记一语中的:水稀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越来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

不仅是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追赶现代化的征程上,面临更多的生态窘境,长期被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显现:

更为紧迫的是,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承接比较多的是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

 “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2012127日至11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谆谆告诫。

2014226日,习近平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本来就很严重,如果再不重视保护好涵养水源的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空间,再继续超采地下水,自然报复的力度会更大。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201437日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深刻地指出。

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如何补齐生态短板?习近平有深邃的理解。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9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后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在另一次重要场合上,习近平对两山论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思想引领行动,理念指导实践。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推出了一揽子硬措施。

——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受到惩罚;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引领着中国发展迈向新境界。

这是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习近平没有忘记地处偏远的山区林区,没有忘记生活在这里的林区人民。当听到阿尔山林区已全面停伐,正处在艰难转型期时,他深情地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立政》中说,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在习近平看来,林业改革的目标,就是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保生态、保民生”——

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林区新体制,建设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201412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习近平多次指出,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求生存求生态,从盼温饱盼环保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推进生态文明之路,已成为共同愿望和追求。

20134月,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年12月,他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群众的期盼,就是总书记的关切。2014年岁末,时刻牵挂百姓健康和生活的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来到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家。他走进厨房,开冰箱、揭锅盖、拧龙头,拉家常、谈生产、问民需。

习近平坚定地说: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习近平要求全党同志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面对一些破坏生态的事件,他还亲自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严查。

 “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习近平强调。

拳拳爱民心,尽现决策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民生改善,一项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有力推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教育遴选考点】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深化综合改革 加强依法治教 推进教育现代化

下一篇: 【广电新遴选考点】***看好记者与坏记者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