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的乡村什么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共识:既要“面子”也要“里子”,不仅要宜居宜业,也要乡风文明。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锁定“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四个标准,全域建设美丽幸福新村,打造升级版的新农村。
◆谁来建?政府不包办,农民说了算
一年多前,双坝村准备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但这个提议获得的并不全是掌声。村支书丁建平还记得,当时相当一部分老百姓表现冷淡,部分人反对,还说风凉话:“恐怕是村干部又想吃钱了。”
村干部深入了解得知,有的群众之所以反对,一是因为缺钱,二是因为甘于现状,不想建、不能建的人都有。老百姓不买账,美丽幸福新村容易费力不讨好,甚至还可能好事变坏事。
村里见招拆招,破解“建不起”:引导村民自愿以宅基地“小证”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以“小证”换取项目区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大证”,用“大证”从银行抵押融资6000多万元,同时将原有宅基地进行土地整理,政府对节余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以每亩50万的价格收储。这么运作下来,全村265户参与户户均可获得20多万元。
为激发内生动力,政府宣传引导,提升幸福美丽新村吸引力。胜利镇云华社区居委会主任黄忠介绍,为让居民心甘情愿参与,居委会组织大家参观学习,实实在在对比落差,不少原本不打算参与的村民表态:“要建,要建,马上建。”
前方“拉”,后方“推”。双流区设立专项资金,按照人均两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不建就没有补助。“跳一跳,摘到桃子。”多管齐下,幸福美丽新村的内力被激发出来。
◆怎么建?全程群众自主,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建不建?农民参与自主选。双坝村美丽幸福新村建设启动前,主动向群众逐一明晰“支出、收入、发展”三本大账,真正让群众自己选择是否参与。
钱哪来?资金安排自主定。群众自主决定融资方式,采取“小证”换“大证”或引进社会资金或自筹。
怎么建?实施方案自主议。云华社区成立双流云华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合作社成立项目议事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制定新村建设方案。
建啥样?建设质量自主控。各村专门成立了由懂建筑的村民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把控质量关。
谁来管?建好新村自主管。云华社区项目议事会组织群众共同商讨项目收益分配方案和配套产业,组织农户签署《小区自治管理承诺书》,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颜仁敏说,“五自”模式从机制上保障和落实了群众对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有效激发了群众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共治,是乡村治理的一种明显进步。”
◆咋提升?打造精神家园,产村相融宜居宜业
黄甲街道党工委书记罗雪梅说,建了新村,还要给它铸魂,通过文化建设让乡村更有内涵。2017年,黄甲街道以八角水寨新村为样本,以开展家风建设活动为抓手,推动移风易俗,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新村。
黄甲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阳介绍,家风建设活动以“六个一”为建设载体:志愿者到八角水寨新村每家每户发放一份调查问卷,了解群众参与意愿;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户挖掘撰写一个家风故事;帮助群众推敲拟定一份家规家训,并请书法志愿者书写装裱;邀请摄影志愿者为每户群众拍一张全家福;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拟制一份移风易俗倡议书,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确定为“村规民约”;组织一场家风主题故事会,邀请群众代表上台讲述家风故事。
盖起新房子,形成好风气,鼓起钱袋子,美丽幸福新村才更有底气。八角文庙新村按照产村相融、农旅互动的要求,着力打造集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五彩田园”。云华社区利用紧邻双流机场二跑道、双流主城区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都市休闲、田园体验、特色餐饮配套服务区,发展商务酒店业。目前香梨、二荆条、薯芋观光体验区已经开建。农民群众正以自己的双手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幸福的美好家园。
更多遴选考试时政热点、笔试面试考点,可以学习网站遴选真题栏目、遴选核心考点栏目、策论范文栏目、案例分析等栏目,最全、最新的遴选考点都在公选王遴选网。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