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为解决温饱问题,农业部在品种的选育、审定方面,一直以产量作为最重要的指标,这样的做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三多三少”问题,即高产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粮食作物品种多、经济作物品种少,资源消耗型品种多、绿色节约型品种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业部以贯彻新《种子法》为契机,从建立和完善品种审定制度、登记制度、品种权保护制度三项制度入手来综合施策,满足农业发展需要。
第一,改革品种审定制度。一是大幅度减少审定作物种类,由28种减少到5种;二是开通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及联合体试验;三是简化同一生态区引种程序,由审批改为备案;四是修订品种审定标准,按照绿色优质、高产稳产、特殊专用分类制定品种审定指标。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多设路灯,少设路障,多出品种,快出品种,出好品种,来解决目前存在的品种“三多三少”问题。目前成效已经显现。2016年,品种绿色通道及联合体试验参试品种达到1.1万个,是改革前的3倍,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新品种供农民和市场选择。
第二,启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今年上半年,农业部出台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发布了第一批29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品种登记指南,建立了品种登记信息平台。这一制度的实施,使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推广有了“身份证”,强化了市场监管,鼓励了新品种选育,保护了农民的利益。目前,农业部已发布了3期品种登记公告,共公告品种649个,这项工作大大调动了科研单位和企业对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研发开发投入的积极性。
第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一是继续扩大保护范围,2012年以来,农业部新发布了两批保护名录,列入保护名录的植物种属增加到138个;二是完善快速审查机制,品种审查周期比以前缩短半年以上,最快1年半完成授权;三是启动《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研究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扩大保护范围,提高原始创新保护水平。2016年新品种保护申请2523件,授权1937件,分别是2011年的2倍、8倍;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第一位。
【推荐阅读】
【2018农业遴选考点】给土地颁发“身份证” 让农民感受五个切身实惠
【2018农业遴选考点】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四抓手”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