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我们在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的同时,还要动员相关部门、权威专家和有关方面依法做好疫情信息发布工作、做好科普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
加大疫情信息发布工作力度。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实践证明,及时准确发布关于疫情的权威信息,让社会各界了解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和应对措施,才能最大程度消除社会恐慌、凝聚群众力量。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需要继续做好疫情信息发布工作,增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要坚决防止缓报、瞒报、漏报等现象,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形成多层次持续发布权威信息的格局。
加大权威专家解疑释惑力度。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总要求。做到科学防治,需要充分发挥权威专家的作用。权威专家不仅在控制传染、疾病诊治、有效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让人民群众掌握抗击疫情的正确方法。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网上一些信息真假难辨,一些不实信息造成群众恐慌。可以通过权威专家加强有关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时,很多权威专家在疫情防控中积极为决策者建言献策。在一些疫情防控措施出台时,可以动员权威专家解疑释惑,帮助人民群众更好理解政府出台这些防控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好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进而最大程度凝聚群防群控的社会共识。
加大科普力度。科学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发挥好科普的作用。高校、科研机构、科协组织等要调配工作力量,保持动态响应,确保“疫情不解除,科普不掉线”,积极加大图书、挂图、动漫、短视频等应急科普产品的生产供给;广大科技工作者应主动在媒体上发声,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和科普工作,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防护知识,回应群众关切,稳定群众心理。要统筹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权威性强,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形式活泼、覆盖面广的不同优势,推送科普知识、倡导科学生活,大力宣传各地防控疫情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此外,各地医学类学会要善于通过舆情分析,及时了解群众对疫情防控中相关科学问题的疑问,组织医务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压缩谣言产生的空间。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