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小灵魂。用得好,文章可妙笔生花。用得不好,可能会毁了一篇好文章。下面介绍16中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句号——是“。”不是“.”
A、用于单句之后
所谓单句,就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
如:1、天晴了。2、发展高新技术,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
B、用于复句之后
所谓复句,就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如: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刻,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庄严与神圣;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任何童年或成年的记忆都无法与其比拟。
C、用在省略号后面
有时在引文中只引用前面的,而取消后面的,这时省略号后面要加句号。凡是句意有尽头的省略号,后面也要用句号,因为这个句子是整句省略一部分。
如: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说:“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各要变换一次衣服。但是人们往往在那‘之交’不会变换衣服,要闹出些毛病来……。”
D、疑问形式的句号
有些疑问句,如果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很弱,可用句号代之。
如:1、人又不是石头,哪有不思想的道理。2、他想:“我家有的是钱,想做官还不容易吗。”
该用句号而用成逗号,就会使得前后意思互相纠缠,接连不断,影响句意表达。有些写手,几百字一段话却只有一个句号,如果是演讲稿,演讲者会接不上气晕倒。
二、问号——问号的用法
A、用于询问句末
询问句是问话人提出问题,让答话人回答的问句。从结构可分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三小类。
如:1、“你叫什么名字?”(特指问句)2、“清楚了吗?”(是非问句)
3、“你到底去不去?”(反复问句)
B、用于反问句末
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它不要求回答,因为答案就在问句中。
如:1、生命里有了这样的华彩,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2、难道这蝶雪,就永远消失了吗?
C、用于设问句末
设问句是说话人为了突出意思的中心,引起读者的注意,而有意采取的自问自答方式。
如: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D、用于选择问句末
选择问句是问话人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让答话人选择其中之一的问句。
如:在这种情况下,权威将会消灭呢,还是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
E、用于表示疑问的独词或词语后
有些带疑问的字或词语后也用问号。
如:1、“东?”他嘟囔了一句。2、司马迁(前145—前87?)
三、叹号——“!”的用法
A、用于感叹句末
感叹句是使用感叹语气抒发比较强烈感情的句子,句中常用“真”、“好”、“简直”等有强调意味的词,句末一般用语气词“啊”、“呀”。
如:1、这简直是欺人太甚!2、雪,是冬的精灵呀!3、“真帅啊!”
B、用于祈使句末
表示命令、决心、愿望之类的祈使句,语气强烈、坚决、感情激奋的句末要用叹号。
如:1、肖良大喝:“说话!快说话!”2、让我们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C、用于感叹、应答词之后
表示感叹、应答的词,若带有强烈的感情时,后面要用叹号。
如:1、“嗨!”彼此高兴地喊了一声。2、何君问:“如何?”我答:“平常!”
D、用于象声词之后
以象声词构成的独词,表示声音强烈时用感叹号。
如:1、“砰!砰!砰!”从远处响起枪声。2、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E、感叹号的并用
特别大的声音和强烈感情的,为了引起人们注意,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后面可并用两个,甚至是三个,但这种并用形式不可滥用。
如:1、生活条件很差!疾病严重!!生命垂危!!!2、“父亲!父亲!!”
F、与问号连用
在一些表示复杂语气和心态的句子末,可以采用“?”“!”连用的形式,但这种连用形式也不可滥用。
如:难道你不需要一点真正的感情,真正的爱?!
四、逗号
逗号在文中使用频率较高,单句、复句都需要它的存在,它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来说,逗号每个写手都是会用的,错误的是出现多用现象,该用其他符号时都用了逗号。所以,这里不讲一般用法,只讲错误用法。
如:……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
这句段话犯了“一逗到底”的毛病。
正确应该是:
……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
五、顿号——“、”在下不在上
A、 用于并列的词、并列的短语之间
并列词语在句中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无论它们充当何种句子成分,并列词语之间都可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
如:1、周恩来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2、周恩来同志杰出的外交思想、丰富的外交经验、精湛的外交艺术、坦诚的外交风格,使每一个中国人引为自豪。
B、并列结构作谓语时,并列成分之间一般用顿号
如:现实要求我们更好地、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领会、把握邓小平同志的富民思想,以解疑释惑,更加坚定前进方向。
C、用于序次语
顿号用于序次语的后面,只表示序次和停顿,并不表示列。只是为了使序次语不和正文相混,看起来文字清楚醒目。
如:1、名著是读者最多的。
2、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
3、名著是不会因为时代替换而被遗忘的。
D、顿号活用
在言语交际中,为了强调说话人的语气和神态,在不该用顿号的地方使用顿号,形成“一字一顿”,能够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
如:海滨上空响起一个女孩子响亮而清晰的声音:“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顿号和逗号都是句中点号,又都是表示句中的停顿,使用起来容易产生混淆。区别在于:顿号只能用于并列词语之间;逗号则不仅能够用于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也能用于非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表示其语气或结构上的停顿。
六、分号“;”
分号是介于逗号、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分清并列分句之间的层次。
一般用法:
A、用于语义上有关联的各分句之间
如:散文之形,应活泼多姿;散文之情,应活泛流转;散文之神,应活灵活现。
B、 用于时间上有联系的各分句之间
如: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跃迁过程。这个过程从宏观来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全面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社会改革,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起飞创造条件;第二个阶段是全面起飞阶段,通过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从传统的经济“平原”向发达的经济“高原”升迁;第三阶段是全面发展与持续增长阶段,主要是将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成果转化为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整个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型。
C、 用于内容上有对比的各分句之间
如:干得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可多得一点报酬;干得不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要少得一点报酬。
D、用于并列关系多重复句内的两在分句之间
如:如果诗歌是窗,散文则是门;如果小说是河,散文则是塘;如果戏剧是厅,散文则是廊。
E、 用于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
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F、 用于分项说明的语句之间
如: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七、冒号“:”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
一般用法:
A、 用于引起下文的词语后
冒号引起下文,一般是在分叙几种事物或列举几种情况之前,先有一个总括语进行总括说明,在总括语之后,用冒号表示。
如:有学者将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文献考古阶段;第二阶段,是实物考古阶段;第三阶段,是对建筑之诠释阶段。
B、 用于总括前文的词语前
冒号总括上文,一般是先分叙几种事物或列举几种情况,最后在总结说明之前,用冒号表示,起总括的作用。
如: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C、 用于解释性分句前
如:第一次跨进项南家的客厅,冷不丁吃一惊,吃惊这客厅的陈设:一桌、一椅、一花一草、一字一画,都好生眼熟,仿佛在哪儿见过?!
D、用于引语“某某说”之后
如: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E、 用于判断词“是”的后面
冒号用于判断词“是”的后面,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是”后面的词语的注意;二是便于在“是”的后面做分条式列举。
如:我要讲的是:有些节奏和音调优美的语言,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和谐,的确赛似唱歌一样,美妙动人。
F、 用于“注意”、“指出”、“证明”、“例如”、“如下”后
如:1、例如:2、现实与经验表明: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难以同时兼得。
G、用于写信、讲话稿的呼语后
如:1、广平兄:2、各位领导、同志们:
八、引号“ ”(双引号)‘ ’(单引号)
A、 用于标明文章中引用的部分
引用他人的话、书中的话、自己的话,或者是人物的对话,来说明一件事情,证明一个道理。
如:1、邓小平同志有一次在讲实事求是及实践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我个子很矮,所以总是从下面看问题。”2、“你姓什么?”“我姓冬。”
B、 用于标示文章中需要突出的、含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文章中有一些词不能按字面义、常用义去理解,用引号标示,既突出作用,又引起读者注意。
如:个别干部为求功名,往往是拜不动这尊“神”,又去敬那个“菩萨”。
C、 用于标示文章中的反语、讽刺语
行文中为了达到特殊性修辞效果,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时,都应用引号标示。
如:在外国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
D、用于标示文中的象声词
如:我突然听到了楼上的房门已“吱”地推开了一条缝。
E、 用于标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方言土语、格言等
如:1、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2、还是俗语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实践着古人的遗训。
F、 用于标示文章中的简称词语
如: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
G、用于标示文章中出现的新名词
如:当前必须禁止设计制造“电子情人”,因为它和“克隆人”一样,对人类有负面影响。
九、括号
括号的书写形式有圆括号“()”、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最常用的是圆括号。
一般用法:
A、 用于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
行文中对句中的某些词语需要加以解释说明时,要用括号标明。
如: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 用于注释整个句子
行文中对于用来注释整个句子的语句,要用括号标明,称之为句外括号。
如:生活中不存在透视图中所表现的那种单幅静止画面。(至于人用双眼观察,而透视原理基于单眼条件下的光学原理,则有更为深层的矛盾,这里姑且不谈。)
C、 用于标明插叙动作的词语或剧本中关于人物情态和环境的描写说明
在行文时为了表示描写对象的情绪和听众的反应,须用括号将其引括出来,使之文字醒目、层次清楚,并与正文相区别。
如:1、北京某大学邀请话剧《光绪政变》中的慈禧太后扮演者作演讲,主持人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好不容易把“老佛爷”——慈禧太后——请来了!(掌声、笑声,听众情绪顿时热烈起来。)2、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D、用于标明序次语
如:(一)(二)(三)(1)(2)(3)
E、 用于标明事情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如:1、汕头开埠(1860)以后,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潮汕文化有了一些新的发展。2、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
F、 用于标明引文或文章的出处
如:谢国良在《〈孙子〉思想研讨》(《军事史林》1986年1—4期)一文中指出
G、用于标明文章的转接起讫
如:1、(下转第X页)2、(待续)3、(上接第XX页)
H、 用于给汉字拼音
如:1、“戌”(xū)2、不饮千觞与百觞。(觞:shāng,盛酒器。)
I、用于字典、辞书中的词条解释
这里的括号一般用方头括号比较醒目。
如:【巧言令色】言辞说得动听,颜色装得可爱,用来取悦于人。
J、 用于行文中的订正和补充性词语
在引用他人的话语时,如果有错漏的地方,可用括号进行订正或补充。
如:“绍光我感谢您忘不了我,关心照顾我,您是我一生终(中)最忘了的朋友。”
十、破折号“——”
破折号主要作用是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虽然它的使用频率不高,但用途广泛,用法复杂,要掌握好它,并不很容易。
一般用法:
A、 用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如:我要到高原的湖边去,寻找我童年的崇拜物——蓝天上的鹰们。
B、 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换
在说话时,由一个话题突然转到另一个话题,或在思考时,由一个问题突转到另个问题,就应该用破析号标明语意的转换。
如: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进门的小王说。2、我乘夜行的火车穿过湟水谷地走向草原,谷地里那忽近忽远的灯火把一个个村庄移到了身后——母亲肯定在一盏油灯下念及我。
C、 用于标明语意的递进
如:他们除了在绝望中寄人篱下——流落他乡——悲愤自戕之外,也就没有别的结局可循。
D、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折
这与语意的转换是有区别的,语意的转换是转到另一个不同的意思,而语意的转折,是转换到相对或相反的意思上去。
如:到河滩挖“浪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E、 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
其特点是破折号前面表示结果,破折号后面的表示原因。
如:神州万里幅员,我最钟情于大西北。并非故乡,远胜故乡——故乡之谓仍是一个狭小的概念。
F、 用于标明行文中的插说
行文中的插说是独立于正文之外的语词。为了区别于正文,插说之前可用破折号标明。
如:这末一句又击中了我——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动了回家的念头。
G、用于总说与分说之间
其特点是破折号前面的句子是总说的形式,破折号后面是分说的部分。
如:这个农民问过几家旅馆,住宿都要几十元钱——有的要五十元,有的要三十元,最便宜也要二十元。
H、 用于引下文
为了表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紧密关系,特意将破折号置于语句或段落的末尾,起到导引下文的作用。
如:飞机场的贵宾室里,张学良夫妇被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团团围住——
记者:您是在何时和李登辉总统谈到希望出国的?
I、用于总结上文
其特点是破折号后面是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如:“……反过来,孤单一个人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J、 用于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
如:原因是我的儿子要结婚,罗锅子上树——前(钱)紧。
K、 用于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
如:1、侍萍: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2、方达生:你——
L、 用于表示语句或文章的出处、作者
如: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唐·刘禹锡《堤上行》
M、用于标明人物的对话或列举的事项
用破折号标明人物的对话,可不再用冒号和引号,有醒目的作用。
如:——你们斑斓的人生激起我创作的冲动,我真想写你们的爱情。
——哎哟,人老的老了,死的死了,还弹什么浪漫曲!
十一、省略号“……”
省略号不仅可以表示文字的省略,也可表示人物说话时的某种情态或心理。因此,正确使用省略号,能使语句简明经济,含蓄深刻;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能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
(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双份省略号,也就是十二个圆点…………)
一般用法:
A、 用于表示引文中的省略
引用他人的话时,为了突出重点,对不必引用的部分就可用省略号代替。
如:《通志略》说:“葡萄藤,生传自西域。……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
B、 用于标明列举时的省略
行文时,要列举许多类似的人物、事件、现象等,当列举到一定的数量,其余就可以省略。
如:有最大的湖泊、连绵的雪山、坦荡的草原、茫茫戈壁……
C、 用于标明重复语句的省略
在行文时,遇到一些需要重复的语句,如实写下去,文章就会显得赘冗,可用省略号。
如:球场上响亮地传来:“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加油……”的喊声。
D、用于标明数目递增的省略
行文中要列举数目递增时,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如:裁判嘴中的哨声响了,女孩迅疾冲上跑道。100米、200米、400米……女孩看到终点。
E、 用于标明语意未尽、意在言外的省略
引文时,有些话虽说完,然情丝不断,语意难尽,故用省略号,以引起读者思考和回味。
如:1、当黑夜又一次来临的时候,我将用生命点燃微笑,为我远行的孤寂灵魂唱起最后的歌…… 2、林伟颤抖着声音说:“你……我知道你的意思,没想到你也这样势力、市俗。”
F、 用于标明沉默或虚缺
在人物对话中,有时会碰到难以启齿、无话可答,或故意不说话的场面,可用省略号。
如:“你还没有娶媳妇吧?”“……”他绯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G、用于标明语意中断的省略
在对话中,往往会迫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将话说完,造成中断可用省略号。(注意省略号与破折号在表示话语中断时的区别,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省略号表示余意未尽。)
如:母亲插进来说:“这是我家的东西,你们最好自己到外面买,乱用别人的东西……”“妈!”宋慧叫道。
H、 用于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
如:“什么!……怎么啦!……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I、 用于表示声音的延长
如:“我……不……认……命……!”
十二、着重号“.”
作者在著书写文时,自认为特别重要的部分或需要强调的字、词、句,可用着重号。
使用着重号应注意:1、如原文中没有着重号,作者引用时自己加上的,须在后面注明着重号为笔者加;2、如原文中有着重号,作者引用时,也要注明着重号是原作者加的。
十三、连接号
输入形式为“ — —— ~”
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集体。连接号有四种形式,各有不同的用法。
一般用法:
A、 用于连接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的一个意义单位
如:秦岭—淮河 心理—物理实验 原子—分子论
B、 用于相关时间、地点的连接,表示时间、地点的起止
如:一三七——一四三三 1977年—2001年 917~992 北京——广州
C、 用于连接相关数目字,表示数目起止
如:4—6级偏北风 1000千克—1500千克 0.1~0.4米为小浪
D、用于相关字母、阿拉伯数字之间
如:HAW—4海底光缆 东方红—75拖拉机 DNV—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E、 用于连接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
如: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十四、间隔号“· ”
间隔号主要作用是用以表示某些少数民族人名或某些外国人的名字和姓氏之间的分界,月份和日期间的分界,书名和篇目之间的分界,诗体、词牌与题目的分界,朝代和人名间的分界等。
如: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诗经·大雅·板》3、《水调歌头·游泳》4、唐·李白
十五、书名号《 》
书名号没什么太多的复杂用法,一般就是用于书籍、文章、报刊、杂志、影视、戏剧、歌曲以及法规、条例等名称。由于标示的需要,还有一种单书名号〈〉,用于在书名号里面。
如:刘心武《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十六、专名号
输入形式为 _____
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一般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如: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十七、几种其他标点符号
1、 注释号( * ⑴①[1])
注释号是用来标明题目或语句注释的符号。
如: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 隐讳号(×)
隐讳号主要是用来表示作者不必或不便直接写明的字词句。
如:还会有××事迹报告会。
3、 虚缺号(□)
用来标明文章中所缺少的部分,原文中缺多少字,就用多少个虚缺号补在文中。
如:古碑上有一行字:串钱□□□□取其多刻剥民□□□□重敛而有□□。
4、 斜线号( / )
用于字与字、词与词、句子与句子的中间,标明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如:1、2750元/吨 2、李菊/王楠的双打组合也日渐成熟起来。
5、 三角号(▲△)
用来表示需要突出的字词或者对某些话语和条例的分列。
如:▲中国人民大学最近公布了一项职业声望调查,科学家高居榜首。
6、 代替号(~)
用来表示代替重复字和词的一种符号,一般出现在字典里。
如:【求实】讲求实际:必须把革命干劲和~精神结合起来。
7、 连珠号(…………)
用在目录中的标题和页码之间。
如:语言的交际功能…………………………………………(18)
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有画龙点睛的功能,作为写手应该引起注意,力求表现到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