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公务员遴选考试面试热点】2015年6月公务员遴选面试热点汇总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5-05-30 阅读: 16967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公选王遴选网教师团队经过长期研究探索,紧跟中组部文件新趋势、紧贴各地遴选新要求、紧扣2016年公务员遴选新举措,以精准、科学、高效的研究成果,预测并解读各地考试真题。一批又一批的网站遴选会员、遴选学员在考场上脱颖而出,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

公选王遴选网高度关注各地遴选公务员笔试面试考试,同步开展各地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培训,更重磅推出各地公务员遴选面试零风险保过班,不过全额退费,培训详情可咨询客服。

本文为公选王遴选网为您整理的部分20156月公务员遴选面试热点,更多习李新政以来遴选面试热点及答案解析参见《公选王2015年省级(市级)遴选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解析》

1、女导游辱骂游客折射旅游业乱象。

针对“五一”期间发生的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强迫购物事件,国家旅游局日前通报了查处结果,对涉事旅行社进行停业整顿并处罚款,对骂人导游作出吊销导游证的处罚。国家旅游局就此表示,今年要把整治市场秩序、向“不合理低价”宣战提到旅游工作首位。

在正常市场竞争中,哪怕是采取低价策略,也不该发生这种欺负辱骂游客的行为,否则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并非企业可持续经营之道。旅行社敢这么做,也从侧面体现了游客维权不易的现实。试想,如果游客打一个投诉电话,就可让相关旅行社遭受重罚甚至关门,还会有旅行社敢于如此藐视游客的正当权益吗?这也说明,游客被强令购物,遭导游辱骂,也有维权机制不通畅、监管不给力的因素,而不光是市场恶性竞争的结果。

市场监管缺失,也是造成导游正当权益受损,进而把气撒在游客头上的一个内在原因。《旅游法》规定,旅行社应当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不得要求导游垫付或者向导游收取任何费用。但据涉事导游称,她所带的团是“旅游购物团”,只有游客多多购物消费,自己才拿得到带团的酬劳。可想而知,当地旅游主管部门若能加强日常执法监管,杜绝旅行社侵害导游权益问题,也就不太可能发生类似的导游辱客事件。

2、如何治理“路怒症”

5月3日下午,成都市锦江区某十字路口处,司机张某开车逼停女司机卢某,将其从驾驶室内暴力拉下车并拳打脚踢。张某称,卢女士的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变道,使他车内的孩子受到惊吓,因气不过,他随后一路尾随并实施殴打。卢女士表示,因自己对道路不太熟悉,确实在变道时突然点了一下刹车,但当时两车并没发生剐蹭,“根本没有想到这个男子会一路尾随并破口大骂,最后把我逼停把我从车里拉出来毒打。”

对任何城市来说,患上“路怒症”的人越多,道路交通必然越发拥挤,不必要的纷争、吵闹乃至社会戾气必然膨胀。为此,一方面当然要通过加强管理规范文明驾驶,另一方面更要严惩那些动辄滥用暴力者。一个人的暴戾,既肇端于这个社会,又加害于这个社会;而要改变社会的暴戾弥漫,每个围观者都要反躬自省。

我们时刻需要回答:在公共场所,自己的行为是否对他人产生了消极影响?是否给予了他人规则会被遵循的安全预期?

近日,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网络上出现了海量评论。违规变道显然不是打人的理由,男司机的行为自然会由法律予以处置;但女司机违规变道,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自己变道是没问题的,值得我们深思,因为这涉及在公路等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规范。需要追问的是:从法律的视角,我们如何看待路权?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如何遵从规则、维护秩序?

公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公路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其他领域也会存在。社会的正常运作需要规则,规则需要被遵循,在与他人交往或交易时,如果不能产生安全预期,社会的运行成本必然高昂。而缺乏公共意识的行为目前并不少见,如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广场上集体扰民,马路上随意变道、“路怒”行为等。一些人仅关注一己私利,把公共场所视为私域,无视他人存在,不尊重他人权利,这是公共场所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为维护公共场所最基本的秩序,我们随时需要回答:在公共场所,自己的行为是否对他人产生了消极影响?是否给予了他人规则会被遵循的安全预期?

在塑造国民的公共场所行为规范方面,制度应该更有作为。需要强调,公共场所的行为不影响到他人,这是每个人的责任。

3、奇葩证明你妈是你妈,呼唤简政放权

“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讨论进一步简政放权时,李克强总理引用近期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例,批评某些政府办事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

总理都觉得荒唐的事,为何一些政府办事机构就是抱着不放,乐此不疲?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既没有必要,也起不到管理效果?

除此之外,政府爱审批,也可能是一种行政惯性和路径依赖。长期以来,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审批和盖章,一些基层干部也反映,取消审批之后不知道干什么了。这是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长期以管制和审批取代监管,导致部门和公务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也欠缺这方面的能力。盖章罚款很容易,科学监管却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和执法水平。实际上,“证明你妈是你妈”式的管理,根本无法堵住安全漏洞,保证公民的利益和安全,更像是走过场和推卸责任。

所以,治审批依赖症,既要解决“不愿放”的问题,也要解决“不会管”的问题。本届政府力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就是为了双管齐下解决这个问题:前者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后者需要扎实推进政府能力建设,而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公众参与监督和评价。只有增加民意评价的权重,让作为服务对象的企业和公众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以为难百姓为己任的“奇葩审批”,才能越来越少。

4、暴打男童事件,每种暴力都有可怕的土壤

5月8日一段暴力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中,一小男孩在街边扫地,突然一男子将小男孩踢倒在地,并不断踩踏其身体,之后拿起扫帚暴打小男孩,扫帚打断了又拿起撮箕打。过了一会儿一旁商店才冲出多人将男子制服。

事后警方通报,打人男子有精神病史。事发当时,旁边有路人经过,却无动于衷。这一点引得网上群情激愤,似乎谁都知道身为“路人”,该怎么路见不平;可是现实中,“路人”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令人失望。是那些“路人”压根不上网,还是网上的怒火到了现实就燃烧不起来?只希望觉得愤怒的人,下一次成为“路人”时,表现会有所不同,才对得住自己现在的愤怒。

虽然这时候谴责其父母没有尽到监护责任,显得有些残忍。但是一个3岁的孩子,不能放任远离大人。从小悦悦事件到这件事,都是给父母敲响的警钟。

但以上都不是暴力产生的最重要“土壤”,更该追问的是施暴者。当地警方的消息,他有精神病史,当天还把一位57岁的妇女打到髌骨骨折,很有可能属于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按照新刑事诉讼法,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可以强制医疗。这位施暴的精神病人,为何没有被强制医疗,他的监护人以及有关部门,有没有尽到相关责任?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我国约有16000名暴力犯罪精神病人。但现实中,一些正常人“被精神病”,真正有危险的精神病人,却往往得不到收治。这可能是这起暴力事件发生的直接“土壤”。

希望当地警方及时公布调查进展,施暴的精神病人为什么没被“看”住,背后有没有制度本身或执行的漏洞,真正从中汲取教训,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

5、落实“宽带中国”须明确宽带的公益性

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敦促有关方面要“提网速”“降网费”。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实施“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提出意见,称今年将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8000万户,新建4G基站超过60万个。

网络慢、收费贵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网速排名靠后——不仅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就是跟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假宽带”现象频出,名义网速和实际网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消费者对此颇为不满,相关的调查却往往无疾而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解决体系性和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提速降费”就难以真正得到实现。

国内网络“假宽带”的症结,一方面在于监管层面的“假摔”,无以打破垄断格局下的利益攫取,让庞大的网络企业主导了行业规则,公众权益无以获得保护;另一方面在于政府投入不足,公共政策的倾斜度不够,未能将宽带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更没有将其作为一项公众福利而不遗余力地推进。宽带的公益性不足,成为最重要的基础缺失,自然就很难让公众从中大受裨益。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宽带中国”,一方面要规范电信企业的商业行为,打击电信领域的消费欺诈,尤其是要力求解决“假宽带”的顽疾,让其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速增效,让消费者的花费物有所值。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大硬件建设,在提高硬件支撑的基础上,将宽带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工程,建设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光纤网络、互联网国际出口、云服务在内的国际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应用平台,使网络成为涵盖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细胞与纽带,以网络的提速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也让公众享受到更为快捷的网络和信息服务。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履行职责,制定出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对外作出郑重承诺并接受监督,让非客观原因而没有完成任务者,承担应有的责任。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严格的要求,有了清晰的措施和责任之后,才能形成对照并给予监督,如此,“宽带中国”才能从愿景变成现实。

6、任性领导干部别把“国家规定是狗屁”当笑话

5月12日有人在网上发布一段《任性的领导讲话》视频,视频中一位自称“任长春”的领导语出惊人,反复痛诋“国家规定是狗屁”,并声言“我就不执行国家规定”。昨日有媒体报道,任长春为山西省太原古交市客运办主任,目前已被停职。

从官员嘴里说出“国家规定是狗屁”,很容易使人想到“政策落地梗阻”。任长春此番言行,恰恰揭示了一种地方基层行政生态:无论国家有什么样的规定,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地方基层部门执行,如果此政策与地方基层部门主管领导的“长官意识”相悖,或者威胁到执行者的私利,有意地选择不执行,那么国家发文部委也没有什么办法,此时国家规定停滞在了“最后一公里”,可不是就跟空气一样吗?

官员雷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潜藏在雷语背后的扭曲的价值体系和思想意识。一些人之所以如此嚣张、任性,公然表达对国家规定的鄙视,归根结底仍然是一种权力的傲慢,“我就是法”,这种傲慢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和心血来潮,而是多年来为官、做事的习惯使然。这同时说明,官僚做派、人治思维、特权意识,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不铲除它们,就会阻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脚步。

所谓“尊法守法”,首先要对法律有一份尊重敬畏之心,不能随意僭越或亵渎法律,任何人挑战法律的权威都应依法付出代价。权力的张狂病需要法来治,对“沉醉”权力的人而言,法治亦是最好的“醒酒汤药”。

7、学历歧视的背后是用人门槛的攀比

在现实招聘过程中,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他们首先看的不是人的能力,而是人的学历——是211,还是985?如果不是,对不起,你根本没有入围的资格。既然没有入围的资格,再多证书又有谁会在意?这些证书抵不过一纸学历、学位证书。对于应聘者来说,学校和学历是他们的敲门砖,当他们连敲门的资格都没有时,他们如何证明自己,如何表现自己?这样的名校崇拜,学历崇拜在社会中太普遍了。

用人单位任性背后的原因,一个是用人门槛的攀比。用人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用人单位的地位和水平。既然,各个单位都争相聘用更高学历、更知名院校的大学生,自己为何要自降身价,降低人才招聘的资格和门槛?所以,你用硕士生,我就用博士生;你用211,我就用985。反正人才也不缺少,反正人才竞争激烈,只要把条件抬上去,总是可以招到满意的人才。尤其是一些高校招聘人才的时候,因为人才的学历和出身与学校的评估有关,在用人门槛上更是狮子大开口,恨不得所有的辅导员都是博士学历,所有的保安都是硕士学历,这导致了人才的浪费,也导致了用人标准的水涨船高。这种攀比是虚荣与浮华造成的。

8、别只在母亲节当“朋友圈孝子”

母亲节这天,有媒体推出“母亲节·给妈妈的话”全媒体街访,现场采访普通市民,请他们给自己的母亲打一个电话,说一句“我爱你”。不少网友的朋友圈几乎被母亲节的状态刷屏,除了晒照片示爱之外,也有网友调侃:“在这里跟妈妈说爱你,你确定你妈知道吗?”还有网友摇身一变成预言师:“我掐指一算,今天的朋友圈将出现一大拨孝子。”

在朋友圈里表达对母亲的爱,很多上了年纪的母亲确实真的未必知道,因为不少中老年女性压根儿就没开通微信。这正是需要我们关注之处。子女对父母的爱绝不在于母亲节、父亲节到来时当面(或打电话)说一句“我爱你”,也不是在父母过生日时为父母唱什么《生日歌》,而应该在平时经常送上问候,有条件的话常和父母见面当然最好。一位母亲在看完段佳欣那段视频后表示,不用说“我爱你”,只希望孩子平时多陪自己说说话。这说出了全天下母亲的心声。

事实上,很多父母对母亲节和父亲节这些舶来的节日并无概念,子女们不但没必要只挑这些洋节对父母说“我爱你”,甚至也没必要在朋友圈里一味刷屏。既然是为了“在微信上表达了,感觉心里舒服些”,那就在平常用父母期待的方式来表达吧,无非是多打个电话,多花些时间听听父母的唠叨,大不了多回几声“嗯”而已。

9、休假是国家仪式向国民开放的最好方式

5月13日,国务院发出通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作为第一个以立法形式确立的国家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与中国烈士纪念日、中国国家宪法日、国家公祭日相并列,从不同的时空维度,共同确立和构筑起现代国家仪式体系。

具体到抗战胜利纪念日,在纪念日法定的基础上,开放今年的纪念日为公众假日,有没有更深的意义?

从休假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让人欢喜的消息,也确实毫无意外地受到了最大程度的欢迎。但不免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欢度假日的喜气氛围,之于国家纪念日的仪式感,是不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存在?

一方面,特定的时间点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追及那段沉痛的过去,国家纪念日进一步铭刻下了这份沉痛。而另一方面,叠加的沉痛、严肃、仪式的终点,是为了让这个时刻是特殊的,是与其他任何时间节点相区分的,是最多数的中国人未必亲身经历,却能牢记在心的国家、集体共同记忆,以至于每年的这个日子,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共同忆记那段历史,并唤起对历史更多的认识。

共有2条信息1/212下一页尾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工信遴选考点】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应培养“七种意识”(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下一篇: 【教育遴选考点】刘延东:加大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支持力度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