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王遴选网梳理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答记者问要点,娄书记回答了陕西省如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如何推进创新发展、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要问题。希望能对您参加陕西遴选考试有所帮助。
构筑新屏障,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问:“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陕西地处我国东南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生态比较脆弱,应如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娄勤俭: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全国大格局,陕北是毛乌素沙漠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陕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用系统化思维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偿还千年历史旧账,加快建设美丽陕西。
强化生态环境系统化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保护、一体修复,树立柔性治水理念,坚持防汛与分流相结合、疏浚与联通相结合、治污与湿地建设相结合,按照“关中留水、陕南防水、陕北引水”思路系统规划建设全省水系,尽力恢复生态“八水绕长安”盛景。继续推进“百万亩森林”建设,积极争取建立秦岭、桥山和黄河国家公园,打造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十三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继续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加强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山青、水净、坡绿、天蓝的自然生态环境。
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加快工业化的绿色化,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循环经济,着力建立绿色经济体系。加快城镇化的绿色化,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加快政策导向的绿色化,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绿色产业成长和城市绿色化建设。同时,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增强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让绿色生活成为公众自觉自律的行为。
健全环境保护刚性体制机制。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多规合一”,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引导不同区域科学有序开发。加快建立体现绿色发展要求的政绩评价体系,对生态脆弱和重点保护地区探索生态、绿色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办法。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行政区划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环境监管和治理的综合效益。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严厉追责有损生态环境的行为。
培育新动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问:“十三五”规划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陕西如何推进创新发展?
娄勤俭: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常态,紧紧抓住实施创新型省份试点、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下气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中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
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眼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提早启动一批重大科研项目,超前部署石墨烯、量子通信、自旋磁存储等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巩固和提升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广西安光机所创新团队创办企业、西北有色院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等成功模式,全力推进中国西部创新港建设,引导科技资源向产业聚焦、向企业聚集。推行“带项目引人才”方式,面向全社会、海内外遴选一批带项目、带技术的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完善高校院所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切实增强自主创新后劲。
重塑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刻认识科技竞争对新一轮产业竞争的重大意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互动,促进以技术独占性获取市场独占性,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服务业达到45%。坚持“三个转化”和“三个围绕”,打造新能源、电力外送、煤炭深度转化三个增长点,持续推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动装备制造向智能化、服务型发展。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及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化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拓展网络经济发展空间。
健全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放活要素、利益驱动,加快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属改革,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体系,提高科研人员成果收益分享比例,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打通和延长科研、中试、产业链条,破除束缚科技生产力的瓶颈障碍,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到“十三五”末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设立军民融合发展基金,组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推动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构建陕西“众创空间”孵化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氛围。
问: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之一,陕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上有什么举措?
娄勤俭:城镇化对带动居民增加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内需等都有显著作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要正确处理全省布局与重点区域、产业与城镇、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把城镇化作为推动“十三五”发展的巨大潜力,突出国家“三个一亿人”重点,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打造美丽城市、美丽乡村。
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抓住国家支持关中城市群和西咸新区建设机遇,积极推进大西安建设,加快培育沿黄河、沿汉江等城镇带,提升中小城市承载能力,创新重点镇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传统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布局市政设施和地下管廊,积极建设“海绵城市”,全面提升内在品质,打造生态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城市。区分西安和其他城市制定差异化落户政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十三五”期间转移转化人口300万人左右,完成约50万户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
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坚持用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用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用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订单农业、精准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一、二、三 产融合。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加大“调优增特”力度,打造关中高效农业区、陕北有机农业区、陕南生态农业区优势板块,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球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强化基础保障能力。继续坚持基础先行,着眼于巩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省份地位,以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重点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沥青路为目标,加快“米”字型高铁网、大西安地铁网和关中城际铁路网建设,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建设,构建支撑省内、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大电水网气等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智能电网,打通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宽带陕西”,实现无线网络城市全覆盖。
打造新高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问: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陕西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开放发展?
娄勤俭:我们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经贸、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培育竞争新优势。发展壮大对外贸易主体,通过结构调整、兼并重组、提质增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贸龙头企业。发挥陕西国家级外贸升级示范基地作用,巩固果汁、重型卡车、石油钻采设备等优势产品地位。依托三星、美光等外商投资企业,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等出口份额。鼓励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加快进口粮食、肉类等指定口岸建设。
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立体化多式联运物流枢纽,重点构建“陆、空、数字”三条丝绸之路大通道。巩固提升对外投资效益,加快对外合作项目建设,引导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向国外布局产业链、供应链,支持省属龙头企业在海外建立智能制造、航空、汽车等产业园区,鼓励企业联合开展跨国经营、战略并购,加快陕西企业“走出去”步伐。
探索内陆地区自由贸易新模式。推广复制上海自由贸易区经验,推进贸易通关便利化,整合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面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创建西安自由贸易区。积极推进中俄、中哈、中韩等一批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形成“一带一路”跨境经济合作聚集区。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稳定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用好丝博会、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已有平台,积极搭建新的平台,不断释放合作潜力。依托文化优势,在保护历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民俗文化、发展现代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特别是深入发掘丝路文化内涵,积极拓展对外人文交流渠道和形式,扩大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一带一路”国际电影节等品牌效应,全面开展务实合作,讲好陕西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