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是2017年各省直遴选考试必看考试重点,极有可能出遴选考试题。公选王遴选网提醒您留意该系列文章中提到的各地经济建设、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近期将要参加考试的朋友一定要深读细读,将相关考点拓展延伸,以便能轻松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
牢记殷殷嘱托,践行“四个着力”,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着力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
5年前,你能想到“不东不西”的湖北会变成这样子吗——
块头更大了: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跻身全国第七位,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排位。
颜值更高了:该轻的变轻了,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该重的变重了,装备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8.5个百分点;该高的变高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5年增长3倍,居中部第一,光纤通信、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北斗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荆楚儿女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许多愿景,变为现实。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就是区域发展分化洗牌的过程,对任何地方而言,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考,湖北何以打出这样一手好牌?
走进荆楚,你就会感叹:机遇从不会给因循守旧的人带来奇迹,跨越赶超的新局面、豁然生动的新气象,孕育在新常态新理念下打好转型升级关键一战的勇气与担当之中。
黑色谢幕 绿色崛起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时隔多年再返黄石,当惊风景异。
鄂东南最受瞩目的“煤都”金海,率先在全省实现煤炭生产企业全域清零,矿山变身茶园,褪去身上的“黑色”印记。
黄石是湖北重要工矿城市,采矿经济造就黄石相伴相生的光辉史与“光灰史”。“不敢穿白衬衣出门”,曾是黄石人“心口永远的痛”。“不转型将寸步难行!”痛定思痛,黄石人从千百年以来的“唯矿”传统思维中警醒过来。
2014年黄石关停367家“五小”企业,年减少产值200亿元。黄石咬定转型升级不放松,到2016年底,实现全域无生产煤矿、无“五小”企业。
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转型定力,背后是省委、省政府用好“指挥棒”,给各地坚决卸下“政绩包袱”:“评价各地工作绝不简单看GDP指标,更要看新发展理念落实,更注重发展质量和绿色系数。”
能忍受黑色谢幕的阵痛,才有绿色崛起的好戏连台。
烟囱倒了,矿产品深加工业、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眼下,落户黄石的电子信息企业达30余家,总投资超过500亿元,一个千亿级的接续替代产业正在崛起。
“当前,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产业升级难度大等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黄石市委书记马旭明一脸坚定。
穿行荆楚,最难忘的,是全省上下调结构、促转型“遇到的矛盾再尖锐,也要偏向虎山行”的担当。
去产能,隐藏的“爆点”多,不少人视为“烫手山芋”。湖北坚持“越早越主动”,坚决去、坚决退,钢铁、煤炭行业均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传统企业转型,往往遭遇“搞技改是找死,不搞技改就等死”的“魔咒”。仙桃的民营企业嘉华公司“不信邪”,引进央企中国恒天集团反向参股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背靠大树,连续引进多条先进生产线和管理技术,不在低端抢饭吃,转向高端求作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传统产业比重大,转型发展包袱重,湖北坚持精准发力、滚石上山,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注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让“老树发新芽”。老国企武钢淘汰过剩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了与上海宝钢公司的战略重组,成为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范例。
简政放权 释放红利
“以改革激活创新源头”
武汉,中国光谷。这里的光电子产业已发展为世界级产业集群,代表我国在光通信领域参与全球竞争。正在建设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总投资1600亿元,将填补我国主流存储器领域空白。光谷也将形成“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成为国内最密集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在光谷,仿佛能听到经济增长的拔节声,一如满大街的标语宣示:“武汉,每天不一样!”武汉,正以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与江城武汉来一个“亲密接触”,你会发现,迈入中国“创”时代,昔日以“货到汉口活”著称的武汉,悄然塑造政策、环境、服务新高地,发力打造创新创业创富“新码头”。
从“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到“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从出台突破性发展新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到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改革——仅今年以来,武汉赶超发展的系列创新之举,无不领风气之先,吹皱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雷军、马化腾、马云接踵而至,给武汉一个大大的“互联网+”。不久前,小米武汉总部挂牌,一批小米生态链企业落户光谷。端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资智回汉,首批签约投资项目989.7亿元。
行走荆楚,你会发现,武汉是独特的,很多方面难以复制,但“创新湖北”的精神气质却是相似的,都深深烙上了“以改革激活创新源头,以服务构建创新生态”的印记。
一组数据,应能让你记住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的湖北作为——
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简省级行政审批事项725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份之一,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带动全省市场主体净增70多万户,总数居全国第五。
率先在全国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完全下放给科研团队。放权松绑,很多过去锁在抽屉里的成果推向了市场。去年全省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突破900亿元,居中部第一。
实施“我选湖北”计划,力促5年内180万大学生留鄂就业创业;省财政出资400亿元,发起设立长江产业基金,专注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湖北憋足一口气,用改革思维、创新精神,加快构建创新发展高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