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的小羊刚养上,树苗刚种上,就开始吹嘘扶贫收益;发展扶贫产业不看市场,今年养鸡,明年养羊;热衷刷白墙、涂标语、做精美展板,浪费资金为自己“贴金”;不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热衷“锦上添花”,只为尽快见到“扶贫效果”;平日“走过场”,迎检“下真功”,材料制作“精雕玉琢”,结果打印店先富了……。
从表面看,是一些人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但深究下来,考核“指挥棒”的诱导不容忽视,一些人正是出于应付考核而大做“表面文章”。这样的结果是,不仅影响扶贫成效和群众获得感,而且在党和群众之间制造了一堵无形之“墙”,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要根治这些现象,首先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信号,从实际出发,把有限的资源、资金最大限度用到改善民生上,不搞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工程”,让工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同时,应改进考核评价机制。检查考核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光看那些光鲜亮丽的“盆景”,也不能停留在材料汇报上,要多深入群众中调查,实事求是看工作成效,让热衷“面子工程”的投机者得不到便宜。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走好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需要扶贫干部的决心与毅力,考验的是责任和担当。与其想方设法“争面子”、“捞政绩”,不如把工夫用在帮助贫困群众致富增收上,沉下去找准并攻克扶贫的痛点、难点,立足实际、立足市场发展富民产业,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扎实推动扶贫任务高质量完成。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是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也将赢得最好的“面子”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