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20广东东莞市直遴选考点】2020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肖亚非)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20-07-15 阅读: 1386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审议,是一个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各地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重要复习资料。公选王遴选网提示您,2020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是2020东莞市直遴选考试重点,需认真学习。

公选王有话说,各省市公务员遴选考试已经开始启动了,大家的备考工作要开始了,公选王提醒大家,往年的真题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哦>>>【2020年广东选调公务员备考资料】历年广东省遴选笔试真题汇总 (2011-2019)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6月11日在东莞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东莞市人民政府市长 肖亚非

各位代表:

今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大考中,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防控总要求,牢牢构筑起“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铜墙铁壁,全市没有发生社区和企业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稳定在100例以内,已超过100天未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有序抓好复工复产、复业复市、复学复课,全力推动产业振兴和经济复苏,城市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安全稳定,充分展现了东莞力量、东莞精神。因疫情而推迟的市“两会”正式召开,标志着全市各项工作运转朝着正常化和规范化,又迈进了新的坚实一步。

下面,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全市生产总值达9482.5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珠三角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达4465.3亿元,增长8.5%,增速珠三角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达2128.4亿元,增长17.5%,增速珠三角第二。社消零达3179.8亿元,增长9.4%,增速珠三角第一。外贸进出口达13801.7亿元,增长2.8%,其中出口增长8.5%,增速珠三角第二。发展的协调性、匹配性进一步提升。各项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6万亿元和1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五个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的地级市,新增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28个镇全部进入全国400强。村组集体纯收入增速创十六年来新高。东莞首次跻身“中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前十强,外贸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三,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参与“三区”建设取得扎实进展。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获省通过,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加快筹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正式动工,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动工兴建,虎门港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建设省改革创新实验区正式获批,与广州、深圳交流合作进一步强化,“三区”建设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创新驱动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全市新增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14家。国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6217家、1957家,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R&D投入占比预计提至2.75%。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分别提高1.9个和3.3个百分点,达54.2%和42.2%。智能手机产量4.06亿台,增长11.9%。73家企业入围广东制造业500强。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4098宗,单个项目平均规模增长39.5%,实际投资1196亿元,增长28.8%。81家企业实现三年倍增。

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以治水攻坚、“洁净城市”“厕所革命”等为突破口的环境补短板行动扎实推进,以国际商务区全球招商、中心城区景观提升、“五线”整治等为主抓手的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成效突显,以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男篮世界杯、亚洲马拉松等为引爆点的高规格活动和赛事成功举办,东莞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

重大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市级机构改革任务,加快推进市直管镇改革,强化松山湖、水乡功能区统筹。商事制度、“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一平台三工程”建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互联网+不动产”改革受到省政府高度肯定,“银政通”企业开办一体机等六大改革品牌推出实施。减税降费全面落实,全年累计减免税费超过300亿元,514万自然人纳税人享受新政无需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

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超过七成,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兑现,30个重点民生项目建成献礼,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对低保、残疾人、孤儿和特困供养人员等的保障进一步加强。52.2万人实现学历技能素质提升。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市新增中小学幼儿园55所、学位近6万个,其中公办学位约3.5万个,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公办和民办学位补贴的人数占比突破50%。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市儿童医院新大楼投入使用,市第九人民医院正式开办。全市新增病床位1982张,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86.4%的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国庆安保维稳任务圆满完成。“两抢”发案量在前年下降八成基础上再降五成,飞车抢夺基本绝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满意率全省第二。团贷网等重大风险得到稳妥处置,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宗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组织策划“我和我的祖国”大型群众文艺嘉年华和系列快闪活动,奏响爱党爱国主旋律,东莞人民正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昂首迈进新时代,奋力谱写新篇章。

我们切实加强政府系统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坚决落实执行力建设年部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备战,第一时间行动,沉稳应对春节后近600万人返莞、56万家企业开工等巨大压力,全力打好东莞保卫战。全市6.8万名医务工作者逆行冲锋、舍身忘我,与疫情赛跑、与病魔抗争,最大限度守护了健康、拯救了生命。15.9万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公安干警、口岸转运专班、村(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以及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普通劳动者不惧风雨、坚守岗位,为抗疫斗争注入了强大能量。广大企业特别是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迅速复工、加班加点,为全国全省抗疫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市人民听党指挥、响应号召,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切实加强自我防护,共同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为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们按照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做好顶层谋划,加强资源统筹,以战时思维、战时状态、战时举措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迅速出台实施“助企撑企15条”“助企复工10条”“优化服务15条”“加快复苏16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做好复工复产复课、基本民生兜底、风险防范化解等各项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冲击不断扩大的态势,推动了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虽然东莞这座外向型城市受到疫情冲击更早、影响更大,加上中美经贸摩擦、我市产业结构性问题等因素的叠加,一季度全市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但由于全市上下应对及时、措施有力,进入二季度,经济运行出现了向好趋势,涌现出不少积极因素,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存贷款余额等实现正增长,用电量大幅回升,社消零等多项指标降幅不断收窄,一大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新业态、新动能加快成长,为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目标、最终夺取“双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

去年以来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和今年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绩,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在上级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东莞市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参与东莞建设发展的市民群众,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驻莞单位、驻莞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以精湛医术护佑生命健康、以赤诚之心谱写大爱之歌的医务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球疫情还在持续,抗疫斗争不容丝毫松懈,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短板亟需加快补齐;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出口订单萎缩,市场消费不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保市场保生存困难较大,产业、劳资、财政、民生等领域风险有所增加;城市品质和城市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迫切需要解决标准不高、档次不够、功能缺失等问题;少数干部干事创业的锐气不足,攻坚克难的担当不够,空间拓展、“两违”整治、污染治理、安全生产等工作还需加力加速推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醒,尽最大努力予以有效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积厚以成势,登高更望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执行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牢牢把握“三区”叠加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城镇新增就业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R&D投入占比提高至2.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战时体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加强资金资源统筹调度。成立市镇两级指挥部,坚持充分授权、向下放权,采取调度令、任务书等方式,高效统筹、强力落实。市镇财政新出资设立50亿元保企业促复苏稳增长专项资金,通过市场化方式放大至1000亿元左右,主要用于企业融资周转、消费行业补助和投资补贴等领域。五年统筹5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其中今年推出首批10平方公里启动全球招商。年内整合1.15万亩土地用于“工改工”、商服和住宅项目,专项配置3000亩用地指标支持企业增资扩产。高度关注先行指标、侧面指标,对经济波动和异常状况做到迅速捕捉、快速决策、及时处置。

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坚决落实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继续鼓励支持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根据实际需要,再研究制定一批新的扶企撑企惠企政策措施,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强化对企精准服务。梳理出5000多家重点企业库,实行市镇领导挂点服务。全市组建36个指导服务组实地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和企业问题解决,各镇街向重点企业派驻服务专班或专员开展贴身服务。围绕企业问题清单、增资扩产清单、新项目落地清单、帮扶企业清单,挂图作战、高效服务。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本土优质企业积极参与全市工程建设,鼓励支持本土企业、本土品牌加大在莞产品销售力度。

着力稳定外经外贸。密切关注中美经贸摩擦动向,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狠抓“稳外贸20条”落实,着力稳定企业资金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积极申报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办好“线上加博会”专业展,打造东莞优品专区、线上展会平台、直播产业集群三大新平台。加快推进虎门港综保区封关运作。争取香港-东莞国际空港中心项目落户东莞港。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增速高于全省。

二、坚决强化民生保障,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切实做好基本民生兜底。实施市政府一号文,市财政投入超过500亿元,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扩大就业需求,抓好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将低保、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至每人每月1060元、1590元和1696元。推进镇街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以多元托养服务形式解决重度残疾人托养难问题。将临时救助范围逐步拓宽至常住居民,实施困难家庭二次医疗救助。全面铺开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规划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儿童公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做好民生诉求的搜集、处理、反馈,擦亮“民生大莞家”品牌。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和全民运动健身计划。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大力推进教育扩容千日攻坚和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财政投入300亿元,用5年时间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29所,新增学位约34万个;今年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9所,新增学位3.36万个;公办、普惠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50%和80%。连续三年每年综合投入200亿元以上,全面推进综合交通“六大体系”建设,今年重点推进地铁1号线一期、赣深客专、佛莞城际等轨道交通,深圳外环高速东莞段、莞番高速、环莞快速三期等高快速路,“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主通道等7条跨市道路,以及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

全面完成精准脱贫攻坚战任务。坚决抓好国家和省交给东莞的工作任务,完成8个西藏巴宜区小康示范村建设,巩固新疆师市团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昭通对口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韶关、揭阳5.18万贫困人口和323个贫困村全部有序退出。深化与牡丹江市合作,做好四川雅江、九龙和重庆巫山对口帮扶支援。坚决抓好市内帮扶,落实国家“万企帮万村”行动,推动次发达镇村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机制,及时动态完善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严密实施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精准防控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做好学校分批复学复课工作,管控好高风险空间、场所和区域,持续强化基层、社区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市民常态化做好自我防护,巩固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

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科学系统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市镇两级疾控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三年投入6亿元推动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争创省高水平医院。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医院建设。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全面实施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毫不松懈地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工作。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打击电话网络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粉尘涉爆、分租式厂房等专项治理,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风险防范,做好气象服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积极拓展消费市场。把促消费作为完善内需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在千方百计稳住国外市场的同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深度挖潜国内消费新热点,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统筹机制,以“乐购东莞”为主平台,通过多主题营销、多形式优惠和多板块联动,释放工业名品、特色农产、精品旅游的消费潜力,增强住宿、餐饮、5G通信和汽车、房地产的消费动力,集成会展、电商、团购和招标采购的带动能力,注入进口商品、结算方式、异业联盟和消费金融等升级活力,稳定和促进社会消费。鼓励大型批发、零售企业在莞设立独立法人。大力争取汽车平行进口和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积极引进高端文旅项目。

加力为投资松绑。落实“投资松绑30条”等政策措施,从主体、空间、成本、资金、审批、配置等方面为投资松绑减负,将东莞打造成为投资热土。力争全市招商引资三年累计超过6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万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招商引资协议投资2000亿元,实际投资100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810亿元,完成城市更新投资382亿元,完成重大项目投资850亿元以上。

夯实先进制造业这一立市之本。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强、大、精、优”产业体系发展工程,抓好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的补链,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推动台港澳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更多的百亿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松山湖、滨海湾、水乡、银瓶等5G示范区。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大力培育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施“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每个镇街至少完成150亩,全年完成“工改工”7500亩以上,3年完成3万亩。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引进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形成2-3个百亿级的集聚区。制定工业设计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会展服务业,推动与港澳台在物流、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等领域的开放合作。深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金融30条”,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推动资本市场“东莞板块”加速扩容,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上市及挂牌企业新增6家以上。

五、坚持以“三区”建设为引领,着力增创东莞改革发展新优势

深入推进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抓好实施方案落实,扎实推进首批5个基层改革实验区建设,全面铺开各项改革任务。创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机制,建立和完善土地统筹整备、土地合作开发和利益共享等机制,加快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持续深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事权下放清单和审批流程,赋予松山湖、水乡功能区更多改革探索权限。持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人才发展和营商环境,积极争取国务院督查激励。力争到2022年,全市培育形成1个产值超万亿、3-5个产值超千亿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收储和盘活土地分别达3万亩和2万亩,切实加强对先进制造业的空间保障。

加快建设松山湖科学城。以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为契机,全面加强与光明科学城的对接。加快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建设,完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建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把松山湖科学城加快打造成科学之城、创新之城。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领和聚集高端资源。全面加强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谋划推进一批院市合作重大项目。积极推进与香港城市大学的合作。加快筹建大湾区大学。大力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办好大湾区院士峰会、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深入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加快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建设。

主动对接广深“双核”。大力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做好政策、产业、规划对接,更好地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加强与国家、省的衔接,争取将更多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纳入上级规划,超前思考谋划城市未来的新产业新项目新空间。

六、加快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着力打造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切实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见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选取若干镇村作为试点,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对标国际一流,打造一批以优美风光、运动休闲、高雅艺术等为品牌的特色小镇。科学利用淘汰“两高一低”企业腾出的空间,做好生态环境修复,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融入“公园城市”理念,加快“万里碧道”建设,全域推动城乡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布局优化、扩容提质和内涵升级。

全力构建“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三位一体的城市品质标杆地区。把中心城区打造成为东莞“湾区都市”形象的标杆片区,全面拉开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大幕,大力实施“一心两轴三片区”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山水城共融共生的城市会客厅。把松山湖打造成为东莞“创新城市”形象的标杆片区,加快建设以松山湖科学城为主要载体,以华为等高科技企业为代表,集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等于一体的尖端制造业汇集地、高端人才集聚区。把滨海湾打造成为东莞“未来城市”形象的标杆片区,全力争取纳入国家更高发展平台,以国际一流标准规划建设“一廊两轴三板块”,加快建设新时期代表东莞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平台。

加快推动TOD建设。高水平完成55个TOD站场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东莞火车站、东莞西站、虎门高铁站、常平“香港城”等10个TOD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黄江黄牛埔站、塘厦西站、滨海湾站等15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形成滚动开发、加速推进的态势。

坚决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坚持系统精准科学理念,持续推进茅洲河、石马河、东引运河、东江下游片区等重点流域整治,共和、旗岭、樟村等断面稳定消除劣V类。完成全市90%的入河排污口和150条重污染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巩固22条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新建100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2000公里微支管网,推进一批污水厂扩建工程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已建截污管网的检测、修复和验收通水。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节水型城市验收迎检。开展入海污染源和排污口摸查整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一期工程建设。

加强大气、固废、土壤等污染治理。研究扩大高污染车辆限行区域,推进余下19家自备电厂煤改气,有序推动沙角电厂退役及宁洲气电替代电源建设,开展不少于800家VOCs企业过程治理。启动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建成海心沙综合利用中心工业服务项目一二期,基本满足全市危废处理处置需求。建成一批污泥处置项目,推动形成生活污泥全过程处置闭环。结合废弃采石场修复,建设一批建筑垃圾消纳项目,解决余泥渣土出路问题。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设“3+3”“1+1”示范片区,推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启动“垃圾转运站革命”,整合、升级和重建垃圾转运站300座以上。每个园区、镇街至少设置1个厨余垃圾就近就地处置设备。全面完成16座镇级垃圾填埋场整治,进一步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着力提升全域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住房管理改革,出台新的农民住房管理办法,严厉打击超建抢建行为,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创新“两违”动态监测方式,对新增“两违”冒头就打,对历史遗留的“两违”问题及时处置,全年治理违建2900万平方米以上。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再推动600座公共厕所升级改造。大力提升农村环境,确保所有村(社区)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5%的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建成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进一步强化全体市民的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东莞历史和人文的传承,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健全上行下效、层层行走的“行走东莞”常态化机制,完善人人参与、共建家园的“片长、巷长、街长、所长”及“河长、湖长、库长”制度,形成东莞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

面对艰巨繁重任务,全市政府系统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推动上级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驰而不息整治“四风”,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响应政府、效能政府、数字政府、法治政府,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的“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全市政府系统必须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同时要树立科学经营城市理念,学会算大帐,做好大统筹。

各位代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虽然当前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全市面临着经济增速下滑、社会风险增多等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也正在全力打赢这场大战、赢得这场大考。信心来自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来自东莞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来自全市经济强大的抗压韧性和蓬勃的市场活力,特别是东莞人民共克时艰、东莞企业同舟共济的精气神,是我们化危为机、负重前行的最大底气。只要我们增强必胜的信念、办好自己的事情,东莞就一定能够挺过大风大浪,实现率先复苏和更大发展。

各位代表!

特殊年份要有特殊之为,非常时期更要有非常之举。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市人民一道,以风雨无阻、砥砺前行的奋斗姿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共同开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美好明天!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2020广东公务员遴选复习资料】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马兴瑞)

【2020公务员遴选重磅资料】2020全国两会学习资料大汇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20广东汕尾市直遴选考点须知】2020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下一篇: 【2020广东东莞市直遴选考点】2020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