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自信系列考点的梳理
公选王梓桐老师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阐述是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四个自信”。《求是》刊文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百年历史,我们经历了从傲慢到失落自信再到回归自信的曲折过程。在近些年的考试中,无论遴选还是申论,围绕“文化自信”这个大范畴都考到了很多内容,其中关键词包括:文化输出、文化名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这一期,公选王梓桐老师系统对“文化自信”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系统梳理。
一、知背景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坚定“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特色、中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国风格、中国气派。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了一场以考古为主题的集体学习,这是十八大以来的唯一一次。2021年12月在文联十一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22年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2021年3月份和2022年6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到福建朱熹园和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都强调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等内容。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迈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文化自信更加凸显重要。在站上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央,文化自信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综合精神文化的体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二、深解读
(一)文化自信是什么
文化自信是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同时又是对往古来今的中华文明深切的价值关切,包含着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对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内涵: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