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学好用好科学方法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重要论述的体会
杜家毫
学习运用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是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紧迫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最紧要的是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增强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战略性和创造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其中贯穿的鲜明理论观点和深邃思想内涵,也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自觉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发展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既是世界观价值观、又是认识论方法论,既指出“怎么看”、又明确“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充满着辩证法思想和哲学智慧,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真理光芒,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作出了光辉典范。
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系列重要讲话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新的实践课题,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要思想观点,回答了一系列当今中国变革和当代世界变化的重大基本问题,指明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科学方法路径,既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典范,也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科学方法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检验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卓越领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出并践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顺应世界大势,符合党情国情,深得党心民心,是科学正确、有效管用的。
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的有机统一。科学方法论既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又包含着独特的人格力量。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光辉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结合他本人在基层和各级领导岗位上的丰富实践经验,总结和提炼出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彰显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忠贞不渝的赤子之心、真挚质朴的爱民情怀和许党许国的责任担当,集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格魅力。
二、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的科学方法论指导实践,贯穿到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论述,是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和实践融会贯穿在一起的,涵盖方方面面,已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必须结合湖南工作实际,坚定自觉运用到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去。
强化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领导干部要加强战略思维、培养战略眼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等,无不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审大势、观大局、抓大事的宏大战略思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立足湖南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谋划确定了未来发展的愿景、目标、定位、战略和抓手,实际上就是一次运用战略思维的生动实践。当然,这是对全省整体而言的,具体到一地一域,各地还需要结合各自实际找到切入点和发力点。全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局视野、战略思维和系统理念,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不断增强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系统性。
保持战略定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一个突出感受,就是充满着坚定强大的战略定力。针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同志,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坚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畏浮云遮望眼”。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保持战略定力的重要论述,省委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强化“四个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各项工作的思路和举措,防止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必须切实履行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定政治立场,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真正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定力不是天生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敏锐洞察事物、清醒判断形势、严格自我要求,始终保持强大的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
善用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凡事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反复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强调要兜牢民生底线、严守生态红线,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强调领导干部要牢记法纪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等等。这些体现了总书记清醒的底线思维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近年来,省委坚持把底线思维贯彻到全省工作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红线意识、边界意识。比如,针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强调必须守住经济增速不滑出合理区间的底线和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作为“有色金属之乡”“烟花爆竹之乡”,强调必须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底线;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强调必须守住不降低粮食产能的底线;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份,强调必须守住不让一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掉队的脱贫底线,守住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底线;作为中西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屏障,强调必须守住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生态底线,等等。底线不是高标准,但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底线一旦突破,就会“溃堤”,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迈开脚步追求更高目标。
树立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们坚持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出实招、破瓶颈,逐步推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比如,针对全省创新驱动力不强和开放度不高的突出问题,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针对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以推进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和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为抓手,着力建链、补链、强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等。问题导向就是工作努力方向。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工作导向相统一,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实际成效彰显责任担当、体现能力水平。
坚持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精准发力的工作方法,强调改革要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强调城市工作要注重精明增长、精细管理,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等等。近年来,湖南认真贯彻精准发力的工作方法,突出抓重点、抓关键、抓要害,着力提高各项工作的靶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围绕中央部署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结合湖南实际明确了“去粗取精”去产能、“旁敲侧击”去库存、“化险为夷”去杠杆、“多措并举”降成本、“扬长避短”补短板的具体思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脱贫攻坚方面,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要求,因户施策、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抓基层党建方面,切实减少泛泛而论,梳理出当前存在的17个方面具体问题,逐一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等等。实践证明,精准发力不仅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态度、一种作风。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把握好宏观把控与精准发力的度,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让放手成放任。
注重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任何工作都要有一种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耐力,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义无反顾、持之以恒,以八项规定“小切口”推动了作风建设“大变局”。党中央抓经济建设、抓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同样贯穿着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思想。这深刻启示我们,抓任何工作,不仅要有干劲、更要有韧劲,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环紧扣一环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比如,从2013年起,全省大力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在具体实施中不搞急于求成,围绕分堵源头、治调并举、巩固提高3个阶段,制定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几年持续抓下来,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这充分说明,作决策、干工作,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着眼长远、久久为功,决不能图一时风光和痛快,更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经不起历史考验。否则,就可能留下败笔和遗憾。
抓住“关键少数”。“关键少数”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高频词,也是治国理政的关键词。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近年来,省委高度重视抓“关键少数”,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轮训培训、优化干部结构配备等,着力补脑子、优路子、强班子。比如,在换届选举中,通过召开市州党委书记换届座谈会、贫困县党政正职谈心谈话会等,面对面点问题、压担子、明责任、严纪律,确保了省委和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风清气正、圆满成功。又比如,我们牢牢抓住脱贫攻坚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实行“不脱贫不脱钩”常态化全覆盖督查,明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要走遍所有贫困县,市州委书记、市州长要走遍辖区所有贫困人口集中的乡镇,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要走遍辖区所有的贫困村,以此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抓落实。实践证明,“关键少数”之关键,不仅在于其关键岗位、关键地位,更在于其关键职责、关键影响,只有抓好“关键少数”,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示范效应,才能引领“最大多数”。
凝聚“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要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要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着眼于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等等。越是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越是“两难”问题增多,越要坚持两利相权取其重,确保最大限度地惠及最大多数、调动最大多数的积极性。近年来,无论是在谋划全省重大战略、作出重大决策、出台重要政策,还是在完成急难险重攻坚任务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层层进行思想动员,充分凝聚全省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实践证明,找到了最大公约数,谋事就多了支撑,共事就多了平台,干事就多了力量,成事就多了希望。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方法论智慧还有很多,包括历史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一以贯之抓落实等,都必须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
三、学好用好科学方法论,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方法论是有机统一的。方法论的背后是总开关,是党性修养、是价值追求、是品格境界,必须知行合一,植于心、践于行。
坚持补钙壮骨。信念坚定是正确运用科学方法论的政治定力之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不断补钙、壮骨、提神、醒脑,坚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要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切实解决好“忠诚于谁,怎样体现忠诚,靠什么支撑忠诚”的问题,把对党忠诚体现到对党的信仰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上。
坚持人民立场。没有人民的拥护支持,什么事也办不成,办什么都没意义,方法论也没有实践的支撑。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切实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来检验方法论的科学性、体现为官从政的根本价值。
坚持科学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尊崇实干,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要把握好时度效,既适度超前,又留有余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决不能为了一时的政绩急功近利、贪大求全、留下包袱。
坚持担当负责。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领导干部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攻坚克难,决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坚决斗争,不搞“爱惜个人羽毛”那一套。
坚持依靠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要依靠不断的学习。领导干部要永远保持理论恐慌、本领恐慌的警醒,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切实把学习作为一种思想自觉、政治责任、品德修养和境界追求。特别要持续抓紧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贯彻,防止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做到学深、悟透、用活。
坚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一件细致活,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一定要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既看“门面”和“窗口”,更要看“后院”和“角落”,真正把情况摸清摸透,把目标定准定好,把问题解决到位,把责任压紧压实,杜绝形式主义。
坚持用心用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前,一些工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背后折射出的往往是用心不够、定力不足、作风不精细。同样出去考察,有的人能发现很多精彩,有的人却什么体会也没有,差别就在于用不用心。领导干部要用心用脑谋事、干事、成事,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善于扬弃,自觉摆脱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
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弘扬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自觉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着力以改革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以改革主动赢得发展主动。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