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长三角的创新“家底”丰厚,如何把“家底”变成“资本”,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瞄准问题、补足短板,长三角各地扬鞭奋蹄,向创新要效益,收获了不竭的增长动力。跟着公选王一起看看安徽是怎么抢抓机遇闯新路:
秋天的江淮大地,依然草木苍翠。极目远眺,现代化的建筑群与原野田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调研,强调“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勉励安徽“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
三年多过去了,安徽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3万亿元台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403家,实现产值1094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成为驱动安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呈现出“加速跑、趋向优”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增幅居全国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六位,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居第三位和第四位。
新机遇
时不我待,奋起直追谋跨越
“把握机遇、奋起直追,时不我待!错过高质量发展这趟时代列车,对不起父老乡亲、子孙后代!”在安徽采访期间,许多干部这样说。
这种紧迫感,源于深刻的内省。
安徽人讲得很直率:“这么多年,我们似乎一直在跟跑,不紧不慢,不温不火。”
知不足,然后赶。
这些年,安徽有过好几次思想解放大讨论,每一次都将安徽往前推了一把。
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后,安徽全省又掀起一场思想解放大讨论。
“经过这场洗礼,我们认识到光解决‘有没有’‘够不够’还不行,还要解决‘好不好’‘优不优’,寻找‘被动跟跑’的思想症结,切实更新观念,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宁国市委书记王普深有感触。
地处长三角,在沪苏浙皖的“朋友圈”里,安徽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差距,确实有差距!”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感叹。2018年9月,宣城调研组赴苏浙考察。“高淳、溧阳、安吉、临安……一路走,一路对比,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我们都在后面。坐不住,真的坐不住了!”
铜陵、安庆、芜湖……各市县纷纷外出取经,对照先进找差距。
——观念要转过来。
“沪苏浙的发展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围绕生产力发展需求进行体制机制变革,决策者敢破旧立新,管理者肯俯身服务。”芜湖市委书记潘朝晖认为,上海的“店小二”精神、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浙江的“最多跑一次”等,表面看是政府强化服务意识,更深层次上是思想解放。
——精气神要提起来。
去年8月,安庆市的干部在江苏南通的海安县考察,对海安干部“见第一就争、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劲头印象非常深刻。“咱们的队伍中就缺这样的拼命三郎!”海安之行,安庆干部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噌噌”往外冒。
观念和精气神之外,还有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
难道没有优势?显然不是。
论区位,安徽在祖国版图上承东启西,“左右逢源”;讲资源禀赋,省内煤、铜、硫铁等矿藏丰富,资源丰饶程度在长三角首屈一指;看工业体系,福布斯“世界500强”分布的49个行业,大多数在安徽有着良好的产业配套。
江淮大地文脉悠长、底蕴深厚;省会合肥是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并列的三大综合性国家科技中心之一;全省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达63%,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共4038人……
这些都是优势,关键是怎么用好。
还有一大优势,就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都汇聚到这片土地,给安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正视差距,抢抓机遇,新时期的安徽人正在谋求新的跨越。
新变革 敢闯敢试,打通堵点添活力
与长三角其他省市相比,安徽有广袤的农村地区。谋跨越,首先要夯实农业基础,谋求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严金昌,当年小岗村大包干的带头人之一,这个老汉敢闯敢干的劲头一直不松懈,在村里率先办起农家乐,这几年生意很红火,一年的收入能达到几十万,他还带头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如火如荼,日子越过越好。
农村各项改革,一直是安徽改革的重点。2016年提前一年完成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改革试点任务;目前全省承包耕地流转率达到47%;全省已有11731个村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占总村数的73%;全省48.1%的村参与了“三变”改革,平均每户农民增收1000多元……
传承改革基因,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改革夯实基础。
合肥植物园花木繁茂,徜徉其中心旷神怡。占地500亩的南扩项目正在施工。这里是董铺水库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原来是城中村,需要拆迁改造、生态复绿,由于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和辖区、镇等多个部门,过去进展缓慢。
“两年前实施林长制改革后,市级林长包保这个项目,牵头协调各职能部门,将项目纳入环巢湖流域治理三期工程,破解了多年未解决的拆迁、征地、资金等问题。”园长周耘峰说。
2017年,安徽在省市县乡村建立五级林长体系,设立各级林长5.2万余名,明确护绿、增绿、用绿、管绿、活绿五项任务,以长效、刚性的制度,促进绿富双赢。
拿出闯劲儿,改出“样板”;拿出韧性,啃下“硬骨头”。几年来,安徽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突破: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出台“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健康扶贫政策体系,积极开展省属文化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齐头并进,为“闯出新路”夯实基础。
——改革打通堵点。
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减证便民,省市县三级申请材料分别精简51.9%、57.7%和56.2%,省级网上可办事项达96.1%,3个工作日就可开办企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去年,省高院发布8个涉民营企业典型案例,并立案复查8件涉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产权案件。这些做法,给民营企业家服下了“定心丸”。
——改革激发活力。
“今年,靠着调剂过来的周转编制,学校陆续引进60多名青年教师人才。”安徽大学人事处处长赵晓明介绍,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安徽实施这项制度,已为22所本科高校核增“周转池”事业编制6130个。
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探索实行首席科学家全权负责制,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激励机制,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启动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管理改革……一项项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新优势 锐意创新,下好科技先手棋
“你们来了,一定要看看安徽创新馆,感受江淮大地锐意创新的坚实脚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叮嘱记者。
位于合肥滨湖新区的创新馆内人头攒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郭守敬望远镜焦面定位装置模型……这些高大上的科技成果展品,彰显安徽在中国创新版图上的突出地位,令参观者啧啧赞叹。
省长李国英介绍,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大省。进入新时代,安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招招见实效。
——布设重大创新基地。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下蛋”,那么重大创新基地就是“母鸡”。
谈到创新平台,安徽省国资委主任李中如数家珍:与中科院紧密合作,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院;推进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启动合肥先进光源、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等前期工作,加快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以安徽创新馆为牵引,加快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湖科学城……
一系列“国字号”创新基地谋篇布局,凸显安徽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的勃勃雄心。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今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为此次月背探测提供了软着陆用关键产品——缓冲拉杆。今年5月,这个研究院牵头研制的新型“探霾”激光雷达项目,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激光雷达核心技术的垄断,可实时监测10公里高空范围内的雾霾分布并分析其成分。
围绕解决新型显示、电子信息等关键技术难题,去年全省实施214项省重大科技专项、378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有13个项目获年度国家科技奖;今年又在靶向药物、纳米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面扩容一批新项目,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全力攻坚。
“关键核心科技不断‘攻城拔寨’,产业领域不再遭受‘卡脖子’之苦。为安徽实现高质量发展添底气、增动力!”安徽省经信委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刘成全说。
——前沿领域有了突破。
在距离地球50万米的太空中,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展翅翱翔,与世界首个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牵手,成功打通北京与奥地利的洲际量子保密电话,使中国量子通信技术领跑全球。
安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线发力,多点突破,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瓜熟蒂落。
在信息领域,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在能源领域,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做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在健康领域,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技术首次实现让动物“肉眼可见红外线”;在环境领域,成功研制搭载在高分5号卫星上的大气环境观测三大核心载荷;在生物学领域,破解中国种茶树全基因组密码……这些勇闯“无人之境”的科技创举,为安徽争创“科技强省”赢得先机。
在合肥市高新区,有一条闻名遐迩的“量子大道”,聚集了国盾量子等一大批量子科技企业,从事量子领域的科研人员600多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说,合肥已安排专项资金和预留土地,保障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中科大高新园区、合肥先进光源等项目顺利实施。“我们会倾力打造更多‘科技大道’‘科学城’,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瞄准前沿科技,在原始创新上持续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新态势 动能转换,产业迈向中高端
安徽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公选王注:新旧动能转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近两年遴选考试的重要考点>>> 2017山东省直遴选笔试材料分析及答案: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看数量——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31.8%上升至2018年的38.9%,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动力、主引擎作用日益增强。
看结构——机械行业在全国排名前三,汽车产销量在全国排名第六,国内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1台是安徽造,贡献了全球20%的智能手机液晶屏、30%的平板电脑显示屏,工业机器人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10……先进制造业已挺起安徽工业的脊梁。
行走安徽,处处感受到新旧动能转换,处处看见产业迈向中高端。创新驱动发展,犹如长江奔涌,昼夜不息。
——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一子落”,高质量发展“满盘活”。
走进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大湾村,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反射的阳光,给翡翠般的山谷镶上了金边。距此200公里、被誉为“创新高地”的省会合肥,包括光伏太阳能、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一批新兴产业已在全国确立先发优势;京东方10.5代液晶显示、康宁玻璃基板、长鑫存储器晶圆等项目,正形成新的千亿元级产业链。
“转弯、加速,是不是觉得如行云流水?”在安庆江淮汽车分公司,公司总经理龙凯峰得意地向大家推荐两款轻型SUV电动车。在当地政府推动下,公司去年有6家汽车零部件本地供应商,今年将达到12家,配套产值约15亿元。
车行皖西北太和县,漫山遍野的绿沁人心脾。这个中国绿化模范县,从前却穷名在外。近年来,太和开发中医药产业,2018年现代医药特色产业基地规上企业产值233亿元。
以规模发展为目标,安徽正在加快建设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语音五大产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去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6%、13.9%。
——孵化“未来产业”。
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安徽排兵列阵。
一大批城市和企业瞄准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亦即“未来产业”,努力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抢占先机。
“会说话”的智能语音鼠标,可以“问天气、查曲谱”的钢琴,自动识别交通违法并审核的抓拍机器人……在合肥“中国声谷”体验中心,科大讯飞研发的人工智能(AI)“黑科技”产品格外吸睛。
“2018年,我们在AI核心技术领域摘取了12项国际第一。”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声谷”内入驻孵化团队3800多个,430家企业2018年实现产值650亿元。
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已见端倪。安徽省级单位机构改革,最先设立的是数据资源局。同时,加快“数字江淮”中心、超算中心建设,1500个企业实施“皖企登云”计划,“智慧+”应用试点向多领域拓展,合肥、芜湖、马鞍山市入选数字经济百强城市……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在铜陵金冠铜业的电解车间,车间主任王万军把我们引到电解槽边,讲解起电解铜的工艺流程。
金冠铜业采用先进绿色冶炼技术“双闪”工艺后,帮母公司铜陵有色打了一场翻身仗。公司趁势而上,扩大生产。“另一个厂区达产后,公司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副总经理张劲松心气很足。
千年“铜都”铜陵,面临资源枯竭难题。铜陵人在企业转型中不断摸索,逐渐明晰了城市转型的路径:一方面,把目光瞄向铜深加工、铜冶炼升级或半导体等与铜相关的产业;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动能,当地非铜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31%提高到去年的45%。
“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铜陵市委书记李猛如此总结。
安庆、阜阳、六安……穿行在座座循环经济产业园,道路上空,大型管道连廊纵横交错,连接起各家企业,把资源吃干榨尽。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安徽探索出符合省情的循环经济模式,助推绿色发展。
“无论是培养新产业,还是承接东部省份产业转移,都要创新引领、集群带动。一句话——挑三拣四、以我为主,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发展。”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贺泽群说。
回顾来路,改革创新已成为安徽的最大优势、最靓名片、最强音符。展望前程,李锦斌信心十足:“我们要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下好创新先手棋,着力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努力走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
公选王有话说,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设计,对安徽高质量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重大利好。同时,这也将是安徽的重要考点,推荐学习>>>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