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针对引起广泛质疑的“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报道,有关部门回应,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重要举措,全国签约人数目前已完成任务目标,但签约服务的推进还不平衡、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话题背后,折射出百姓健康的新需求。
应该说,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家庭医生是一个突破口。当前,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模式难以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全国人民上协和”的现象,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从“上医院”转向“看医生”,家庭医生制度也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然而目前,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居民认可程度较低,基层服务供给能力较为匮乏,这成为此次大家“吐槽”的重要背景。
“看医生”模式,对上了年纪的中国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曾经,一根针、一把草,以春苗为代表的“赤脚医生”为主体,我国建立初级卫生保障制度,被称为中国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改革开放以来,“赤脚医生”淡出历史舞台,我国医疗“金字塔”结构发生倒置,大专家主要聚集在三甲医院的“塔尖”上,社区医生身居“塔底”。但他们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知识老化、经验缺乏等问题,无力承担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未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结束大医院的“战时状态”,从疾病为中心转到健康为中心,筑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家庭医生不只是一种职业的称呼,更像是一个家庭的“健康管家”,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不生病或少生病,体现的是基层服务模式与大医院服务模式的不同。但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前景不佳、收入水平偏低,是基层家庭医生面临的普遍问题。目前,家庭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的数量不够,距离2020年每万名城乡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要从健全签约服务激励机制入手,告别旱涝保收、坐吃“皇粮”,增加“含金量”,让家庭医生干活更有劲头。
当前,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还不够,也有不少人反映只是“签而不约”“为了签约而签约”,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签约服务不足,居民获得感不强。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亟须以问题为导向,化解政策“梗阻”。比如,一些慢病患者的用药只能在大医院开,家庭医生没法开。制度不配套,政策支持不到位,家庭医生还是进不了家。去年,上海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居民只要选择家庭医生就诊或转诊,就可享有优先预约就诊、慢病长处方、延伸处方等“大礼包”。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用“政策红利”吸引居民自愿签约,才能量身打造健康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家庭医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坐堂医”到“上门医”,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扩大覆盖面只是第一步,服务要跟上,医生水平也要跟上。让更多家庭医生进家来,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助力。
【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