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18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用典(21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8-01-23 阅读: 4978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中多处引经据典,比如,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要求领导干部敬民爱民,落实民生小事;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警示领导干部要做到喜不忘忧,未雨绸缪;以“为官避事平生耻”勉励领导干部勤勉任事,敢做敢当……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公选王遴选网提醒大家,这些典故经常以写作题的形式出现在遴选考试中,需读懂并加以运用。

回顾上期>>>每日一句习近平用典(210)——备豫不虞

更多精彩请看>>>【2017公务员遴选考试必看复习资料】习近平用典大汇总(附典故解析101-200)

习大大的话:

三是为官之德。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一场最起码应留个清名。持身必须以清廉为准则,凡利禄名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当官做领导,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不注意防范“找上门来”的错误,老是怀着侥幸心理去为不可为之事,非栽跟斗不可。

【出自】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宋·苏轼《前赤壁赋》

【释义】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的万物各有主)假若不是属于我所有的,即使一些一毫也不去强取。这两句现在可借用来说明作官、为人都应清廉不贪,不是为我所有的东西,再微小也不能苟取。

习近平主席用这句话告诫领导干部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守住清廉的为官之德当从慎“微”开始。要做到在薄礼面前能“见微知著”,在问题刚刚露出点苗头时,就能透过“利于小者”的表象洞察到其“必害于大”的后果,从而堵住“赌道”,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同时,应多想一想党的培养、多想一想人民的期盼,多想一想家人的叮嘱,时刻遏制自己的贪欲,时刻警示自己凡事当慎思之、明辨之,从而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为官者要慎独,不以恶小而为之。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对良好声誉的追求与呵护,这是人之常情。对为官者来说,声誉更是重于生命,因为大众天然就对官员有更高的道德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这就需要做到古人所说的“慎独”。

“慎”是习近平极为重视的共产党员修养所必须的德目之一。

2003年7月10日,习近平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引用过《官箴》中的一句话:“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2007年8月,任上海市委书记时,习近平反思陈良宇案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过“五关”。其中提到,要切实过好生活关,切实做到慎独、慎欲、慎微,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学习大国注:语出《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始终保持高尚的气节和情操。

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团的干部必须锤炼优良作风,既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更要有脚踏实地的作为。要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走好人生每一步。”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又特意指出:“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

那么,何谓“慎独”?所谓“慎独”,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的自觉性,不做任何有违天良知的事。“慎独”是一种高度的自尊与自重,是一种高度的敬畏感,是对天命人性的敬重。

君子为什么需要有“慎独”的敬畏心?这是因为,君子意识到每一个人都具有无法避免的局限性,要对这种局限采取一种合适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敬畏那些超乎自己的限度,并且能够引领自己突破局限的事物、人物和思想。因为对自己的边界有所意识,就有可能去突破它。这就是君子之所以不同于小人的“大”的地方。

二、好的官员是正人先正己,以德服人。

“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对于一个为官者来说,做一个有德之人,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因为德行是最坚挺的正能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孟子很早就说过一句名言:“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高的势位自然就有大的影响,居高位之人为正人君子,他就能够很好地泽被百姓,反之,居高位之人为势利小人,他就会将他的恶行放大了影响民众。

好的官员是正人先正己,以德服人的。“以德服人”与“以力服人”相对。孟子有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力服人”包括力量、权力、势力等一切外力,这种服气只是表面上的服气,口服心不服,要做到对方心悦诚服,就只有以德服人。

当然,有德之人并不是有意甚至刻意为了让人服从。所以,孟子进一步还说过:“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朱子注云:“服人者,欲以取胜于人;养人者,欲其同归于善。盖心之公私小异。”只有做到以善养人,才能“服天下”,这就需要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节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18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用典(217)——鉴得失,知兴替

下一篇: 【2018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用典(218)——见善如不及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