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18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用典(218)——见善如不及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8-02-17 阅读: 2726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中多处引经据典,比如,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要求领导干部敬民爱民,落实民生小事;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警示领导干部要做到喜不忘忧,未雨绸缪;以“为官避事平生耻”勉励领导干部勤勉任事,敢做敢当……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公选王遴选网提醒大家,这些典故经常以写作题的形式出现在遴选考试中,需读懂并加以运用。

回顾上期>>>每日一句习近平用典(217)——鉴得失,知兴替

更多精彩请看>>>【2017公务员遴选考试必看复习资料】习近平用典大汇总(附典故解析101-200)

习大大的话:

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出自】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季氏》

【释义】

见到好的行为就要有唯恐赶不上的心态,积极地向人家学习;见到坏人坏事,就好像把手伸到滚烫的开水里一样赶忙把手缩开,躲得远远的。

正所谓“天生烝民,斯必有欲”。人类从动物祖先那里继承来的欲望,一直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然而人又是社会动物,所以又发明了道德来抑制贪欲。孔子所说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就是道德的体现。它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意念去追求善,躲避恶。孔子所说,乃是针对普通人的要求。身居高位者的行为比普通人有更大的影响,因而也就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他们更应具备此类品质。古代的许多清廉之士确实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两人都以清廉著称。胡质任荆州刺史时,有一次,儿子胡威自京师洛阳前往探望。临别时,胡质将自己平时结余出的一匹绢送给儿子当路费。归途中,胡威路遇一人,要与胡威结伴而行。胡威问了此人来历,了解到其是父亲胡质帐下都督,说是要回乡探亲,正好同行。在路上,那位都督对胡威关怀备至,吃喝住行全部都安排得很好。胡威一再推辞而不可得,两人就这样同行了数百里。胡威心生疑惑,觉得这个都督不像是回家省亲,便一再追问,都督无奈之下说出实情。原来这位都督一直效命在胡质帐下,见胡质为官清廉,而且能与属下共甘苦,有了赏赐就散发给大家,自己却分文不取,他深受感动。如今见胡威独身一人回家,都督觉得过意不去,便赶来照顾,以尽一点心意。胡威听了之后,便拿出父亲给的那匹绢,答谢都督一路的照应,然后坚决说服了都督返回军中。

胡威回去之后,就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胡质得知此事之后,大为震怒,将那都督刑杖一百,然后革职。胡质对他说:“你我共同杀敌,同得赏赐都是应该的。你怎么能把公事当成私恩,这不是拍马屁吗?这样如何再为国效力?”胡质的处置方式,似乎有点小题大做。然而,想到他廉洁的作风,就能理解这是“见不善如探汤”的表现。

后来,胡威也出仕为官,他继承了父亲的品行,一直以清廉自守,天下人都传扬父子二人的盛名。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召见胡威,问他:“你和你父亲相比,哪个更清廉呢?”胡威回答说:“父亲比我更清廉,因为父亲清廉从来都不愿意让人知道,而我清廉却总想被人知道。”胡威与父亲并有清廉之名,其实做得已经很好了。然而他并不因此得意,而是能看到自己与父亲的差距。胡威身负盛名,仍能躬身自省,见不足于毫末之中。孔子所说的“见善如不及”,此之谓也!

唐德宗时期的宰相陆贽一生都清正廉洁,对于分外之财一毫不取。唐德宗见他如此有原则,怕他和同僚搞不好关系,就降下密旨,劝他说:“你清慎太过,把所有的馈赠都拒绝的话,事情恐怕就不好办了。如果你珍惜清名,不肯接受贵重礼物,像鞭靴之类的细小礼物,就勉强接受了吧。”对于皇帝的一片好意,陆贽却不领情,上奏皇帝说,“利于小者必害于大”,无论所收的礼物是轻是重,都属于受贿。而受贿的口子是万不能开的,正所谓“涓流不绝,溪壑成灾”,自己身为宰相,更要作百官的表率。德宗见他如此坚持,也只得作罢。

诸葛亮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好事细小就不去做它,也不要因为恶行不大就去做。这种对善的提倡和对恶的规避,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道德标准。历史上凡为清官者,都能很好地坚守这一点。任何政策都靠人来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尤其如此。只有以古为鉴,真正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才能把这项建设搞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18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用典(21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下一篇: 【2018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用典(21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