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王提醒大家,往年的真题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哦>>> 【2022年湖南省直遴选学习资料】历年湖南省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汇总(2012-2021)大家还可以注册公选王遴选网会员,更方便备考学习。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2021年12月30日株洲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陈恢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胜利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创新发展成效显著的五年。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轨道交通装备获批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服饰产业成为第二个千亿集群。建成了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涌现了全球首列智轨列车等一大批创新成果。两型社会、新型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公立医院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试点取得重大成效,共11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表彰,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株洲经验。
——这是协调发展步稳蹄疾的五年。长株潭一体化、湘赣边区域合作扎实推进。株洲县撤县设区,株醴融城加快推进,城区人口由129万人增加到173万人,城镇化率由62.1%提升到71.26%,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过验收。
——这是绿色发展提质升级的五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完成了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公交都市,获评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
——这是开放发展步伐加快的五年。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铁海联运正式开通,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株洲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批“三类500强”企业落户株洲。
——这是共享发展成果丰硕的五年。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取得重大胜利。成功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荣获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地市“六连冠”,第四次捧得“长安杯”。全力推动国防动员、军队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炎帝陵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
与此同时,其他各行业各领域工作都有新进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依法行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出台地方性法规5件,制定政府规章3件。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34件、政协委员提案1028件。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打造忠诚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政府。
各位代表!2021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税收占地方收入比重7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
(一)“三个高地”加快建设。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先进制造业实力位列全国城市第42位、中西部地区第8位。获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9家,总数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1位。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3.27%,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通过总结评估验收。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出台招商引资“28条”,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恳谈会、国际轨博会、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等活动,扩大了城市影响力。
(二)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大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年新引进项目402个,开工建设项目320多个,竣工投产项目200多个,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100多亿元。发起设立先进产业集群发展市场化母基金,新增上市企业3家,是全省新增数的五分之一。“五好”园区创建扎实推进,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增长13%。株洲高新区获评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醴陵经开区获批全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荷塘产业开发区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炎陵工业集中区成功转型省级高新区。
(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大力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政策政务环境入选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典型案例。
新增市场主体4.5万户、“四上”企业580家。“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交房即交证”“竣工即办证”“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等改革成效明显。273个事项由“线下转”实现“线上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一网通办”。
(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城铁株洲站开通运营,职工医保、住房公积金等实现互认或互贷。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复,“十大工程”百大项目进展顺利。新型城镇化建设纵深推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治理一革命”扎实推进。“三微”工作、健康扶贫等经验在全国推介。
(五)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公办园园位9252个、基础教育学位近2万个,“双减”治理经验全省推介,成功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健康株洲15项专项行动加快实施。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扎实推进,成功举办辛丑年祭祀炎帝陵典礼、中华茶祖节、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十四届市运会等活动,新增两个国家4A级景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七连涨”。
(六)发展底线更加牢固。中央、省交办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达到时序进度,“夏季攻势”任务圆满完成,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果断有力处置两次突发性输入疫情,受到各方面广泛赞誉。市县监管企业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牢牢守住防控债务风险底线。扫黑除恶工作获全省先进,8个案例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年发展历程,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株部队官兵以及中央、省驻株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株洲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发展历程,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体会,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根本的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把加快转型升级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增强新发展动能;必须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不忘初心,坚持人民至上,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必须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最过硬的底气,心无旁骛抓发展,汇聚起共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五年发展历程,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是:发展质量总体不高,高投入低产出问题严峻;发展后劲不强,引领发展的好项目不多,新旧动能转换较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充分;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不少,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的基础不牢;历史债务包袱重,防范各类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少数干部改革创新、服务群众、狠抓落实的本领不足,部分领域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关键五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最紧要的五年。当前,株洲正处于调整转型的攻坚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振兴发展的机遇期。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牢记“省之大计”、担当兴市大任,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坚定不移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加快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强的发展新路子。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市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落实“发愤图强、重振雄风”工作要求,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在打造“三个高地”中走在前列,在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中勇于担当,在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中作好示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闯出新路,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株洲壮美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是:
(一)聚焦对标对表,狠抓工作落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总揽,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发愤图强、重振雄风”的工作要求谋事干事、担当作为。认真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锚定“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奋斗目标,把握“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奋力把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二)聚焦发展主题,实现提质进位。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以赴在打造“三个高地”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实现“一突破、两进位、三覆盖、六倍增”,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全省排位均前进一位;上市企业、亿元税收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投产项目县市区全覆盖;千亿产业集群、规模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市企业数量实现倍增。
(三)聚焦主特产业,壮大集群优势。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培育制造名城,锚定主特产业发力,突出“五好”园区创建,加快构建“3+3+2”现代产业体系。注重强链补链延链建链,把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积极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高分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推动陶瓷、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布局永磁动力、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重点打造北斗产业园、高分子材料产业园、功率半导体产业园、数字平台产业园、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汽车产业园、三一产业园、新型功能玻璃产业园,规划建设天易科技城、凤凰航空城、田心轨道交通城、九郎山职教科技城。新增1个以上千亿园区、1个以上国家级园区,集中培育新增一批规模在100亿元至500亿元左右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
(四)聚焦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高质量推出一批原创性重点改革事项,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株洲经验”。全面强化要素支撑,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新增上市公司10家以上、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持续推进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主动对接湖南自贸区,形成铁海联运新通道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努力将株洲建设成为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高端人才中心、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和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五)聚焦城乡一体,提高幸福指数。加快长株潭一体化步伐,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再加强、交通条件再改善、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发展更协同。加快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北融、东进、南拓、拥江”空间发展战略,统筹片区高水平开发与城市更新改造,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快建设幸福株洲。
三、2022年工作重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十大产业项目、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十大民生实事。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动“三个高地”建设新突破。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着力构建“3+3+2”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高新区开展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两上三化”行动与“大智移云”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对接,培育军民融合新兴产业。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三年培育行动,推动企业孵化裂变,新增“四上”企业600家、规模工业企业200家以上、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上市企业3家以上。重点抓好北斗产业园、功率半导体核心产业链与时代电气技改、航空动力重大专项、三一产业基地、长株潭先进硬质材料园、风光资源开发与产业链、大唐华银株电扩容升级、唐人神生猪产业链、北汽产品升级、中车时代新材高分子材料制造基地等十大产业项目。加快打造科技创新高地。高水平建设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功率半导体、硬质材料、永磁电机和通用航空发动机等创新平台进入“国家队”,对接力能研究国家大科学装置落户株洲。新增国省科技计划立项120个以上,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重点抓好高速永磁电机系统、航空精密铸造、新一代轨道交通转向架、先进高分子材料、难加工切削刀具、国产计算机多路服务器、IGZO靶材、交流特高压瓷套、大功率氢燃料发动机、晶圆再生利用等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提升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营造优良创新生态。加快打造改革开放高地。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国企战略重组和转型发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力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引导各类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深化“三集中三到位”“多测合一”等改革,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向乡村延伸。做大做强装备制造、陶瓷等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出口示范基地,实现120家以上企业“破零倍增”,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元。推进“湘粤非”铁海联运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全面落实招商引资“28条”,加强市场化招商、驻点招商、基金招商,聚焦产业链招商,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0个以上,实现利用外资增长20%、到位内资增长12%以上。
(二)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在株省重点项目清单,统筹推进600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00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投资占比达到60%以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做好专项债券的申报工作,重点抓好株洲智慧绿色能源互联网、轨道交通城城市更新、株洲火车站改扩建、清水塘产业新城开发、株洲城区主干路网提质改造、九郎山职教科技城提质升级、株洲城区雨污分流、抽水蓄能、京港澳及沪昆高速扩容(东线)、茶常高速等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消费升级。抓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试点。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行动,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打造更多时尚消费和“夜经济”地标,鼓励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电商直播销售额突破100亿元。促进要素增效。大力实施“三高四新”财源建设“116”工程,发布亩均效益企业“英雄榜”,实现税收收入增幅、占比“双提升”。落实政府性投资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办法,降低投资项目成本。提高产业基金运营水平,做实和放大200亿元先进产业集群市场化母基金的带动效应,加快“险资入株”步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发挥梧桐树、千里马等基金作用,实施新“人才30条”,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完成集体土地征拆3万亩左右、国有土地征收9.5万平方米。推动生态提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双碳”要求,创建绿色出行示范城市。打好“控排、控车、控尘、控烧、控煤”组合拳,市区空气优良率保持在83%以上。深入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整治湘江株洲段入河排污口,加快城乡雨污分流步伐,启动群丰、枫溪(二期)、王家洲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整改。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土壤污染治理。完成营造林任务27.4万亩。
(三)着力迈出长株潭一体化新步伐。加快规划有效对接。突出做好长株潭国土空间、多层次轨道交通、绿心中央公园等重要专项规划对接。加快产业协同协作。推进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共建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为主的世界级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抓好省“标志工程”建设。推动“两轨”由株洲西站延伸至株洲站。加快长株潭高速外环线和株洲高速环线建设,推进华强路、云峰大道、田心大道等市际通道建设,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三市电子证照共享互认、跨区域一体办理。协同推进三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同城共享”,实现城镇职工异地就医住院结算“一网通”,社保待遇、医疗门诊“一卡通”,交通出行、旅游观光“一票通”。协同推进湘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和绿心保护。高水平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四)着力培塑“五好”园区新优势。优化规划定位。依法依规调区扩区,推进株洲高新区、经开区等园区优化整合。着眼园区主特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出台产业定位目录。夯实创新平台。支持园区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投资平台,组建株洲市科技创新联盟。推动荷塘产业开发区转型省级高新区。加快建设一批工业设计、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开放合作等平台,完善园区发展配套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园区管理亩均效益评价、投融资、财政管理、绩效薪酬、人事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园区管理向“泛投资机构”转型。集聚产业项目。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结、产业向园区集中,建成标准厂房150万平方米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130个以上,国家级园区引进1个以上过50亿元的产业项目,省级园区引进1个以上过10亿元的产业项目。提升园区形象。提高园区开放发展水平。加大向园区放权赋能力度,推动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建立符合园区特色的产城融合模式,促进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和园区“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力争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
(五)着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十大工程”,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湘赣边旅游环线,加快吉邵高速、“两山”铁路电气化改造前期等项目进度。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及新兴产业布局,培育壮大“湘赣红”区域品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产业振兴,坚持“一县一特”“一乡一品”,实施“六大强农”升级行动,打造环中心城区休闲农业观光带和湘赣边区休闲农业产业带,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两品一标”农产品25个,培育一批农业产业特色明显的乡镇。加快重点城镇建设,推进扩权强镇,培育一批经济强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推行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粮食生产,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加快构建“两山”沿线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统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社合一”改革,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加快乡村连片开发、组团发展。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提高农房建设品位和质量。完成国省道、农村公路危桥改造69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30公里。推进城市防洪排涝工程、酒埠江灌区现代化改造、白石港排涝泵站建设,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4座,做好“引洮润株”工程基础工作。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治理一革命”,推进“五好”乡村创建,建成省市县美丽乡村70个。抓好村级治理示范试点,打造一批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村级样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设立防返贫监测帮扶专项资金,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机制,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畅通社会力量帮扶渠道,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加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村级光伏发电站、公益性岗位管理,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六)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办好重点民生实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面完成省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办好十件重点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5.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5万个、资助家庭困难学生6万人;启动市疾控中心新建项目和市重大公共卫生医学救治中心建设;实现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20万人以上;完成市民免费艺体培训3.6万人次;发放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租赁补贴3200户;完成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1000户;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0个;建设“幸福屋场”100个;新建“四好”农村公路300公里。这是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如期优质办好!加大富民增收力度。加快构建居民持续普遍增收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深入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加快充分就业社区建设,“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依法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群众拥有更多经营性、财产性收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五育”并举,抓实“双减”落地,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学校建设。完成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20所。开展百所农村中小学升级行动,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支持湖南工大“双一流”建设。推进九郎山职教科技城规划升级,推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本科院校合并建设,加快汽车职院、化工职院、中医药高专升本科,商业技师等升高职步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师权益。深入推进健康株洲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三医联动”新机制,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和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市图书馆新馆等项目建设,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力迎战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推进保障性、改善型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万人。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坚决防范社保领域风险隐患。积极实施“三孩”政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优抚安置、困境儿童、困难退役军人等关爱服务。让政府工作更好顺应民心,让群众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七)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新名片。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优化政务环境。深入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落实减税降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政务数据“融合共享”、诉求受理办理“一张网”。以数字株洲、智慧株洲建设为抓手,建设全国一流的“路路通”大数据平台,推进更多高频事项“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建设“企业服务云”平台,实现企业诉求收集、办理、反馈“一键直达”。优化市场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支持、真诚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深化“促进民间投资六大专项行动”,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重大产业、重点民生等领域。扎实开展“市场主体培育年”活动,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新增市场主体4万户以上。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确保项目履约。优化法治环境。健全公平公正的规则和制度体系,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城市环境。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田心片区、331片区、601片区改造。推进建宁大桥西桥头辅道、响田桥拓宽及连接线建设,拉通武广大道、千亿大道、日新路等一批重要通道,进一步完善智轨系统和城市路网体系。加强停车秩序治理。打造20个“微亮化”项目和7个“微公园”精品,拓展网格化“微服务”。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高质量完成建宁驿站公共服务国家标准化试点。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着力打造靓丽的城市品牌。
(八)着力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抓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常态化加强重点场所、行业、人群与时段管控,守住“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底线。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力开展“打非治违”,继续开展道路交通等领域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建立目标明确、约束力强的债务风险化解机制,以退等降级为重点,创新化债路径,确保隐性债务不新增、全口径债务额度下降、利息支出负担减轻、“三保”支出不断链。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市域社会治理风险防控“N合一”机制,推进“雪亮工程”与“社会治理一张图”联动,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样板。完善新形势下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和治理体系,推动初信初访及积案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大力支持驻株部队改革发展,积极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退役军人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社科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干好政府工作,必须提高政府系统战斗力。我们将切实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政治引领,打造忠诚政府。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条一条贯彻好,把“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一项一项落实好,把群众期盼的事情一件一件解决好,用行动和成效诠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坚持求真务实,打造实干政府。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实干、多办实事,勇于担责、敢于碰硬,对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马上就办,一抓到底,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推行一线工作法,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用深入调查掌握情况,用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坚持改革创新,打造高效政府。以“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坚决打开解放思想的“总开关”,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创造性抓落实,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与干部队伍的能力与水平。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能级和品质。优化政府绩效评价,全面推动创先争优。
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
坚持廉洁从政,打造清廉政府。以“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气和底气,驰而不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紧织密制度笼子,管好公务人员、公共权力、公共资金,让秉公用权、干净干事蔚然成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强化过紧日子思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铺张浪费,切实为基层减负,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蓝图承载期盼,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锐意进取,勇毅前行,为加快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株洲壮美篇章而努力奋斗!
公选王推荐参加湖南遴选的考生学习>>>
【2022湖南公务员遴选重磅考点】2022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毛伟明)!
【2022湖南长沙/株洲/湘潭遴选重磅考点】曹慧泉《新湘评论》发文: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