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22湖北公务员遴选重磅考点】湖北省近年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进展成效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22-05-27 阅读: 1724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于6月召开,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迎接这一盛会开幕,中共湖北省委将连续举办“喜迎党代会 荆楚谱新篇”省委系列新闻发布会,让全省乃至全国人民更深入地了解湖北五年以来各方面的建设发展情况。

宣传图2.png

公选王提醒参加湖北遴选的考生,往年的真题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哦>>>【2022年湖北省直遴选笔试复习资料】湖北省历年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大汇总(2010-2021) 

公选王摘录了这一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7场——将介绍近年来我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进展成效。

一、省民政厅近年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情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全省民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鼎力扛起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政治责任,为全省人民生活安康托好底。这里,我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全力履行兜底保障的政治责任,坚决兜住兜好民生底线。一是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机制,夯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板”。全省122.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均高于国家扶贫线,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兜底一批”任务。二是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汇聚220多万条各类低收入人口信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三是建立救助标准量化调整机制,全省近200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目前,我省平均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达到669元/人·月、5743元/人·年、10812元/人·年,比2017年分别增长20.5%、23.6%、26.2%;全省年均超过30万人次得到临时性生活救助。

第二,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提高困境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水平。一是提升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集中供养和社会散居孤儿平均养育标准分别达到2129元/月和1325元/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纳入国家保障范围。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省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配备全覆盖。二是推动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全覆盖,分别惠及142.1万人、11.29万人。三是完善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以及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施补贴资格认定“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两项补贴分别惠及50.4万人、72.5万人。四是强化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服务保障,实现县级以上救助管理站全覆盖,近五年来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群众累计41.2万人次。

第三,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基本民生服务问题,不断改进民生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一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促进养老消费、加强养老服务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养老服务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目前,全省养老机构达1968家,养老床位46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9张,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97.5%、67.5%,初步建成居家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推进婚姻登记跨区域办理,探索婚俗改革试点,倡导文明向上的婚姻家庭文化。推进殡葬改革、惠民殡葬,构建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探索实施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五社联动”机制,提升城乡社区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民政部门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切实担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

二、省教育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成效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把教育发展放在改善民生的首要位置,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推进幼有所育,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焦虑

持续扩大资源供给。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引导各地新建、改扩建公办园466所(次)、改善办园条件2278所(次),增加学位8.3万个。加强保障机制建设。出台学前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明确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的标准和程序。截止到2021年底,全省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达83%。不断提升保教质量。出台公办园机构编制标准,切实规范办园行为,实施科学保教。2021年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91.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

(二)拓展学有所教,有力推动“有学上”向“上好学”跨越

不断提高师资水平。省级以上每年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超过10万人次;“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基本覆盖全省各县(市、区),有效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发展;省级统筹5万余名教师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紧缺问题有效缓解。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有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实现班班通网络教学。全省70.67%的义务教育学校参与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提升城乡学校整体办学质量。2017年底,我省在中西部地区率先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20年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2021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三是学生升学通道不断拓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1.9%,高于全国平均17.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全面进入普及化阶段。

(三)保障弱有所扶,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普及程度。全省30万人口以上的市县均建立了特殊教育学校。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超过95%。实行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2年免费教育。落实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6%以上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与当地学生混合编班管理。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全覆盖。全面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资助政策全学段全覆盖。五年累计投入学生资助金额达21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90余万人次。拓展农村学生上升通道。大力实施面向农村及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每年专项招生5000余人。实施高职院校乡村振兴专项招生计划,为促进贫困家庭学生稳定就业、打通上升通道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服务民生抓教育,用心用情、从严从实办有温度的教育,以优异的发展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三、省人社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成效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全省人社部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切实做好民生工作”的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沉着应对多重风险挑战,保持了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城镇新增就业突破445万人,我省就业工作两次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一是倾力支持企业减负稳岗,稳住了就业岗位。实施社保“降、返、免、缓、补”、以工代训等各项援企政策,让政策和资金以最快速度、最简流程、最低门槛直达企业。2017年以来,援企稳岗政策惠企超800亿元,稳定岗位达1426.15万个(次),服务了稳就业和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倾忱吸引高校毕业生来鄂留鄂,促进了青年群体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我选湖北”计划、“才聚荆楚”工程,建设大学生就业见习、创业孵化等平台,举办巡回推介系列活动,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就业基层项目。2017年以来,累计新增184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更多青年才俊留鄂来鄂发展。

三是倾心推进大众创业,推动了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支持政策,连续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持续举办“创业湖北”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鼓励引导创业带动就业。2017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万笔、340多亿元,带动60多万城乡劳动者就业。实施“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行动计划,新增返乡创业达27万余人,带动就业91万余人。

四是倾情优化就业服务,完善了就业服务体系。针对重点群体,集中开展就业帮扶,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在200万人以上,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退捕渔民全部转产就业。针对灵活就业,建成零工驿站190家,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暖心服务,“零工驿站”建设服务工作获国务院领导肯定。精心打造劳务品牌“五张名片”,我省5个劳务品牌进入全国20个“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湖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出台实施,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到3100多家、2021年营收达930多亿元,市场配置人力资源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夯实。

(二)坚持深化社保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更加完善,越来越多的人有更可靠的保障

五年来,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层次社保体系进一步健全,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

一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紧盯社保领域最重要、最紧迫的改革任务,全力推进省级统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统收统支,共济能力明显增强,工伤保险基本实现政策统一,失业保险省级统筹正在推进。

二是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末,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835万人、2613万人、699万人、82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灵活就业城乡居民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参保政策逐步完善。

三是待遇水平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步提升,2017年—2021年五年累计增幅为27.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5元。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最低工资标准的70%提高至90%,全省为53.48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51.85亿元,为102.63万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51.09亿元。

四是经办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5934万人,功能应用持续拓展,“一卡通用”迈出坚实步伐。建成并上线运行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彻底解决17个市州18个系统的历史难题。全面推行“一网通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省住建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成效

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住建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的向往作为努力的方向,把人民群众的痛点作为工作的重点,把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努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系列新的成效。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亲自到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保障房项目关心指导。武汉市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长阳县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获国务院表扬激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力保障,住有所居目标迈出新步伐。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2017年以来,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万亿元,年均增长6%,新建商品住房销售3.5亿平方米、约303万套,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43平米,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和居住品质得到极大改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2017年以来,全省实施棚户区改造住房83.79万套,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建设公租房51.72万套,分配入住48.94万套。通过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保障了99.76万户住房困难家庭需求。农村危房改造累计投入资金94.7亿元,改造危房60万户。新建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全面推进,城市功能品质实现新提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城市颜值更高、环境更优。武汉、黄石、孝感先后被列为国家智慧城市与网联汽车、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有9525个老旧小区纳入中央奖金支持计划,惠及居民158万户。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490公里,入廊管线400多公里。建设海绵城市达标面积700平方公里,占全省设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5%。城镇供水普及率达99%。大力实施城市增绿提质三年行动,通过举办省级园博会、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等,城市建成区新增各类绿地面积3.7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89平方米。全省13个市州和113个县(市、区)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住建部2019年在武汉召开全国市容市貌现场会,推介湖北经验。

三是全域美丽,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紧紧围绕国家、省级重大战略部署,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全省城乡基础设施处于“大投资、大建设、大提升”历史时期。2017年以来,全省共建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996个,完成总投资317亿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8万吨/天,全省建制乡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56座、乡镇垃圾中转站1987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基本形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面推进城镇“厕所革命”,全省共新建(改建)城镇公厕8712座。设区城市214条黑臭水体整治全部完成。145个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出水水质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省城市及县城新增污水管网7600多公里、雨水管网1万多公里。全面开展县城品质提升及“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五、省卫健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成效

答: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健康湖北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

一是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省份前列。2021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从2017年76.63岁增长到78.71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7年9.87/10万下降到8.98/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17年4.92‰下降到2.11‰,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从2017年18.69%提高到29.1%。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个、县城15个。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现场评估。

二是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增效。截至2021年,全省有医疗卫生机构3.6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3.5万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9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72人。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落户湖北,委市共建首批8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9个县(市)创建三甲综合医院,实施“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万名社区医生便民服务提升”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费用提高到79元。

三是疫情防控成果巩固拓展。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力应对德尔塔、奥密克戎双重挑战,快速有效处置武汉、黄冈等地外省输入疫情。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435家,单样本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171.74万人份。建设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网络,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398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发热门诊(诊室)改造。

四是“湖北样板”建设成势见效。全省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规划建设项目1819个,总投资1958亿元,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专项招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护人员近8000人,为基层配备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949台。

五是“一老一小”保障网织密织牢。三孩生育政策在我省落地实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改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力推进,深化老年人心理关爱、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国家试点,医养结合机构达到271个,创建48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全省托位总量达到9万个。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湖北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六、省医保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成效

医保制度是覆盖范围最广、参保人数最多、保障周期最长的民生保障制度。湖北医保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建制度、提待遇、减负担、战疫情、优服务,织密扎牢全省人民医疗保障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7亿多人次享受医保待遇,医保基金年均支出超720亿元,职工、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80%和70%左右,人民群众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不断完善医保制度体系,充分体现“为民”

构建以建立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为目标,健全待遇、筹资、支付、监管四大机制,完善医药供给、医保服务两个支撑,着力构建湖北医保改革总体框架。推进建设公平、法治、安全、智慧、协同“五个医保”。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初步形成以基本医保为主、医疗救助托底、补充医保和商业健康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保体系。目前,全省参保人数达5620万,参保率超97%,创历史新高。

(二)稳步提升医保待遇水平,充分体现“利民”

五年来,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从每年450元提高到610元,医保报销药品从2535种扩大至2860种,275种救命救急的好药新药纳入医保,实行医院、药店双渠道保障,大病重病患者保障更好、购药更便利。加强重大慢性病防治,对高血压、糖尿病参保患者精准保障,目录内门诊用药全部纳入医保支付,2067万人次受益,节约群众医疗费用近20亿元。及时将生育三孩费用及时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女职工人均津贴支出从1.5万元增长至2万元。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破解失能人员照护难题,长护险人均支付近1.7万元/年,累计支付4.2亿元。医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省贫困人口“应保尽保、不漏一人”,7500万人次享受医保扶贫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三)着力缓解看病就医负担,充分体现“惠民”

对352种药品、12类医用耗材实行集中带量采购,平均降价超60%以上,其中人工支架从1.3万元降至750元。90%以上的患者选择使用高质量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累计减少群众和医保负担近100亿元。国家谈判药品平均降价超50%,其中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药物诺西纳生钠注射液从70万元降至3万元。开展医保DRG、DIP付费试点城市住院均次费用降低11%,住院率下降8.9%。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查处违法违规定点医药机构9.45万家,追回医保基金近30亿元,守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四)全面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充分体现“安民”

在新冠疫情遭遇战中,率先实施“两个确保”政策,即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累计向医疗机构预拨医保专项资金超30亿元。在疫情阻击战中,全力保障新冠病毒疫苗和接种费用,已累计接种约1.2亿剂次,医保基金支付58亿元。适应常态化防疫需要,及时将诊疗方案用药和抗原检测试剂等纳入医保支付;着力降低防疫成本,率先组织核酸检测试剂集中招标采购,7次降低核酸检测价格,节约费用约80亿元。减征缓缴企业医保缴费53.2亿元,惠及企业21.7万户。

(五)大力优化医保公共服务,充分体现“便民”

出台落实15条便民惠企服务措施。在乡镇或村设置医保工作服务站或便民服务点,下放工作职权,对经办窗口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动医保经办服务网络延伸到村级,打通“最后一公里”。全面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整合规范28项医保公共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一次办”。医保电子凭证申领、关系转移接续、参保信息变更等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年度线上办理量超过4000万人次。推行异地就医自助备案,实现住院和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我们将努力为全省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以实际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七、中外新闻社记者:困难群众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不忘的牵挂。请问我省民政部门在做好困难群众在内的基本民生保障方面,下一步有什么具体安排?

答:格外关注、格外关心、格外关爱各类困难群众,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全省民政部门将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一丝不苟地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持续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低保、特困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探索完善共同富裕目标下困难群众民生保障政策措施;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落实落细救助政策,真正做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

二是持续关爱特殊困难群体。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加强困境儿童保障。稳步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持续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加强救助管理标准化体系和救助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

三是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前,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处县级失能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十四五”期间,每年支持全省80个街道(乡镇)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和200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项目建设,构建中心城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和监管,打造养老服务品牌。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牢固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八、湖北之声记者: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已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请问省教育厅在落实新《职教法》,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有何举措?

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系统构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将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将结合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我省现代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十四五”期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5所左右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加强市(州)统筹管理,全面清理整合“空、小、散、弱”中等职业学校,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水平。进一步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加快健全“中职—职业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的职业学校体系。持续实施“职业教育赋能提质专项行动计划”,推动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我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实现每条产业链有1-2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学校重点对接发展。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大力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促进校企双主体育人。

三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快改善职业学校基础能力。推动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职业学校管理,实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提升职业教育在人民群众中的美誉度、认可度。

九、长江商报记者: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请问近年来人社部门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支持企业发展、稳定就业?

答:稳就业的关键是保企业,保住市场主体稳住岗位就会赢得未来。全省人社部门认真贯彻“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全力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一是真金白银支持稳岗。连续出台稳就业25条、减负稳岗扩就业13条、援企稳岗促就业10条等措施,打出“降、返、免、缓、补”组合拳。五年来,援企稳岗政策惠企超800亿元,帮助尽可能多的市场主体挺过难关、留住岗位。

二是真招实举扶持创业。持续释放创业政策红利,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扩大新的就业增长点。连续十年实施湖北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累计投入2.5亿元、扶持7202个项目,创造岗位3万余个,扶持创业项目中已走出不少“专精特新”企业。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500万元,大力推广电子化审批,发放贷款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为更多企业成长壮大“输血送氧”。累计认定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9家,其中6家被认定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安排扶持资金1.55亿元,扶持创业企业7156家,为青年创业搭建平台。

三是真情服务引才招工。大力实施“才聚荆楚”工程,推行凭毕业证直接落户、租房生活补贴、就业创业补贴等20条新政,为湖北企业招揽人才营造良好环境。实施保用工促就业行动,配备“一对一”就业服务专员281人,帮助874家重点企业招工11.67万人,实现保用工促就业同频共振。因地制宜组织小规模、多频次、定制式招聘,创新开展“直播带岗”新模式,五年来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06.7万人次,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形成就业服务新格局。

十、中国商报记者:我们了解,老旧小区改造量大、面广、群众关注度高,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改造资金筹集难、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改造完成后的可持续机制不够健全等困难问题。请问,省住建厅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

答: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在推进实施过程中,资金筹措难、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以及改造完成后的可持续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的确是目前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共同缔造。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完善社区基层治理机制,充分发动居民参与共谋、共建、共享,着力提高居民协商议事效率,优先将群众意愿强烈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配套设施,列为重点改造内容。

二是拓宽资金渠道。鼓励各地采取“片区化”改造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合理搭配收益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培育一批愿意参与老旧小区规模化管理运营的市场主体。同时,指导各地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政府债券、银行融资、居民筹资等多种方式,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筹措难题。

三是完善长效机制。对改造完成后的小区,引入规范化的物业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老旧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机制,为小区长效管理和日常维护打好基础。并充分发动设计师进社区,指导各地推进完整社区15分钟生活圈建设,加强社区养老、医疗、托育、停车、健身、休闲等各类设施配套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便捷、更安全。谢谢。

十一、湖北综合频道记者:近年来,省卫健部门聚焦解决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影响群众健康的8类突出问题,实施“323”攻坚行动,受到群众广泛关注。请问“323”攻坚行动自去年开展以来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答:近年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的要求,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健康领域突出问题入手,选取了8类疾病和健康问题,“防、筛、管、治、研”一体化推进,目前攻坚行动进展顺利,成效显现。

一是省委省政府将“323”攻坚行动纳入市州党政班子考核,建立15个部门联系点制度。全省各地积极探索,打造了枝江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大冶慢病综合防控、东宝和五峰健康管理新模式。

二是深入开展健康进万家活动,举办线上线下科普活动6000余场,动员全社会参与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培养人民群众健康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三是开展疾病免费筛查,对35岁以上居民和慢病高危人群做到“应筛尽筛”,完成3.4万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筛查、4.5万人脑卒中筛查、43万名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36.8万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近30万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28万名新生儿听力筛查。

四是组建7个省级防治中心,推动市县防治体系全覆盖。集中资源开展防筛管治研重点项目建设,建设胸痛中心250家,胸痛救治单元741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十二、湖北日报记者:异地就医是群众最关心问题之一,请问省医保局为方便群众异地就医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打算?

答:近年来,针对参保群众在外就医垫付费用、往返参保地报销、结算周期长等问题,我局聚焦“三个便捷”,持续为参保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异地就医服务。

一是便捷备案。我省参保群众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鄂汇办等渠道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实现了跨省通办,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施行异地住院承诺备案制,年服务群众超90万人次。同时,探索实行异地门诊免备案直接结算,获群众好评。

二是便捷就医。为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积极拓展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5年增加了609家,达到807家。

三是便捷结算。我省参保群众可凭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省内外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只支付个人承担部分,医保报销部分无需垫付。全省异地就医年度直接结算达到80万人次,近5年医保基金异地就医累计支出28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群众关切,一是进一步优化备案程序,完善结算办法;二是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定点医药机构数量,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三是进一步扩大结算范围,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湖北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2022湖北公务员遴选重磅考点】湖北省近年来人才工作有关情况及新时代人才工作系列政策文件解读

【2022湖北公务员遴选重磅考点】王蒙徽:要在基层一线听民声 解民忧 办实事 密关系!

【2022湖北公务员遴选重磅考点】2022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王忠林)!

本文地址:http://lx.gongxuanwang.com/kdjj/lxsskd.html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22湖北荆门遴选重磅考点】《学习时报》发文: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实现共同富裕

下一篇: 【2022广东深圳遴选重磅考点】《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