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21江苏扬州市遴选考点】2021年扬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张宝娟)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21-07-29 阅读: 1704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审议,是一个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各地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重要考试内容。公选王遴选网提示您,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是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公务员遴选考试重点,需认真学习。

江苏省直遴选考试来了!往年的真题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哦>>> 【2020江苏省直遴选备考复习资料】历年江苏省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汇总(2012-2020)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119日在扬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张宝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扬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发展成就

2020年,是扬州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11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实地视察,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总书记的肯定和期望,让全市人民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

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实行市县“每日视频点调”,建立“一见底、两彻底、三到位”机制,15天建成市传染病医院仓颉山病区,本地确诊病例28天实现零新增、40天内全部治愈。299名医护、保障人员驰援湖北,医疗队人数全省第三。一着不让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高效承担上海、南京等口岸部分入境人员专班转运和健康管理任务,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应建尽建”、重点人员“应检尽检”、重点部位“应查尽查”。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和志愿者不惧艰险、冲锋在前,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同筑起守护生命健康的坚固防线。

疫情挡不住奋进的步伐。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6%6.3%,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转正、稳步向好。

一年来,我们克难求进稳增长,推动实体经济平稳运行。复工复产快速推进。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先后出台“惠企16条”“惠农12条”“金融15条”等系列政策。减税降费147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31%11%,争取中央财政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30.3亿元,发行政府专项债88.5亿元。全年工业开票销售6100亿元,新增“四上”企业1400家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0亿元,进出口总额770亿元,建筑业总产值4550亿元。招商引资注重实效。绘制68条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县两级选聘招商大使1200名。举办“226”云招商、“418”国际经贸旅游节、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等活动405场(次),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专题拜访,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37个,晶澳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中远海运LNG船、中粮(宝应)新型粮仓、中节能高效太阳能电池、中化(仪征)新材料产业园、鹍远基因医疗、恒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成功落户。新招引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6个,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项目建设强力攻坚。梳排“八大领域”重大投资项目730个。实行“六个一”服务推进机制,15个列省重大项目、379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4%112%。新开工工业重大项目67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59个。服务业投资增长28.4%、全省第一。工业技改提质增效。设立5亿元技改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赶超项目20项、补链强链技改项目268项。获批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3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4家,93项新技术新产品列省重点推广应用目录,5家企业获评省工业设计中心。园区发展争先进位。出台开发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1+7”系列政策,全市设立园区产业引导资金300亿元。9家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实现进位,扬州高新区列全省高新区第9位。扬州环保产业园创成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建成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

一年来,我们改革创新增动能,有效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创新驱动持续发力。启动首批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87家、省级“三站三中心”7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8%。艾迪药业、海昌新材成功上市,嵘泰工业主板过会。科技产业综合体实现开票销售23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17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5%,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招引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3人,入选省“双创”人才22人、团队3个。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落户开学。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选派重点企业政务服务专员150人,市县乡村政务服务实现“四级联动”,基层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经验全省推广。取消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336项,市级“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98.1%。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实施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运河文投集团、科教集团、环投集团等国资企业,主责主业更加聚焦。市城控集团主体信用评级提升至AAA

一年来,我们厚植文化扬优势,放大“三都”品牌影响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前列。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获国务院正式命名,完成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改造提升。成功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运河文化嘉年华等系列活动,WCCO加入大运河京杭对话合作机制。京杭运河扬州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加快建设。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凸显。出台美食之都建设专项意见,发布美食之都城市合作扬州倡议,举办淮扬菜美食节、中国早茶文化节,评选美食示范店35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请市人大审议通过《扬州市旅游促进条例》。发布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吉祥物,51个国内外展园主体完工。承办东亚文化之都联盟工作会议、第十三届中国旅游电视周等系列活动。推出“瘦西湖夜游”、“三把刀”特色步行街等新业态。《朱自清》《衣冠风流》分别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优秀戏曲电影奖,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湾头镇获评“中国玉雕之乡”。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会换届会议在扬举行。世界田联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一年来,我们统筹布局促提升,加快区域融合发展步伐。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8个特色示范工程基本建成,109个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到位,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建档立卡的2031艘渔船、3974名渔民实现“应退尽退、应保尽保”。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连淮扬镇铁路全线通车,龙潭过江通道加快建设,北沿江高铁扬州段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宁扬城际工可完成专家评估。签署南京江北地区至仪征轨道交通研究等合作协议。扬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获批立项。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G345新集至刘集段、S333高邮东段、S331宝应段建成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310公里、农桥194座。新增高标准农田22.7万亩、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实施村企联建项目811个,总投资39亿元。新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20人、能手47人。粮食总产达286.6万吨,实现“十七连丰”。新(改、扩)建万头以上规模猪场13个,新增产能100万头。

一年来,我们强化治理提品质,积极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生态治理有力有效。开展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渣土车整治等专项行动,PM2.5年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下降16.3%,改善幅度全省第二,空气优良率达80.1%、上升10.5个百分点。完成横沟河、宝带河、小秦淮河、邗沟河等整治工程,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基本完成,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达87.5%。新增城市绿地112万平方米,成片造林5.2万亩,修复湿地4735亩。单位GDP能耗完成省定目标。城市功能加快提升。东部综合客运枢纽及16条集疏运道路投入使用,主城快速路网二期工程总体形象进度达70%。建成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赵庄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汤汪污水处理厂三期等工程。新改建市区污水管网60公里。实施乌塔沟整治、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二期等工程,及时处置险情隐患42处,经受住了超历史极值特大洪水考验。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2个、棚户区(危旧房)7587套(户),翻建背街小巷30条,新改建农贸市场6个。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85%。完成77个被撤并乡镇集镇环境整治,疏浚县乡河道85条。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12个、特色田园乡村19个,菱塘回族乡清真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一年来,我们用心用情办实事,多措并举增进民生福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深入开展30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国省督导反馈问题全部按期整改到位,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6%65%,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开展复工复产企业安全生产“六个一”专项行动,出台警示提示等5项制度。加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广力度。隐患排查有奖举报和“红丝带”经验做法全省推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1.2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万人次,新培养企业新型学徒4600人。扬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成省级园区。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175元,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10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实质性市级统筹。首创为现役军人家庭购买商业保险。新建儿童“关爱之家”10个。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启动新(改、扩)建幼儿园23所、义务教育学校9所、普通高中1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完成率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2%。扬州技师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建成投用。创成省首批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8家、省级社区医院11家。新建颐养示范社区29个、街道养老综合体6个,全市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63.8%。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建成市县乡三级联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体系,获批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城市社区“全科社工+专职网格员”服务模式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创成升级版“技防城”,建成二维码智慧门牌及应用生态体系。圆满完成重大安保任务。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加强。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高邮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台湾事务、侨务、信访、人防、气象、科普、档案、供销、民族宗教、仲裁、妇联、残联、慈善、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优化作风增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322件、政协提案462件。完成乡镇(街道)“三整合”改革试点,赋予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类事项186项、行政处罚权567项。厉行勤俭节约,一般性支出、政府专项支出分别压减20%30%。加强财政审计监督,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归集各类数据3.3亿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0余万条,12345热线办理满意率达98%。获评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各位代表!2020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顺利收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我们围绕“经济强”,扩总量、促增量、提质量,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GDP连续迈上5000亿元、6000亿元两大台阶,人均GDP突破13万元。江都、仪征工业开票销售突破10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百亿级企业净增4家、总数达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600家,是2015年的2.5倍。建筑企业荣获鲁班奖10个。第二批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绩效评价全国第一。创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这五年,我们围绕“百姓富”,保基本、重公平、优供给,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1万元和2.47万元,比2015年增长43.1%48.8%。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平均低保标准提高31.5%,沿河、沿江地区65个市级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45万元、55万元。全国乡村产业振兴现场推进会在扬召开。新扬高速、文昌路西延、南部快速通道、金湾快速路建成通车,现代交通路网基本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入选国家示范项目,建成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18家,新增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1所。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5%以上。宝应县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

——这五年,我们围绕“环境美”,抓治理、强修复、提品质,生态环境与城乡功能同步提升。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率先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并上升为省级战略,关闭退出化工企业501家,长江生态岸线占比提升至56.9%,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达24%60%。全市PM2.5浓度下降34.5%、空气优良率上升12.2个百分点,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提高35.2个百分点。实施城建项目1388个、总投资2408亿元。新建(提升)各类公园近400个。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顺利竣工,瓜洲泵站建成投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创成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邗江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这五年,我们围绕“社会文明程度高”,树新风、促和谐、铸品牌,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不断彰显。打造“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新品牌。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升格为省级论坛。成功承办省第十九届运动会、第十届园博会、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贯彻实施《扬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创成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广陵区头桥镇荣获“全国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高邮市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回顾过去五年发展,我们深深感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全面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务求思想上悟深悟透、行动上紧跟紧随、工作上落地落细;始终坚持服务大局、融入大局,自觉把扬州工作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谋划定位,在担当中作为,在融入中发展;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突出项目第一支撑、创新第一动力、民生第一导向,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继承与创新、发展与安全等关系,牢牢守住稳定、安全、生态、廉洁四条底线。

各位代表!“十三五”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人民警察、驻扬部队、驻扬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扬州建设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不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园区经济贡献度有待提升,改革创新动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增长偏慢,主城区人口集聚力不强,城乡统筹、沿江沿河统筹发展不够,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仍不够牢固,统筹安全和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少数部门担当意识、进取意识和上争意识不够强、作风不够实,政府自身建设、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根据《中共扬州市委关于制定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十四五”时期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好发展好,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

“十四五”时期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更高质量。经济运行更加稳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大幅提升,具有扬州特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基本构建。农业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

——幸福生活更高品质。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高水平的卫生健康体系基本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力争到202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

——美丽扬州更高颜值。生态产品供给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古城保护、老城更新与新城建设各具特色,城乡宜居品质显著提升。“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文旅品牌和文化标识更加彰显。

——对外开放更高水平。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宁镇扬一体化,全方位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开发园区“二次创业”持续推进,承载能级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

——社会治理更高效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创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城市本质安全更加巩固。全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我市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主要创新指标全面赶超省均水平,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收入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强富美高”新扬州的现代化图景初步展现。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用担当与实干交出“好地方”建设发展的新答卷,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好步。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5%左右,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定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牢记嘱托,在服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体现扬州担当

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发挥长江经济带与大运河文化带交汇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主动服务、积极融入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特色示范。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开展入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好三江营、瓜洲、廖家沟片区特色示范工程,打造大江生态风光带。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深入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更大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100项。加快“一港三区”建设,优化港口布局和集疏运体系,打造江河海联运中心。

全力争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标杆样板。紧扣“让古运河重生”要求,实施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加快打造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建成开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大剧院,加强邵伯、湾头、瓜洲等运河名镇保护利用,高标准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园和八大运河文化展示片区。完成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实施通扬线高邮段航道升级改造,加快建设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办好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讲好运河故事、扬州故事。

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连淮扬镇铁路通车为契机,加速对接上海、接轨苏南、融入南京。突出交通先行,建成五峰山大桥公路接线,推进龙潭过江通道建设,力争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开工,做好南京江北地区至仪征轨道交通、润扬第二过江通道前期工作。深化产业合作,联合打造G328科创走廊、S353康养产业带。推动生态共治共保,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探索建立联合河湖长制,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全力服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紧扣“让‘新运河’发挥重要作用”要求,配合做好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加强京杭运河、芒稻河、高宝邵伯湖等重点水系周边环境治理,持续实施良好湖泊系列保护工程,加强过境船舶污染防治,打造“清水廊道”。深化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依托江都水利枢纽规划建设水情国情教育基地。

二、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筑牢产业科创名城根基

聚焦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项目投入硬核力量,坚持产业科创与科创产业双向发力,锻长板、补短板,打造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集群“强筋健骨”。围绕“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补链强链扩链行动,建立健全“链长牵总、盟长搭台、厂长主导、校长支持”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快形成支柱产业链群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端化的发展格局。强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研配套”“整零协同”,大力发展专用车制造,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加大汽车电子类产品补链强链力度。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努力在数控机床、粮食机械等传统优势领域突破关键技术,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拓展服务型制造,建设国网江苏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推动新材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大健康、航空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持续壮大微电子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生物健康产业园、航空“双创”示范基地等载体平台,加快实施仪化300万吨和远东仪化200万吨PTA等重大项目。突出工艺创新、模式创新、品牌创新,促进纺织服装、旅游日化等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做大做强。

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打好招商引资“擂台赛”。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经济圈,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加大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力度,形成“周周有项目信息、月月有招商拜访、季季有推介签约”的浓厚氛围,着力招引一批产业层次高、牵引带动强、产出贡献大的重特大项目,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30个。打好项目投资“对标赛”。狠抓项目实在度、投资实物量,压茬推进“八大领域”重大投资项目,在“两新一重”、重大制造业项目上求突破,工业投资增长7%以上。打好优质服务“竞速赛”。加强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对重特大产业项目用地优先供给、融资优先支持、能耗优先保障,新开工重大制造业项目80个。

推动产业科创“赋能增效”。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实施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和“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培育行业“单打冠军”“拳头产品”,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00项。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培育机制,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放大国家级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品牌效应,推动建筑业提质升级、多元发展。深度推进“两化融合”“两业融合”。实施数字化、智能化重大技改项目40项以上,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车间)20家,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以上。新增“两业融合”试点单位20个,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优化创新生态体系。着力提升科技产业综合体运营质态,推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无缝衔接、一体发展,创成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6家。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举办“绿扬金凤”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峰会、瘦西湖创客周等品牌活动,深化“科技镇长团+产才对接专家组”工作机制。新引进领军人才(团队)100人、优秀博士(后)150人,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以上。深化人才评价选拔机制改革,进一步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优化“苏科贷”“高企贷”等科技金融服务,鼓励优质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上市挂牌和再融资企业5家。

推动开发园区“二次创业”。突出产业集聚。各园区集中力量打造1-2个主导产业、1-2个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招引行业“领头羊”、细分领域“隐形冠军”、高科技“小巨人”,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链式发展,特色产业产值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突出空间集中。推行“一区多园”发展模式,以开发园区为主导,充分整合区位相邻、产业相近的工业集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的紧密型、组团式发展。突出要素集约。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提高投资强度、单位产值、亩均税收等入园门槛。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对“低产田”和“高产田”差别化配置资源,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5200亩。突出功能集成。提升园区生产生活配套服务水平,打造集生产、研发、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区。支持杭集高新区申创国家高新区,江都、宝应申创省级高新区,各开发园区在全省排名实现进位。

三、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广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共同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全要素、全周期、全流程营商服务,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完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破除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健全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实体化运行市县乡行政审批局,提升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运行效能。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创建,优化信用监管、修复和应用机制。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企业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营造省时省心省力的政务环境。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企业开办“六个环节”用时压减至2个工作日。优化项目前期审批机制,实施“多规合一”“多测合一”改革。建成运行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纳税一体化办理平台。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打造帮办代办、12345“一号答”总客服品牌。健全政务服务平台五大基础数据库,强化部门数据互通和业务协同。完善营商环境季度预评、社会评议机制。

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有效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类政策意见,完善政策集成、宣传和评估机制,确保减税降费、惠企奖补等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关心关注小微企业生存发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动“小微创业贷”扩面降息,优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励企业家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助力新生代企业家茁壮成长,推动创业创新创造生机勃发。

四、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聚焦“双循环”,注重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添活力。

更大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定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支持建工控股公司、交通产业集团等提升主体信用等级。优化园区体制机制,深化扁平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改革。持续推进金融领域改革,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整合发展、做大做强,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政府性债务、企业债务、互联网金融等风险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更多维度推进需求侧管理。顺应多元化多层次消费新需求,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养老、托幼、体育等服务领域。鼓励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商贸、文旅、餐饮等传统行业跨界融合,大力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型消费。优化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布局。培育壮大一批沉浸式、主题式夜市街区。积极发展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加快韵达快递电商区域总部基地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组织实施新一轮“530”计划,新招引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6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实施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积极申报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扬州综保区创新升级发展。参与中阿产业园建设,支持优势行业企业“走出去”,维护企业海外合法权益。

五、坚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聚焦生态宜居特质,突出精当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让城市更富竞争力、吸引力。

优化城市大布局。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新城、老城、古城“三城协同”,完成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加快江广融合区建设,围绕“生态中心、交通中心、科创中心、新城市中心”定位,统筹做好江都“三河六岸”、生态科技新城、广陵新城等板块规划设计,强化联动开发、融合发展。提升西区新城建设品质,做强明月湖现代商贸板块,完善拓展区板块综合配套设施。深化南部产城融合片区建设,促进沿江地区空间整合和功能优化,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推进东南片区改造更新,完成施井路改造、江都路南延和联谊农贸市场搬迁,推进三湾片区周边老工业用地生态修复,大力发展科创文创产业。加强古城保护复兴,修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推进“双东”历史街区提升工程,实施原三和四美、老商校等节点综合改造,提升南河下、广陵路等区域整体环境,让古城“兴起来”。

完善城市大交通。围绕“外高内快、快连快通、好行好停”,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扬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做好高邮通用机场、宁盐高速扬州段、仪禄高速扬州段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京沪高速扬州段扩容改造、G345开发区段建设,完成G328仪征段、江都新都路至广州路段改扩建。江平路、运河路、润扬路、万福路快速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开发路东延、扬子津路西延、江平路东延等工程。优化骨干道路与支线路网衔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强化停车场配建管理,提升道路交通组织水平。新辟调整公交线路15条,新改建公交站棚50座,扩建公交停车场3个,创成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

推进城市大治理。全力打好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六场硬仗”。以铁腕之力治污染。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实施废气排放“一园一策”精准治理,开展扬尘、渣土车、柴油货车、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开展“全域治理、全河(湖)达标”行动,实施重点断面达标提优、低劣水体整治和城市内河水质提升工程。建成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覆盖率达30%,完成雨水管网排查检测。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受污染耕地和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90%。以绣花功夫提品质。持续开展城郊结合部和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市区城中村15个、城镇老旧小区214个、棚户区(危旧房)5100套(户)。新改建公厕37座,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85%

六、持续放大城市文化特色,打造全域全时旅游目的地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厚植文化软实力,增强文旅产业竞争力。

持续扩大美食之都影响力。推进淮扬美食标准化、工业化发展,支持品牌餐饮企业“走出去”连锁经营。加快淮扬菜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建设。改造提升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建成世界美食之都展示馆,推进美食示范店评选工作。提档升级“三把刀”、虹桥坊、1912等特色街区,培育一批有扬州特色的“网红店”“打卡地”。办好中国(扬州)国际创意美食博览会、淮扬菜美食节、中国早茶文化节等活动,支持举办2021黑珍珠餐厅指南发布暨颁奖盛典,打响“食在扬州”品牌。

精心打造赛会活动品牌。统筹组织好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宣传推介和开闭幕式等系列活动,努力办成一届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国际性的园艺盛会。积极发展“后园博经济”,推进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铜山体育特色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枣林湾旅游度假区品质。办好2021年“418”国际经贸旅游节、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筹备2022年世界田联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力争东亚田径协会总部落户。

培育壮大特色文旅产业。聚焦“两古一湖”等重点板块,优化文旅空间布局,串点成线、联动发展。支持瘦西湖景区创建国家级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华侨城、光线传媒等重大文旅项目。做好“四季游”“夜游”大文章,提升“扬州的夏日”“冬游扬州、食泉十美”等品牌活动影响力,精心推出一批以运河、研学、古街古巷等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发展会展旅游、电竞旅游、民宿旅游等新业态。用好用活漆器、玉雕、琴筝等非遗资源,在传承创新中繁荣“扬州工”。

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农村焕发新活力

坚持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稳定重点农产品供给。实施“粮安工程”和粮食绿色增产“1120”工程,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粮食播种总面积稳定在580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8%。加快推进现代化生猪养殖集聚区建设,新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家。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个。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建成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10个。

建设秀美宜居乡村。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实施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三大行动”,建成特色田园乡村20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5个。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80公里、农桥30座。新建农村示范生态河道50条,推进里下河洼地治理、扬州闸泵站、仪扬河闸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强农村环境“五位一体”综合管护,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拓展基层河湖长制、断面长制,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

推动强镇兴村富民。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0个,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比例达13%。推动村企联建。开展“千企联千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探索多元化联建模式,深化产销合作,支持发展跨地域产业、物业等“飞地经济”,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5%,无债村比例达40%。促进农民增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三保五助”成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4000人。加强乡村振兴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培育,擦亮“扬家匠”乡土人才品牌。

八、全面加强社会建设,画好民生幸福“同心圆”

坚持民生无小事,下大力气防风险、补短板、惠民生,共建共享安居乐业、安定和谐的美好家园。

着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加强冷链食品和进口货物检疫、水路空运防疫,强化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哨点”作用,落实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部、小诊所首诊报告制度。严格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开展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抓实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平战结合”“医防协同”,构建智慧化、多点触发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能力建设,做好防控物资、隔离场所储备,优化定点医院腾空、方舱医院改造预案,组织开展市、县应急演练。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着力完善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再就业3.3万人。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扶持力度,支持自主成功创业9000人,创业带动就业3.6万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万人次。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改革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做好医疗救助对象参保缴费资助工作,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试点,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筑牢民生保障底板。

着力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启动新(改、扩)建幼儿园20所、义务教育学校5所、普通高中3所。新增省级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3家以上。完成扬州技师学院迁建工程。深化健康扬州建设,加快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市妇女儿童医院建设,启动建设中以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援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体医融合中心9个、“全民健身益站”20个,办好第十九届全民健身体育节。新建颐养示范社区31个,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100户。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送文化进基层、进景区活动1000场。

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市域社会治理三级指挥体系智能化平台建设,探索实施“网格+N”工作模式。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警网融合和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化国防动员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成立市困难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培树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典型。编制实施文明城市创建新三年行动计划。

着力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深化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加强“三位一体”综合执法检查,构建“5分钟消防圈”,推进G233S264智慧平安大道建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和隐患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防灾减灾救灾专业化应急救援抢险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加强食品、疫苗、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监管,健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重点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实施率达60%。加快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二期工程建设,完成乌塔沟整治工程,完善主城区防洪圈,让城市更安全、群众更安心。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勤勉务实,奋发进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履职担当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确保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守为民服务情怀。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以企业诉求为“哨声”,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坚决避免“中梗阻”“打太极”“温吞水”等现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提升高效履职能力。着力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全面提升勇开“顶风船”、善打“主动仗”、敢啃“硬骨头”的本领。进一步明晰部门职责边界,推进权责制度化、流程标准化、运行高效化。大力倡导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作为的实干之风,对标找差,比学赶超,完善领办交办、会商会办、督查督办机制,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创特色、树品牌、争进位。

树牢依法行政理念。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秉公用权、规范文明执法。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永葆清正廉洁本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文来文往”“群来群去”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企业的“宽日子”、群众的“好日子”。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发展时不我待,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行,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为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好发展好、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2021江苏省直遴选考点】娄勤俭署名文章:深入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篇章

2020江苏公务员遴选考点·两会】娄勤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21江苏盐城市遴选考点】2021年盐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曹路宝)

下一篇: 【2021江苏宿迁市遴选考点】2021年宿迁市政府工作报告(陈忠伟)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