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回顾:【2020公务员遴选热点解读】“新业态”“新职业”,你知多少?
【现象】
据记者调研,涉及正面典型的采访报道时,存在基层干部姓名被“顶替”、被“匿名”的现象;采访东部某地自然资源局、文化和旅游局等多位局长时,地方宣传部门负责人“提醒”记者尽量把名字换成相关负责人;调研采访涉及困难和问题时,基层干部不敢公开发表意见,诸如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开始渐渐形成一种新的“治理悖论”,即越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越需要匿名反映;越是匿名反映,问题往往越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长此以往,基层干部期待落空,变得“无力吐槽”,甚至“佛系万岁”。
【匿名化表现】
梳理干部“匿名化”的表现,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让功型”,正面报道或者涉及经验型调研报告的,多让领导露脸,采访对象甘愿被“顶替”;一种是“平衡型”,宣传部门担心个别领导会因为多了谁或少了谁的名字而“有意见”,故保险起见,所有人的名字都不出现,以“相关责任人”出现;第三种是“自保型”,反映问题的自然希望隐去自己的名字,或者曾经参与建设却认为正面典型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也不想露出自己名字。以上种种都会影响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匿名化原因】
基层干部追求“匿名化”,从表面上来看,正面典型报道“别把我写进去”,担心抢了领导“风头”,以致于被“冷落”或“穿小鞋”;负面报道“别把领导写进去”,担心给单位“惹麻烦”,事后自己受批评。而从深层次来看:一是问责泛化,担心被追责;二是评价机制不健全,情愿被顶替;三是有的光鲜政绩背后,存在踩政策“红线”问题,“正面典型”有时经不住时间考验。
【“匿名化”的本质和危害】
对于干部“匿名化”现象,不能熟视无睹,因为这背后折射出一些地方基层政治生态与治理体系的关键部位发生了淤堵难疏的情况。从本质上看,基层干部不管是主动被“顶替”还是被动匿名,都是唯上唯权、不敢担当,无益于求真务实、动真碰硬的表现,遇事自我考量居多,人民至上的坚持松动了。一旦信念有滑坡、思想有包袱,行动就会瞻前顾后。基层治理“软骨化”,就愈发加剧基层问题在不良政治生态中“固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匿名化看似小问题,却会成为干部作风与政治生态建设的“蚁穴”,侵蚀的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不可不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如何应对“匿名化”现象?】
(领导)应对“匿名化”现象,领导带头树立“反映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理念是先导,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关键,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是要津,创新设计听取意见建议的方式是重点。惟其如此,上下才能心往一处想,左右才能劲往一处使,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让更多“硬脊梁”“宽肩膀”“真本领”的干部在基层治理的关键时候、危急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
(基层干部)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形势变幻多端,中国正在经历“压力测试”。每个党员干部不仅要放下心中的“小九九”,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和权力,还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切实增强干事创业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为民造福。
更多热点现象解读推荐>>>
【2020公务员遴选热点解读】某地公职人员上班时间发朋友圈被问责,究竟该不该?
公选王遴选网栏目齐全,内容丰富,考点精准,欢迎注册学习,早日成功上岸哟~~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